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0日星期日

【236】道安法师的贡献

我和林心光教授谈起马国出家人走上街头,敢于批判政府执政不当的“英勇”表现。我说,叫我纳闷的是回到教内,出家人本身却抱守“僧尊俗卑”的观念,什么在家人不可谈论出家人言行,什么僧事僧决,在家人不可看出家戒等等似是而非的论调都出来了。追根究底,就是“家丑不宜外扬”的观念在作祟,怕在家人的谈论会破坏僧团形象,影响佛教的尊严。这与政府受不了人民批评,把请愿视为示威,直言视为背叛不是同出一辙么?五十步笑一百步,却要扛起正义大旗?

熟读佛典的林教授一针见血地说:这是汉传佛教界长期以来的弊病,把“僧”当成是个体,缺乏团队的精神使然。他说原始佛教里的sangha一词,音译为中文是“僧伽”(简称“僧”),意译却是“众”,不是“出家人”。因为翻译的疏漏,渐渐地僧就被当成是个别的出家人了。只有汉传佛教会把披上袈裟的出家人称为“僧”。在佛陀时代,佛陀一再强调“我亦在僧中”,意思是说他本身不过是教团的一份子。“佛”是修行的境界,当他还有肉身,生活在世俗里,佛就必须和众人奉行同样的礼仪规范,遵守戒律。

僧伽有四众、七众之说,如果是七众,就包括在家众。佛陀时代,绝不会形成“僧尊俗卑”的观念,佛教发展到部派佛教时期,一些执着于出家至上的人才编出这种规定。佛陀在世时,很多出家人的事务都交由在家人代管。所以今天你在南传佛教里,还会见到僧团会告知白衣出家戒律的内容,以便他们可以如法护持僧团。

披上袈裟就代表僧宝的观念,必须要纠正过来。

我由此想到中国晋朝时代的高僧——道安。

中国僧众以“释”为姓,其实正出自道安的提倡。《高僧传》记载:“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各不同。(道)安以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看来不过事出偶然的小事,其实并不然。大师的心胸是要出家人彻底“出家”,不再有家族的观念,所以才强调以“释”为姓。这是道安对“僧伽”的正确理解。

道安尚有一句名言常被人引用——“不依国主,法事难立”。有人因此说道安爱国,支持“僧人亦当敬王”。孰不知这其实是断章取义之言。据《高僧传》所载,魏晋时期,出家人要宣教都会投靠“国主”,投靠的方法往往就是显露神通震慑君王。像道安的师父佛图澄就是。神通灵验则佛教受帝王推崇,不灵验则后果可想而知。当时,冉闵打战请示僧人,结果不灵验,于是极端灭佛。道安不得不避难去。隐居一段时间后,道安率众赴襄阳,临行前说:“今遭凶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又教化之体,宜令广布。”他说的“凶年”,就是指“冉闵灭佛”事件。

道安的话重点不在前一句,而是后面的“教化之体,宜令广布”。道安当时已经总结出单凭个人的神通影响帝王协助推动佛教是不实际的,要使佛教流传,还得靠群众的努力宣扬教义,让人人知道佛法。所以,道安说完这句话便部署弟子们的去向,让佛法得以广泛流传,其中以到南方的慧远成就最大。

有关道安的成就,史书这样记载:“非常道士,师徒数百,斋讲不倦。无变化伎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洋洋济济,乃是吾由来所未见。”

“师徒数百”,表示道安重视“群”,而不再标榜个人。这是对原始佛教“僧伽”的正确理解与实践。崇尚不住庙,乐于独处的“僧”可明白大师的苦心?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0/05/2012

2 条评论:

  1. 出家乃出烦恼之家,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梵网经云:不作国贼、不谤国主。菩萨璎珞经云:不漏国税,不犯国制。。。佛的遗教:依法不依人,以经为师。对对错错,经典自有标准。佛门自有佛门戒律,各人因果各人负,然而法无定法,存心最重要。当今天下黑白颠倒,正法教育没落。是是非非无人拨乱反正。心痛难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教育靠团队,团队靠教育。像道安法师这样的领袖可不常见。教育衰微,人人有责!

    回复删除
  2. 是是非非有时候不容易辨明,更非一语可以道尽。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