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9日星期六

【佛8】智慧还得慈悲加持

坚持废死的友人说:“佛教是以智慧为导向,不是以伦理为导向。”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偏颇了。

佛教一向强调悲智双运,慈悲和智慧仿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唐代清凉大师说:“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有行无解,增长无明。”①这是对“解行并重”的修行观最好的诠释。解即智慧,行靠慈悲。倘若只有理论上的通解而无实行,不能称之为真智慧,日久反而增长邪见;有行持却无智慧引导,善心善行会泛滥,亦非真慈悲,还渐让无明所腐蚀。智慧和慈悲并重,才是正道。

可是现实中,我们往往有所偏重,乃至不自觉地偏废。过度强调义理,注重思辨,说则无敌,行却无策,难免要产生冷气房里的智慧,中看不中用;轻理论而重实践,以自己的经验为依归,欠缺宏观视野和长远目光,难免要陷入好心做坏事,徒劳而无功的窘境。

佛教是个智慧的宗教,其特质也在其深邃透彻的思想。但即连释迦本尊,也不会只因智慧而忽视慈悲。最经典的是《大智度论》的一段记载:释迦在菩提树下成正觉后,曾有五十七日寂不说法,盖因“我法甚深,难解难知!一切众生缚著世法,无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乐。”②

这里所说的“甚深”,并不是深奥难懂的意思,而是因为缘起法性太过稀松平常,生活到处可知见,与当时重实修的印度修行文化不相应,佛遂有默然入灭的念头。可是释尊修道,本就出于悲悯,故有四十余年说法,巧渡无数众生的事迹。若非有慈悲相应,莫说佛的智慧无法传开,佛教也不会诞生。

智慧可带来愉悦,慈悲却换来忧患。印顺法师说“菩萨以大悲而不得自在”,因为菩萨不以自己的愿欲为行动的方针,而只是受着內在的慈悲心的驱使,以众生的需要为方针③。

据我的观察,现今接触佛教的大德,往往喜欢浸浴在佛法的智慧海洋中,享受法乳的滋润,却不喜欢担当渡众的责任。“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④的尴尬常发生在佛子身上。我希望三宝弟子秉持“智慧要以慈悲印证,慈悲要以智慧驾驭”的观念处世,展现佛教徒应有的真面貌。

《东方日报·龙门阵》08/03/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8
注:
① 唐清凉澄观大师《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一之四(第1卷),乾隆大藏经第130册。
② 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初品中佛土愿释论》第十三(卷7),大正藏第25册。
③ 印顺《学佛三要·慈悲为佛法宗本》,《妙云集》下册之二。
④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