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204】这才是母语教学

一名老师在国小教华语。
他先让学生复习家庭成员的称呼,包括爸爸、妈妈、我。
学生都会认会读这几个词后,他造个句子,让学生仿造。
老师说的是:“我爱爸爸!”
学生举一反三,说的是:“我爱妈妈!”“爸爸爱我。”“妈妈爱我。”“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读课文——
“我有一个好爸爸,
也有一个好妈妈。
我爱爸爸,也爱妈妈。”
(这个好字用得妙!因为若写成“我有一个爸爸”,老师就要尴尬了。句子在结构上是正确的,也表达完整的意思,但传达的意思却有问题。)

于是课堂上有了琅琅的读书声。
这样循序渐进,从“字到词,词到句,句到段,段到篇”的做法,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可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搬到华小吗?

母语教学是有别于二语教学的,它不能只是单纯学语文(字词句),因为这样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很重要,让他们在接触自己的母语时,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将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喜爱。我是不赞同在华小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

那么,华小华文该如何教,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培养他们思考、辨析、感悟的能力?我觉得不妨来个逆序,从“篇到段,段到句,句到词,词到字”的教学。

华小的课文有篇《笑声回来了》
“门开了,
爸爸妈妈笑着回来了。
门开了,
哥哥姐姐笑着回来了。
门开了,
全家的笑声回来了。”

一名老师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针对关键词和重点句加以讲读课文,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大意。
过后他让学生讨论三道问题:
一、爸爸妈妈带着怎样的心情回家?
二、哥哥姐姐为什么笑着回来?
三、全家的笑声从哪里回来了?

这是很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在教课文,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但是,这样的教学,是否发挥了教材是“童诗”的特色?诗歌的语言被突显了吗?整体的内容把握了吗?教课文和用课文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语教学重视前者,母语教学重视后者。

我觉得母语教学还要考量的是:
阅读后学生会产生疑惑吗?比如:为什么家人一定要“笑着”回来?
(劳累了一天,回家还一定要带上笑容?)
童诗的关键词是“门开了”和“(大家的)笑声”,学生是否领会它们在诗中的含义?
(如果只让学生表演,是不是就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歌要传达的是——一家团聚的温馨?)

这首童诗的原文是:
“门开了,
爸爸从公司回来了。
门开了,
妈妈从工厂回来了。
门开了,
我放学回来了。
门开了,
大家的笑声都回来了。”

两相对比,原文真会叫人拍案叫好!
编写课本者是用心良苦,这一改写,让学生就有了一个参照,在比较之中,提高阅读的效果。对读文本,学生不但看出文字传达意思的奥妙,增强语感,对诗歌也会更加有体悟,从而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是怎么一回事。
劳动一天后,一家人再团圆,这是孩子们感受到的温馨家庭。“门开了”,“笑声”不是实指,是象征意义,尤其是末句的“大家都笑声都回来了”,真是余韵无穷!

《星洲日报·东海岸》30/06/201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