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113】从此中国佛教有大小乘

梁启超说:“罗什以前,我佛教界殆绝无所谓派别观念,自罗什至而大小乘界线分明矣。”(《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

罗什,即印度僧人鸠摩罗什(Kumarajiva,343-413)。东晋时中国北方的重要译经师、僧教育家。梁启超的说法不无道理,因为鸠摩罗什是在中国推介龙树菩萨的性空思想的第一人。龙树是印度大乘教的建设者,据梁启超的考证,鸠摩罗什是龙树的四传弟子。龙树性空之教理得以在中国弘扬,盖归功于鸠摩罗什。

在罗什来华以前,中国佛学家对于大小乘的区别是不甚了解的,特别是对大乘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更缺乏知识。罗什来华后,在姚秦时代译出了许多经论,又介绍了印度当时盛行的龙树系的大乘学说,才改变了这种情况。从而推动了后来中国佛学的发展。

罗什到长安居留前后不过十年时间,但完成的工作却不少。一方面是因为帝王的支持与提倡,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时不少杰出的佛教学者,都受他感召参与翻译工作,由数百人扩大到三千人。就译本的数量讲,有很多异说,现存的只有三十九部、三一三卷。从翻译的质量言,不论技巧和内容的正确程度方面,都是中国翻译史上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开辟了中国译经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梁代僧祐对罗什的翻译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逮乎罗什法师,俊神金照,秦僧融肇,慧机水镜,故能表发挥翰,克明经奥,大乘微言,于斯炳焕。”(《出三藏记集》)僧祐把罗什的翻译称为新译,其前的翻译,统名旧译。僧祐的评价,并非过誉,罗什的翻译确实是十分慎重的,这点,我们可以从他门下对译本所作的序文中看出。例如僧睿说:“胡音失者,正之以天竺,秦言谬者,定之以字义,不可变者,即而书之。是以异名斌然,胡音殆半,斯实匠者之公谨,笔受之重慎也。”(《大品经序》)这里是说西域本如果有音译不正确的,便用印度语加以订正;汉译有错误的,另找恰当的语言加以厘定;有不能意译的术语,则多采取音译。

罗什现存的译籍中,多半属于大乘的经(二十一种),其中又多半(十三种)是重译的。重译的佛经,主要的且可以作为代表的,是大、小品般若。这两部书自支谦首译以来,历经二百余年,早成了研究者的主要依据。但是人们对于般若的思想,始终还是不得彻底理解。罗什的《大品》改译得很成功,保存了这部经典的原始面貌,让当时研究佛典者有了更好的版本。

可是《大品》的影响却不是那么大。这是由于当时有更多的大乘经典得到流传,在经方面有罗什重译的《法华》《维摩》《思益》《首楞严》等;在论方面,又有随后译出的《中论》《百论》《大智度论》和《十二门论》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罗什的翻译和讲授,影响了众多学僧,也让中国佛教界看清楚大小乘佛学的差异。因此,我们同意梁启超先生的说法。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4/10/200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