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官方的以外,如果有学校邀请,我也会应邀过去主持课程或演讲。课程最少六小时,例如关于阅读教学、合作学习、专案式学习等的研习;讲座则是三两个小时的,如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生命教育等专题。此外,我自己也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其他管道邀请海内外明师来主持课程,并开放给全国教师参与。
除了口头传授的,我还书写。我给师范院校主持课程的编订工作,给其他大学中文课程编写纲要和教材,给报章写专栏,写论文,写研究报告。这一些大多都已经结集出版。进入信息时代后,我也充分利用网络,通过博客、微博、脸书等社交媒体传播教育信息,绝不用这些平台发泄个人情感。
朋友因此很好奇,怎么我会有那么多时间?
上帝很公平,授予每个人一天24小时。可是,人也不赖,有些人24小时可以做48小时才可以完成的工作,有些人却用48小时来做24小时的工作,都是违背上帝意旨的奇才。我属于前者。
能够如此,一方面是个人的兴趣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后天的锻炼得来的。我没有兴趣在旅游景点前面拍照、没有兴趣逛街走商场、没有兴趣在嘛嘛茶档口聊是非,这也没兴趣倒是给我赚取了更多的私人时间。我对人生短暂的感受是深刻的,我认同普贤菩萨警众偈所言“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因而确定了自己的生活观。
中学时期,为了确保自己好好利用时间,我每天都带着555的小笔记本,每隔半个小时就记录自己所做的东西,临睡前分析检讨,看看一天里头自己做了多少事,又浪费了多少青春。我曾经做过每隔15分钟的分析,压力太大,后来改为半小时较实际。至今,却还是常常感觉没有充分利用时间。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转个念头,把握时间,做个忤逆上帝的逆子。
《星洲日报·东海岸》19/02/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