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星期日

【64】静下来才能学习

我应邀到一所学校演讲。到学校时全校师生齐聚礼堂,约有数百人。礼堂却是寂静的,静得没有人想发出声音来划破这一刻的安宁。大家手捧一册,在静静的阅读。数百人目标一致打造出来的宁静,叫人感动。这是学校推行的“持续默读”活动。

让学生静下来,让学校静下来,教育的价值才能体现,这是多年来我们坚守的信念。我们发现要让学生动起来并不难,而且人人做得到;要叫学生静下来才难,尤其是静下来后还能启动思维,静心思考更难。

当初提出这个信念是反潮流的,大家都认为现代的学生好动,学习就不能静,要他们动起来才能投入。于是,课堂教学要唱要跳,学校活动要多元,各类型的比赛接踵而来,一切都要在热闹中度过。

为学生开办的假期生活营,也都要充满动感,不断让各种活动刺激参加者的感官。某次生活营结束后我旁听工委们的检讨会,有人说:“这次的活动不够嗨,我们会接手承办下一届的,到时候会让大家玩更刺激的!”营会期间又唱又跳,游戏把大家都泼得像落汤鸡,面粉把脸涂得像戏子,这还不够刺激?

2009年我们开办“儿童阅读营”,也有不少习惯动态学习的学生表达他们的不满,他们要“玩”的欢乐营,不要读书。我们不妥协,也坚持了下来。几年后,我们看到了逆境中的清流,阅读营成为学校乐于承办的活动之一。

老祖宗很早前就告诉过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是佛教徒,修过止观法门,对从止到定,定到静,静到安,安到虑,虑而后能得的学习过程是完全相应的。

平心静气,思维才会沉淀,才会认真去思考问题。这个“静”,还得要起于“止”,也就是先有一个方向。要学生静下来说难不难,施予高压手段还是可以看到的。但要学生平心静气,主动乐于静下来,专注在他想做的事情上,就得先给他们提个方向。所以,我们千方百计向学生推荐书本,吸引他们打开书本来阅读。当学生养成静下来看书的习惯,老师的职务便轻松多了。

《星洲日报·东海岸》16/10/2016

2 条评论:

  1. 我觉得尤其我的学校需要这种静下来的氛围,学生动的活动太多了!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