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国的 《小学华文课程标准》也列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把语文作为工具看待,似乎理所当然起来了。不过,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不同的主张。钱理群教授说认为把语文课定位为工具课的主张会“使语文变成了一门技术性的课程”①;朱自强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的症结就在“工具论”,主张语文的“建构性”②;我国青年学者邱克威博士也批判我国的华文教育身陷泥沼,就连华文教师都普遍认为“华文课不教技能,还能教什么”③。
我国华文课程有一段说明写着:“课程着重语文技能的掌握、语感的发展,以及思维和信息处理技能的训练;课程也兼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把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定在“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我们认为这非常正确。
可是,叫我们感到纳闷的是,现实却与这个理想差距太大。如果我们询问小学生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结果会发现喜欢“华文”的寥寥无几。更糟糕的是,学生上了中学以后,发现华文已经降为一门“选修”课,可以不选读不报考的,他们更加乐于放弃,并还要狠狠踩上一脚,贬低自己的母语难学。
不少有识之士因此发起“语文救亡运动”,抢救华文。矛头竟然指向一些“蓄意提高我国华文水平”的教师,不禁令人莞尔。
我觉得,当务之急是检讨我们的语文教学观。课标中的“着重语文技能的掌握”和“语感的发展”、“审美情趣”的滋长是有矛盾的,不处理好这一点矛盾,将有碍华文的教学。语文技能掌握的“度”要放在哪儿,才能确保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得以提升?如果我们一直在“语文技能”上下功夫,忽略了语文本身的作用和功能,以及母语学习的自然生成力,语文教学还会有趣吗?语文技能的掌握是偏理性的,又如何与“语感”并行?
不把语文当工具,让学生随机学习和掌握语文,不是母语学习的核心吗?
《星洲日报·东海岸》08/11/2015
注①:钱理群<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语文教育门外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注②:朱自强<“工具论”和“建构论”——语文教育的症结和出路>,《小学语文文学教学》,吉隆坡:嘉阳出版社,2015
注③:邱克威<硬着头皮上的语文课>,《燧火评论》,2014年12月12日
http://www.pfirereview.com/2014121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