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9日星期一

【佛28】学习过程莫要起疑

《禅波罗蜜》载:“以疑覆故,于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获。疑虽甚多,未必障定。今且明障定之疑,有三种焉:一疑自。疑自者,谓疑自身,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是受道之器。作此自疑,禅定不能发生也。二疑师。疑师者,谓疑受道之师,威仪相貌,皆不具足。自既无道,何能教我?作此疑慢,禅定不能发生也。三疑法。疑法者,谓疑所受之法,非正真之道,故不敬信受行。既不信受,禅定亦不能发生也。”①

这段话,虽然指向修定的过程,不过我常用以自勉,亦勉励我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信心,莫怀疑自己,怀疑老师,怀疑方法。这里的“怀疑”,不是说质疑问难,而是因为疑惑而失去信心,这的确会彻底障碍学习。

怀疑自己,就像经文所说,自谓罪业深重,不是修道之才,因此自怨自艾,妄自菲薄,觉得不比他人优秀。如此怀疑自己,如何会启动内在之动力,开发自身的潜能?佛说众生平等,是指在本性上大家都是一样的,只是修学的用心造成差别。若然,修学就不要自己摧毁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舜,人也;我,亦人也”,亦步亦趋地刻苦学习,假以时日“人皆可成尧舜”,修学并非遥不可及。学习,从建立自信开始。

怀疑老师,经文说的是发现老师的威仪相貌不足为师,由此失去信心,不肯向学。禅定修学固然如此,师父不授记则工夫不算有成就,倘若疑师,一切就无从说起。用在现实的学习中,我觉得“疑师”可以指向怀疑“境界”。世人有凡圣之别,没有修行者,凡人一个;修行有成就则是圣人。这是境界之别。如果抹杀境界,真以为不必修学,人人就可以是尧舜,那是多大的误解。老师是先行者,境界比我们高,我们有必要随之学习;但老师不一定就是圣者,其境界不但可以跟上,甚至可以超越。我向师学习,却不耽于师。连境界都否定,自以为是,学习难以走向更高境界。

怀疑法门,即对自己所学习的方法和理念都丧失了信心,认为不能导向成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怀疑理论,认为理论只是纸上谈兵,不若实践来得实际。过于自信,不相信境界有高低之分而否定有师者,更不信理论可以导向更高更远而相信个人微薄的躬行经验,要如何才能到彼岸?个人的经历很容易陷入瓶颈,陷入瓶颈而又不自知,则可以满足于井中观天了。

只有相信自己的潜能;相信老师会以身示范,展示境界的可及性;相信理论是前人的智慧结晶,是更高的一个理想;如此,才会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愿意寻求卓越,不断攀升高峰。

疑自疑师疑法,只会自毁前途。

注:
①《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二,《大正藏》。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19/T46n1916.pdf

《东方日报·龙门阵》26/07/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28 (编辑告知这是最后一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