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杭州老师曹爱卫应邀到马来西亚讲学。她和听众分享她进行过的绘本教学:一本奇书《母鸡萝丝去散步》,引得孩子们兴味盎然,不但爱看,还喜欢给予回应,发表自己的读后感。曹老师出示学生的作品,一众哗然!因为作品篇篇精彩,二年级的孩子竟然也字字珠玑。
我相信与会者一定很羡慕,认为中国孩子真棒,语文表达能力好强。我则另作别想:两国的孩子有着共同的母语,成长后,对母语的驾驭能力怎么就有差异了呢?问题出在哪儿?
面对孩子们的母语表达能力不好,如果我们尽往语文本身的难易推,只会埋怨政策上的压制和局限,而不思考我们给孩子们什么语文环境,那么,即使再过它十年八年,问题还是依然存在!新生代的语文能力依旧不能媲美中台。
语言学家告诉我们,母语是“习得”(Acquisition)的,第二语言则是学习(Learning)的。语言习得是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潜意识地获得语言;语言学习则是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掌握语言规则,并逐渐转化为交际的能力。既然如此,我们提供给孩子们的语文教育是否走在正确的轨道?
我们的小学华文教学,会不会太过注重“教”语言规则,偏重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如果不幸是如此,我们的华文教学还能称作是“母语教育”吗?我一直纳闷的是,华小本来就是用华文学习的地方,科学、数学、道德等科目,都是用华语学习,这是纯正的“母语教育”,但是在“华文”这一科,为什么我们不能够也是如此,而要把它变成一个对等的“科目”(subject),也要注重语文知识(Grammar)本身去设计教学,变成了“学华文”?
如果重视母语教育,华文课就该遵守“习得”的学习规律,让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学习。教师该致力打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学习。良好的语言环境包括学生听说读写的一切资源,其中听和读是吸收和内化的方法,说和写则是表达的管道。多听多读优秀的读物、过后鼓励他们给予口头或书面的回应,这是其中最有价值的“语文环境”的打造。此外,校方也该打造更多机会给学生应用这个语文,例如访谈、座谈、辩论、壁报、出版小刊物……甚至在课堂上的听说教学,也避免讲述那种让学生有强烈“要我说”的话题(如问路、探病、请教功课等),多让学生习惯表达内心的想法,积极表现“我要说”的冲动。孩子在良好的语文环境中成长,他们对语文的驾驭能力也会随着不断提高,最终不需去评价也表现出超强的语文能力。
《星洲日报·东海岸》15/11/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