我在博客发布文章,谈捍卫母语一文的点击率是134次,谈华文考试的却达262次。这表示大家对母语教育的话题不太关心,或许是认为“我懂母语教育的重要性”,也觉得“我们一直都在做”的原故。
可是,我对母语教育的观点,绝不是老生常谈。它不但具有“居安思危”的振聋发聩之效,还有引领华文教学进入新纪元的创新价值。
先说居安思危。我国是中国域外唯一拥有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但,这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先贤的努力使然。是他们的坚持,才能突破官方政策的限制,以及抗衡极端种族主义的制约。压力下会引起反弹,这是物理学定律,也是奋斗的泉源。学校和经费的欠缺、师资的不足等,都是压力。面对这样的压力,华社宁可交“第二所得税”,也要捍卫华教。可是,一旦压力解除了呢?
三四十年前,中国穷,中文濒临死亡;现在中国人富有了,国家强大了,中文也吃香了。中国官方设立“汉办”以让中文成为国际最普遍的语言。他们在全球各地成立孔子学院,也招收学生到中国留学,推广“国际汉语”。我国政府从2010年起,也保送没有华文基础的高中毕业生到中国大学学习汉语。这些“零起点”的学生回国后,将被安排在各个教育机构中教汉语。“国际汉语”和华社过去坚持的“母语教育”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可预见这批师源将冲击我国华文教育。
再说华文教学的改革。母语,本来就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自然学会的,然后通过母语随机学习更多新事物。学校的母语教育,不应是教学生学习这个语文,而是利用这个语文去学习生活。老师要善于制造条件,让学生利用母语学习。从这样的角度看,我们没有理由会厌学母语,放弃学母语的权利,或要求母语的程度不要太高,考试不要太难的。如果出现这种现象,是不是该反思,我们的华文教学其实正脱离母语教育的轨道,倾向了二语教学?若然,过去可以让马来西亚华社自豪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还可以延续吗?
请严正看待我们的华文教学必须回归母语教学这条途径。
《星洲日报·东海岸》01/11/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