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治学之道是“研精注疏,实事求是,不主一家”。
这是非常务实的学风,但未必会讨好各方。所以他在科举道上并不顺利,年届二十八岁,才勉强“补诸生”,不过仍是一个穷秀才。这种经历并不阻挠戴震的学习。他依然坚持自己治学之道。
三十九岁那年,戴震才中了举人。可是这之后的考试,他还是年年落第,才华依然无法发挥。一直到他五十一岁那年,乾隆皇帝诏开《四库全书》馆,招募人才担任编校之职,他才得到总裁纪晓岚力荐提拔。没有中过进士的戴震破格进入了四库馆参与纂修工作。两年后,因其学识被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职务。
戴震在四库馆工作不过四年,就因病去世。时间虽短,但数十年的治学功力,却让他完成许多编修工作。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小学(训诂)、测算、典章制度。
完成的小学考证的书籍有《六书论》《声韵考》《声类表》《方言疏证》等。后来有王念孙、段玉裁继承。段玉裁注的《说文解字》是现今的通用本。
测算书包括《原象》《迎日推策记》《勾股割圜记》《历问》《古历考》《续天文略》《策算》等。有孔广森继承其学。
典章制度方面有《诗经二南补注》《毛郑诗考》《尚书义考》《仪经考正》《考工记图》《春秋即位改元考》《大学补注》《中庸补注》《孟子字义疏证》《尔雅文字考》《经说》《水地记》《水经注》《九章补图》《屈原赋注》《通释》《原善》《绪言》《直隶河渠书》《气穴记》《藏府算经论》《葬法赘言》《文集》等。任大椿继承。
戴震的一生,给我们的启示是不怕没有成就,只怕没有真才实学。做学问的人如果急着要表现,或以功力来衡量自己的努力,那么他的学术生命肯定是会很短的。唯有孜孜不倦,不在乎功名,坚持自己做学问的方式,最终给大家留下的就不只是一个“名”了。
再说,戴震与许多清代的学者做学问的方式也相当可取。“研精注疏”是说他们的研究工作是先摸透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再仔细的勘察比较,从而得到一个更好、更准确的结论。“实事求是”是学习的态度,就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夸夸其辞,不说未经考证的话。“不主一家”是不迷信,不盲从权威,不只是根据名家所说的,而是会仔细核对求实。这样的治学方式,是真正做到“继往开来”的,一方面继承了古人宝贵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可以启迪后人。
常言做学问贵实、贵专、贵精,戴震给我们的就是一个最好的典范。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3/08/2008
2010年6月27日星期日
2010年6月24日星期四
【59】学生刁难老师?
清代学者治学是很有特色的。他们大多从文字之中去探究古义,精研注疏,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不偏某一义理。
戴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有一段记载:
东原先生十六七岁以前,读书时“每一字必求其义”。老师每次给他讲解古书,都无法令他满意。后来老师以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给他讲解,他才满意。三年后,他便尽学《说文》的各条目内容。老师又给他看《尔雅》、《方言》,以及汉儒所作的传注。东原先生就这样每字之义,都上溯六书,并与群经互为训诂。不久后,“尽通前人所合集《十三经注疏》,能全举其辞”。
这一段话,说明戴震的治学之道,就是从古音和文字中求训诂,再由训诂而寻义理。《年谱》也记载戴震告诉段玉裁的一段话:“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辞也;所以成辞者,字也;必由字以通其辞,由辞以通其道,乃可得之。”
这种由字通辞,由辞通道,通道才算明经的学习方式,实在是硬功夫。今人学习缺少的就是这种耐心,所以大多选择人云亦云,比附权威之说。
由于下的是硬功夫,所以戴震一生考证古书甚多,颇有新发明。例如他的《孟子字义疏证》三卷,便打破长久以来人们对程朱学派的迷信。戴震从考据训诂的角度出发,重新阐发了孟子的“理”、“天道”、“性”等意义,让大家看出宋明以来理学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枷锁。他在序文中说孔子之后,多有穿凿者以孔子之道诱惑民众,“举一废百”,断章取义,语言“足以贼道”,所以孟子才要挺身答辩。显然他是借用孟子的不得不辩,来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著述此书。戴震强调错误的诠释圣贤的言论,并不只是“终于言”,它更“将转移人心”,一旦“心受其蔽”,就会“害于事,害于政”,所以对古书的理解不得不谨慎。
戴震这种做法在当时来说是大逆不道的。他“不主一家,不偏某一义理”,而是直接从语言文字下手,看遍同时期或稍后的注疏,以探求古书的本义,所以人们又难以驳斥他。
《年谱》记载戴震其实自小就有此质疑问难的辩才。文中说老师在传授《大学章句》时,时年十岁的戴震突然问:“我们怎么知道哪一段是曾子转述孔子的话?哪一段是曾子的门人弟子所记录的?”老师说是朱熹所讲的。戴震不罢休,继续问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老师说是宋朝。戴震又问孔子、曾子是何时人?老师说是周朝人。戴震再询问周朝与宋朝相差多少年?当老师说两个朝代相差几近二千年,这就让戴震抓到毛病而说:“如果相差二千年,朱文公(朱熹)又怎么会知道?”老师一时语塞,无从作答。
这种问答,在本地恐怕会被视为是挑战老师,故意刁难的。可是,在中国,上面一段文字却编在中学课本,篇题称《戴震难师》。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6/08/2008
戴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有一段记载:
东原先生十六七岁以前,读书时“每一字必求其义”。老师每次给他讲解古书,都无法令他满意。后来老师以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给他讲解,他才满意。三年后,他便尽学《说文》的各条目内容。老师又给他看《尔雅》、《方言》,以及汉儒所作的传注。东原先生就这样每字之义,都上溯六书,并与群经互为训诂。不久后,“尽通前人所合集《十三经注疏》,能全举其辞”。
这一段话,说明戴震的治学之道,就是从古音和文字中求训诂,再由训诂而寻义理。《年谱》也记载戴震告诉段玉裁的一段话:“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辞也;所以成辞者,字也;必由字以通其辞,由辞以通其道,乃可得之。”
这种由字通辞,由辞通道,通道才算明经的学习方式,实在是硬功夫。今人学习缺少的就是这种耐心,所以大多选择人云亦云,比附权威之说。
由于下的是硬功夫,所以戴震一生考证古书甚多,颇有新发明。例如他的《孟子字义疏证》三卷,便打破长久以来人们对程朱学派的迷信。戴震从考据训诂的角度出发,重新阐发了孟子的“理”、“天道”、“性”等意义,让大家看出宋明以来理学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枷锁。他在序文中说孔子之后,多有穿凿者以孔子之道诱惑民众,“举一废百”,断章取义,语言“足以贼道”,所以孟子才要挺身答辩。显然他是借用孟子的不得不辩,来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著述此书。戴震强调错误的诠释圣贤的言论,并不只是“终于言”,它更“将转移人心”,一旦“心受其蔽”,就会“害于事,害于政”,所以对古书的理解不得不谨慎。
戴震这种做法在当时来说是大逆不道的。他“不主一家,不偏某一义理”,而是直接从语言文字下手,看遍同时期或稍后的注疏,以探求古书的本义,所以人们又难以驳斥他。
《年谱》记载戴震其实自小就有此质疑问难的辩才。文中说老师在传授《大学章句》时,时年十岁的戴震突然问:“我们怎么知道哪一段是曾子转述孔子的话?哪一段是曾子的门人弟子所记录的?”老师说是朱熹所讲的。戴震不罢休,继续问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老师说是宋朝。戴震又问孔子、曾子是何时人?老师说是周朝人。戴震再询问周朝与宋朝相差多少年?当老师说两个朝代相差几近二千年,这就让戴震抓到毛病而说:“如果相差二千年,朱文公(朱熹)又怎么会知道?”老师一时语塞,无从作答。
这种问答,在本地恐怕会被视为是挑战老师,故意刁难的。可是,在中国,上面一段文字却编在中学课本,篇题称《戴震难师》。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6/08/2008
2010年6月22日星期二
【58】 韩愈论学习
韩愈论学习的文章很多,今天我们只谈《师说》。
也许有人以为《师说》是要论老师的角色,因为“说”的体裁与“解”、“原”类似,近于今日之议论文“谈”什么什么的。《进学解》的确是谈进学的要旨,《原道》谈什么是“道”,《原性》谈人之本“性”,《原毁》谈毁谤何以产生等等。《师说》是不是也是如此?文末作者自己说明:“李氏子蟠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原来这是他赠送李蟠的一篇文章,为的是表扬他“能行古道”。那个时候,李蟠不过十七岁,爱好学习,所以韩愈写文章勉励他。和一名后生小子,韩愈要谈的不可能是“为师之道”,而是“为学之道”。
文中“古道”指的是什么?上文提到李蟠“不拘于时”,“时”与“古”是相对的概念,承续下文“学于余”,当知韩愈要说的是他的那个年代没有向老师学习的风气,李蟠敢于突破,向古道看齐,拜他为师,所以要作文表扬他。由此看来,韩愈《师说》的目的就是要强调学习之正道,是要有老师指引。
同期的柳宗元给我们更详细的资料。他说:“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看来孟子评述“好为人师”的影响还真大,不但使到学者不敢为师,连拜师都认为是可耻的,要加以讥笑。柳宗元指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韩愈这个举动的结果是“世果群怪聚骂”,而且“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的《师说》可不是一般探讨老师的角色的文章,是敢于在“不拜师学习”的习惯之中,独排众议,强调“学习一定要跟随老师”。
韩愈不讳言他是“好为人师”的,他对“师”的责任更是异常清楚。他在文章开头就指明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当时不是没有老师,人们要学习技艺都会拜师,所以他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可见当时老师的责任不过是“授业”,过程中或会帮学生“解惑”,并不包括“传道”。即连孩子要学习,也只是聘请老师指导“句读”,即等于我们今天只让孩子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不让他们通过语文学习圣贤之道一般。这还是把“学问”当成是“艺业”,老师只是扮演“授业”的责任。
韩愈反对的就是这点。他批评这种学习现象是“小学而大遗”,只学习到枝末细节,忘了更重要的“道”。技术上的东西,会请教老师;大道上的疑惑,却反而不肯拜师学习,这岂不叫人费解?因此,学习应当是承受前人之“道”,继往开来,而不是只是学习技术谋生。“道”在哪里?它不是“生而知之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向谁学习?老师!谁是老师?达者为师(不论年长年短,身份贵贱)!韩愈《师说》的立场非常鲜明,思路也很清晰。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09/08/2008
也许有人以为《师说》是要论老师的角色,因为“说”的体裁与“解”、“原”类似,近于今日之议论文“谈”什么什么的。《进学解》的确是谈进学的要旨,《原道》谈什么是“道”,《原性》谈人之本“性”,《原毁》谈毁谤何以产生等等。《师说》是不是也是如此?文末作者自己说明:“李氏子蟠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原来这是他赠送李蟠的一篇文章,为的是表扬他“能行古道”。那个时候,李蟠不过十七岁,爱好学习,所以韩愈写文章勉励他。和一名后生小子,韩愈要谈的不可能是“为师之道”,而是“为学之道”。
文中“古道”指的是什么?上文提到李蟠“不拘于时”,“时”与“古”是相对的概念,承续下文“学于余”,当知韩愈要说的是他的那个年代没有向老师学习的风气,李蟠敢于突破,向古道看齐,拜他为师,所以要作文表扬他。由此看来,韩愈《师说》的目的就是要强调学习之正道,是要有老师指引。
同期的柳宗元给我们更详细的资料。他说:“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看来孟子评述“好为人师”的影响还真大,不但使到学者不敢为师,连拜师都认为是可耻的,要加以讥笑。柳宗元指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韩愈这个举动的结果是“世果群怪聚骂”,而且“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的《师说》可不是一般探讨老师的角色的文章,是敢于在“不拜师学习”的习惯之中,独排众议,强调“学习一定要跟随老师”。
韩愈不讳言他是“好为人师”的,他对“师”的责任更是异常清楚。他在文章开头就指明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当时不是没有老师,人们要学习技艺都会拜师,所以他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可见当时老师的责任不过是“授业”,过程中或会帮学生“解惑”,并不包括“传道”。即连孩子要学习,也只是聘请老师指导“句读”,即等于我们今天只让孩子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不让他们通过语文学习圣贤之道一般。这还是把“学问”当成是“艺业”,老师只是扮演“授业”的责任。
韩愈反对的就是这点。他批评这种学习现象是“小学而大遗”,只学习到枝末细节,忘了更重要的“道”。技术上的东西,会请教老师;大道上的疑惑,却反而不肯拜师学习,这岂不叫人费解?因此,学习应当是承受前人之“道”,继往开来,而不是只是学习技术谋生。“道”在哪里?它不是“生而知之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向谁学习?老师!谁是老师?达者为师(不论年长年短,身份贵贱)!韩愈《师说》的立场非常鲜明,思路也很清晰。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09/08/2008
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
【57】再谈作者
之前写过几篇关于分析文学作品是否要结合作者生平来谈的文章。
其实,我的用意就是要提醒大家“知人论世”固然重要,但是在文章作者的分析上却不该落入一个既定的框框之中,一方面给人一种好像不知道作家的生平就无从分析作品的感觉,另一方面又予人为什么要分析作者生平的模糊印象。
我举过好几个例子。像对孟尝君的评价,如果我们知道王安石的生平,我们就会了解何以他会如此评析孟尝君,何以他的观点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孟尝君的评价有如此大的差异。
古人写诗也是自己的生活历练的投影,所以知道作者和时代背景,都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内容。李白、杜甫的诗歌都有他们各自的特色,苏东坡、辛弃疾也有他们的精彩。凡此,了解作者生平,甚至知道他们的作品是在哪个时候写的,对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作品内容,将有很大的帮助。
唐代杜甫、高适、岑参和储光羲四人在游慈恩寺塔后,各自写了一首诗。闻一多先生考证这首诗当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从大环境(时代背景)看,这有助我们对四人的诗歌内容的理解。莫砺锋教授从小环境(诗人背景)看,进一步总结出这四首诗的作者“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就很有意思。这种考证,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深化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可是,我们现在看待文学作品,往往不是这一回事。我们只知道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不管是大环境或小环境,我们都没有紧扣它是否与作品有关。总之,在分析李白的作品时,我们就把李白的家世背景搬出来,从零岁讲到六十二岁,担任过什么官,进过多少次皇宫云云。不管是分析李白哪一篇作品,都是同样处理。试想,这样的探讨会有意义么?难怪今日中学生很怕读古文,因为负担很重,“床前明月光”那么简单的诗句,也要搬出李白的生平事迹出来,岂不叫年轻一代对古文却步?
元明之后,一些文学作品是虚构的,是无中生有、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像这样的作品,对作者的生平的理解,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像《西游记》,作者是否吴承恩,学界仍有争议。但是不管作者是谁,都不影响我们对这部神怪小说的理解。至于有些人在读这本小说时,先搬吴承恩的生平出来大谈特谈,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为什么?因为一旦证实作者并非吴承恩,这样的谈论岂不变成空谈了?
就像之前我曾经引述的一些论证,说明《陋室铭》并非刘禹锡的作品,如果我们没有跟进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在看这篇短文时,便来分析刘禹锡生平,乃至用文章来说明刘禹锡是怎样的一个人,这岂不是要闹笑话?
因此,我认为要读透古文,了解作者的生平、知道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重要的。但是它的重要性一定要有所筛选,不是所有的资料都要攫取不可,要善于选择,引述与文章内容有关的才是。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02/08/08
其实,我的用意就是要提醒大家“知人论世”固然重要,但是在文章作者的分析上却不该落入一个既定的框框之中,一方面给人一种好像不知道作家的生平就无从分析作品的感觉,另一方面又予人为什么要分析作者生平的模糊印象。
我举过好几个例子。像对孟尝君的评价,如果我们知道王安石的生平,我们就会了解何以他会如此评析孟尝君,何以他的观点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孟尝君的评价有如此大的差异。
古人写诗也是自己的生活历练的投影,所以知道作者和时代背景,都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内容。李白、杜甫的诗歌都有他们各自的特色,苏东坡、辛弃疾也有他们的精彩。凡此,了解作者生平,甚至知道他们的作品是在哪个时候写的,对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作品内容,将有很大的帮助。
唐代杜甫、高适、岑参和储光羲四人在游慈恩寺塔后,各自写了一首诗。闻一多先生考证这首诗当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从大环境(时代背景)看,这有助我们对四人的诗歌内容的理解。莫砺锋教授从小环境(诗人背景)看,进一步总结出这四首诗的作者“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就很有意思。这种考证,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深化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可是,我们现在看待文学作品,往往不是这一回事。我们只知道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不管是大环境或小环境,我们都没有紧扣它是否与作品有关。总之,在分析李白的作品时,我们就把李白的家世背景搬出来,从零岁讲到六十二岁,担任过什么官,进过多少次皇宫云云。不管是分析李白哪一篇作品,都是同样处理。试想,这样的探讨会有意义么?难怪今日中学生很怕读古文,因为负担很重,“床前明月光”那么简单的诗句,也要搬出李白的生平事迹出来,岂不叫年轻一代对古文却步?
元明之后,一些文学作品是虚构的,是无中生有、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像这样的作品,对作者的生平的理解,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像《西游记》,作者是否吴承恩,学界仍有争议。但是不管作者是谁,都不影响我们对这部神怪小说的理解。至于有些人在读这本小说时,先搬吴承恩的生平出来大谈特谈,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为什么?因为一旦证实作者并非吴承恩,这样的谈论岂不变成空谈了?
就像之前我曾经引述的一些论证,说明《陋室铭》并非刘禹锡的作品,如果我们没有跟进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在看这篇短文时,便来分析刘禹锡生平,乃至用文章来说明刘禹锡是怎样的一个人,这岂不是要闹笑话?
因此,我认为要读透古文,了解作者的生平、知道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重要的。但是它的重要性一定要有所筛选,不是所有的资料都要攫取不可,要善于选择,引述与文章内容有关的才是。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02/08/08
2010年6月5日星期六
[56] 苏东坡论学习
宋人写文章好议论,北宋大文豪苏轼就是典型的例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本来不过是一篇文艺随笔,是苏轼为了悼念文与可而写的散文。文与可,即北宋书画家文同,和苏轼是表兄弟关系。他去世后不久,苏轼在湖州整理他的遗物,将书画搬出来曝晒时,发现了画卷《筼筜谷偃竹》,一时感触而废卷痛哭,并写下了这篇悼念文字。
这篇文章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他概括了文同画竹的方法。现在常用的成语“胸有成竹”本来的意思就是文同的画竹主张。
苏轼在文章的开头批评当时的人画竹,是“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的,但是竹子一冒出地面,就有节有叶,这样一节一节添补,一叶一叶积累,画画仿佛在补白,哪里还有竹的神韵?他认为画竹应当像文同一样,心中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执笔面对画纸时,竹子仿佛就已经出现在画纸上,然后“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迅速地把心中的竹子画出来。
苏轼写了文同画竹的依据后,笔锋一转,发表了一番学习的议论:
他说虽然他认同文与可的画论,但是他却无法像文与可那么潇洒作画。心中知道应当是如此,但是却不能做到像心中所想的,这种“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的情况,是因为平日学习不够熟练的缘故。苏轼进而慨叹“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我们日常处事,往往眼高手低,心手不相应,做不到心中所想要做的,这都是学习不够的缘故。
苏轼非常注重平日的锻炼。他在《日喻》一文中,便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他说:南方有很多擅长潜水的人,这是因为这些人自小就和水生活在一起。“七岁而能涉(趟水过河),十岁而能浮(游泳),十五而能没(潜水)”,潜水的人能长时间潜入水里,岂是轻易就能这样呢?这是因为他们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对水的活动规律再熟悉不过,潜水对他们来说就是那么轻松自然的一件事。北方的勇士不明就里,到南方来向这些潜水的人请教潜水技术,然后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去试验,却往往要没顶溺死。
因此,苏轼强调若不老老实实、刻苦地学习,将会像北方学潜水的人,只懂理论,却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最终将得不偿失!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6/07/2008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本来不过是一篇文艺随笔,是苏轼为了悼念文与可而写的散文。文与可,即北宋书画家文同,和苏轼是表兄弟关系。他去世后不久,苏轼在湖州整理他的遗物,将书画搬出来曝晒时,发现了画卷《筼筜谷偃竹》,一时感触而废卷痛哭,并写下了这篇悼念文字。
这篇文章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他概括了文同画竹的方法。现在常用的成语“胸有成竹”本来的意思就是文同的画竹主张。
苏轼在文章的开头批评当时的人画竹,是“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的,但是竹子一冒出地面,就有节有叶,这样一节一节添补,一叶一叶积累,画画仿佛在补白,哪里还有竹的神韵?他认为画竹应当像文同一样,心中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执笔面对画纸时,竹子仿佛就已经出现在画纸上,然后“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迅速地把心中的竹子画出来。
苏轼写了文同画竹的依据后,笔锋一转,发表了一番学习的议论:
他说虽然他认同文与可的画论,但是他却无法像文与可那么潇洒作画。心中知道应当是如此,但是却不能做到像心中所想的,这种“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的情况,是因为平日学习不够熟练的缘故。苏轼进而慨叹“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我们日常处事,往往眼高手低,心手不相应,做不到心中所想要做的,这都是学习不够的缘故。
苏轼非常注重平日的锻炼。他在《日喻》一文中,便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他说:南方有很多擅长潜水的人,这是因为这些人自小就和水生活在一起。“七岁而能涉(趟水过河),十岁而能浮(游泳),十五而能没(潜水)”,潜水的人能长时间潜入水里,岂是轻易就能这样呢?这是因为他们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对水的活动规律再熟悉不过,潜水对他们来说就是那么轻松自然的一件事。北方的勇士不明就里,到南方来向这些潜水的人请教潜水技术,然后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去试验,却往往要没顶溺死。
因此,苏轼强调若不老老实实、刻苦地学习,将会像北方学潜水的人,只懂理论,却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最终将得不偿失!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6/07/2008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