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6日星期日

【202】我的中学华文课

上周日,端午节刚过,我给中学生讲屈原。

我先帮学生理清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用的文本是我7年前梳理的“端午话屈原”①。文章强调传统节庆所积累的文化内涵,是该传承下去;不要轻易否决其象征意义,也不要流于附和般肤浅。传统:你不要的话,别人要了,这可要懊悔。例如韩国“江陵端午祭”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②,就给中国官方和民间带来冲击。

下来我播放介绍屈原的视频。这是我在网上搜索后做的剪辑,蓝本是央视的“探索与发现”③。这个视频可以反应史实,并凸显屈原的历史地位,适合作为教材。

了解屈原其人其事后,我们读我12年前的旧作“屈原之死”④。由于文章评述了《渔父》,所以我们又读这篇类寓言的楚辞。对比坚持“独醒”的屈原和主张“同流”的渔父后,我问学生他们是屈原还是渔父。

第一位女生说:“理想上是屈原,现实中我是渔父。”这是内心话,真棒!下来大多表示是渔父,有一女生以坚定的口吻说她绝对是屈原。我概括时提醒他们不要把自己推向极端。这不是对错和二分的问题,而是一种选择的问题,面对力有不逮、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要学会接受与应对;但在节骨眼上却不得不有屈原毫不妥协的气节!

蒋勋也讲过渔父,我把视频发给大家⑤。我也附上余秋雨的《诗人是什么》⑥,让学生从文学史的角度了解屈原。

两个小时的华文课,我是这样上,是不是很丰富?我这样上课已经四年了。最初,我发现中学生没有读过《桃花源记》,不知何谓《爱莲说》,更不懂《本纪》,对于这样的文化代码和共同课题的遗失,我是紧张的,因此我主动给学生开课,抓机会给中学生恶补。

我的华文课长期进行都是采用群文阅读法,而且要学生在过程中是“有我”的阅读。例如上个月母亲节,我让他们读席慕容、史铁生等写母亲的5篇文章⑦;去年则读蒋勋、贾平凹等的8篇⑧。读后我让他们选出最喜欢的三篇,按序排列然后说明为什么。

有点遗憾的是这样的华文课,却只有五六名学生到来。有时我想放弃,但看着这些跟了我四五年的学生的成长,我又傻乎乎地撑下去了。

注:
① 我早前的文章《端午话屈原

② “江陵端午祭”:链接

③ “探索与发现”版的屈原(原版),讲课时我做了剪辑。

④ 我早前的文章《屈原之死》。

⑤ 蒋勋说《渔父》。

⑥ 余秋雨《诗人是什么?

⑦ 母亲节文选2018

⑧ 母亲节文选2017

《星洲日报·东海岸》16/06/2019

2 条评论:

  1. 老师加油��好好利用手上的资源让学生汲取更多知识,传承靠大家��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