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星期二

【178】别再让小学生说假话

一名实习生要二年级学生说他们想要做什么。学生甲说他要当警察,因为可以抓坏人。话题一打开,跟着下来的学生都说“要当老师,因为可以教小朋友读书写字”,“要当兵士,因为可以保卫国家”等等。

一轮口头说话训练后,老师让学生把刚说过的话写下。学生不但写,还有时间画画,给他们的句子插画,画医生、画警察。

一个小时后,实习生拿着部分学生的习作本,准备和我议课。看着他心满意足的神态,我故意泼冷水地问他学生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写的句子是他们这堂课学到的,还是他们本来就具备写句子的能力?我们并非那么功利,要学生每堂课都学到具体的东西,而是希望在正规的学习时间中,儿童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学生真懂什么是志愿吗?他们已经知道自己长大要做什么?立愿想当医生的,真是为了给人治病?这些是不是常识性的标准想法?一味鼓吹常识性的写法,学生便养成作文千篇一律的习惯,野餐一定到波德申,忆友一定要有照片掉下来。我们要延续这样的语文学习文化?

明显的,这堂课学生是在学语文,学习如何用规范的句子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只要学生完成这个任务,老师就释怀,认为目标达致。这样的课型,如果是在教马来文或英文是正确的,因为孩子需要学习如何掌握二语的使用规则,学会用语言作基本的沟通。可是,这是一堂母语课,岂能如此苟且?

过去的语文教育走的是这样的路子,步入信息时代后,大家都在强调21世纪的教学,不是更该注重学生用语文来培养思维力和表达力吗?训练学生思考和表达,不正是他们迫切需要,并能应用这种能力应付未来吗?

实习生辩说他本来要让学生说说他们想做什么,并说明原因的。岂知最后却演变成大家都那么一致地写我的志愿。我笑说这就是“先说后写”的弊病。先让学生在课堂上习讲,他们很容易便要相互受影响,结果写的东西相当一致。二语的培训才要“先说后写”,以便掌握语文表达的规则。母语课可以省略这一点,因为学生早就掌握说的能力。要把“写”放在和“说”同等的地位,都是训练学生表达的。

我鼓励实习生上母语课,要不就让学生学习思考,要不就让他们学习表达。前者通过听读,后者通过说写。如果是后者,一定要激发他们学习表达自己所思所想,不要只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只是学语文,写出规范完整的句子。用语文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是母语学习的重点。

《星洲日报·东海岸》30/12/2018

后记:课堂实录与议课记录:链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