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204】这才是母语教学

一名老师在国小教华语。
他先让学生复习家庭成员的称呼,包括爸爸、妈妈、我。
学生都会认会读这几个词后,他造个句子,让学生仿造。
老师说的是:“我爱爸爸!”
学生举一反三,说的是:“我爱妈妈!”“爸爸爱我。”“妈妈爱我。”“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读课文——
“我有一个好爸爸,
也有一个好妈妈。
我爱爸爸,也爱妈妈。”
(这个好字用得妙!因为若写成“我有一个爸爸”,老师就要尴尬了。句子在结构上是正确的,也表达完整的意思,但传达的意思却有问题。)

于是课堂上有了琅琅的读书声。
这样循序渐进,从“字到词,词到句,句到段,段到篇”的做法,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可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搬到华小吗?

母语教学是有别于二语教学的,它不能只是单纯学语文(字词句),因为这样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很重要,让他们在接触自己的母语时,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将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喜爱。我是不赞同在华小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

那么,华小华文该如何教,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培养他们思考、辨析、感悟的能力?我觉得不妨来个逆序,从“篇到段,段到句,句到词,词到字”的教学。

华小的课文有篇《笑声回来了》
“门开了,
爸爸妈妈笑着回来了。
门开了,
哥哥姐姐笑着回来了。
门开了,
全家的笑声回来了。”

一名老师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针对关键词和重点句加以讲读课文,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大意。
过后他让学生讨论三道问题:
一、爸爸妈妈带着怎样的心情回家?
二、哥哥姐姐为什么笑着回来?
三、全家的笑声从哪里回来了?

这是很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在教课文,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但是,这样的教学,是否发挥了教材是“童诗”的特色?诗歌的语言被突显了吗?整体的内容把握了吗?教课文和用课文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语教学重视前者,母语教学重视后者。

我觉得母语教学还要考量的是:
阅读后学生会产生疑惑吗?比如:为什么家人一定要“笑着”回来?
(劳累了一天,回家还一定要带上笑容?)
童诗的关键词是“门开了”和“(大家的)笑声”,学生是否领会它们在诗中的含义?
(如果只让学生表演,是不是就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歌要传达的是——一家团聚的温馨?)

这首童诗的原文是:
“门开了,
爸爸从公司回来了。
门开了,
妈妈从工厂回来了。
门开了,
我放学回来了。
门开了,
大家的笑声都回来了。”

两相对比,原文真会叫人拍案叫好!
编写课本者是用心良苦,这一改写,让学生就有了一个参照,在比较之中,提高阅读的效果。对读文本,学生不但看出文字传达意思的奥妙,增强语感,对诗歌也会更加有体悟,从而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是怎么一回事。
劳动一天后,一家人再团圆,这是孩子们感受到的温馨家庭。“门开了”,“笑声”不是实指,是象征意义,尤其是末句的“大家都笑声都回来了”,真是余韵无穷!

《星洲日报·东海岸》30/06/2019




2019年6月28日星期五

【佛24】为何都要喫茶去?

如果问我佛教对世俗教育最大的启示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四悉檀。

悉檀是音译词,梵语作Siddhānta,本义是“商定的观点、学说”。不过汉语圈的人不理会这个,比较喜欢是龙树《大智度论》所说的:“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

世界悉檀是指用众生能明白的话语、逻辑来说明佛法大义。就好像为了让哭闹中的小孩儿不再闹,哄骗他的话语也可以用上,先善巧使他静下来,再以正确的观念教他。佛陀在世说法,也是随应众生的程度、喜好、习惯而说法,这些法并不代表正法本身,只是为了先引入佛门,之后才慢慢教之。

各各为人悉檀是适应个别差异根性的众生,而开演出的方便说法,以“劝人生善”为主旨。赵州禅师“喫茶去”的故事,就是为人悉檀的活例子。赵州问信众,凡是回答了,不管来过与否,一律请到内院“喫茶去”。确然,使人心生欢喜,乐于学习是目的,何必在乎其手段?

对治悉檀以制止人类的恶行为宗旨,如贪欲重的可修不净观,嗔心重的修慈悲观,愚痴重的修因缘观,散乱多的修数息观等。教育界流行的“教学有法无定法”也正是这个意思,该怎么学就怎么学,不要执着于固定的方法。只要有效学习,看到进步,改变自己的不足,那就是正确的。

前三个都是适应性的不同教说,“方便”的意图很重,不能代表佛所领悟的正法本身。只有第一义悉檀才是直接阐释诸法实相的教法,才是究竟的真理。龙树因此强调“三悉檀可破可坏,第一义悉檀不可坏”。

从事教育工作者,不该执着第一义悉檀,以为只有“直入正题”才是正道。一方面可能自己认识不深,体悟不够,说了也无法有效传达;另一方面要真让人理解,总该契合对象的根机与习性。说对方听得懂的话语、适应他的思考模式是世界悉檀,说有效激励对方学习的是为人悉檀,指出有效断除恶习的方法是对治悉檀。八面玲珑才是高手。

旁人若观摩,该知前三悉檀不代表真理本身,那不过是施行的手段。手段对了,目的才容易完成。

《东方日报·龙门阵》28/06/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24

2019年6月23日星期日

【203】小学需要读写教育

大英帝国百多年前给我们盖了学校,也建立了一套教育制度。他们走后,我们继承了这个珍贵的遗产,让全民得以继续受完整的教育。

拥有主权后,政府做了相应的调整,包括改变教学媒介语,确立教育大方向,修订课程内容等。这些调整是必要的,无可厚非。不过,我觉得有一点亟需调整的是小学的语文教学模式。不管是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我们都延续了 “英语作为二语教学”的模式教学,把母语当二语教了。

英国人来这里教我们,得用二语模式,因为在他们眼中我们都是“外国人”。但是,面对我们自己的民族,我们岂可搬他们的那一套?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是通过语文学习,而不是在从基础开始学习语文。

在西方,语文教育专指外语或二语的教学①。但是在汉语圈,语文教育却泛指任何语言的教导行为与学习行为②。我国也是倾向后者的观念,没有明确分清楚母语和二语学习方法的差异。犹记得我们编写国小华文的师资培训课程时,我们最初建议用“华语作为第二语文教学”(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TCSL)被上局否决,他们说华文在我国不是第二语言,如果要可以采用“华语作为第三语文教学”。我们谈的是教学法,何来第三语文教学法?这是立足点的差异所致。

邻国印尼对语文教育反而有更加清晰的概念,他们不止提出语文教育是二语或外语教学,而且指明是当作一个科目来学的③。当作科目学习,就有具体的学习内容,测评也是针对这样的内容而设计,例如同义词反义词,语音辨识,ABB词语结构等。很不幸的,我们的小学母语就是如此教学和评估。会考经常引发的争议,就是“不在课程范围”,“老师没有教过”等,没有把母语当成一个整体概念,借助它去认识世界和人生,提高个人素养,而是知识性的学科,有很多具体的技能要掌握。

西方把母语学习称为Literacy,中文正名是读写教育,因为教学的内容就是以阅读力的培养(吸收/内化)和文字的表达(表达/外显)为基础。听说能力在母语教育中是自然生成的,不必刻意训练,在阅读和书写中就不断地强化听说能力。可是,我们长期都根据听说、阅读、书写三大技能分类。例如听说的课标有“正确地使用礼貌语言,能根据对象,情况和场合,有礼貌地说话”;落实课标的活动包括向家长请安,向老师提出要求等。这些活动和内容,不是本该在生活中自然学习的?怎么当成是母语学习的要求了?母语该学习的应该比这个要高,例如阅读一个有礼貌的小孩儿的故事,书写如何在某个场合展示礼貌等。

注:
① Language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process and practice of acquiring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② 語言教育,泛指任何語言的教導行為與學習行為。
③ Pendidikan bahasa adalah pengajaran dan pembelajaran bahasa asing atau bahasa kedua. Pendidikan bahasa merupakan cabang linguistik terapan. Pendidikan bahasa dapat diberikan sebagai salah satu mata pelajaran pada sekolah umum atau melalui suatu sekolah bahasa khusus.

《星洲日报·东海岸》23/06/2019

【佛23】避免上华山论剑

《神雕侠侣》的结尾极为幽默:

一众大侠诸事已办,相聚华山之巅;雅兴正发,后山却传来搏斗之声。好武者自然趋前观看,只见一伙人在比武争“天下第一”。群雄未闻华山有再论剑,不禁面面相觑。岂知这伙人一动手,众人却不禁哑然失笑,武功低下却附庸风雅,要争天下第一。杨过一声吆喝,吓得众人作鸟兽散去。

现实中,类似的喽罗和“壮举”亦常发生。我也不免俗。中学时,常和朋友讨论该先博学,还是一门深入的好。讨论了很久,结果知识一点儿也不长进,更妄论有一门看家本领了。

幸运的是,后来的际遇引领着我踏实向学,不敢随便再上华山。

最初的因缘是佛教所倡导的“亲近善士,多闻佛法”。佛法说一切功德,都从闻法而起,身为佛弟子就要多闻,盖因闻法可以“知诸法、遮众恶、断无义、得涅槃”。

“知诸法”是学习换来的最大享受。知识本来就是一扇扇的窗,囊括知识者可以透过窗认识世界。多一分知识,多一分满足;少一分知识,增一分执着。佛经浩如烟海,记载的不只是理论,也有众多修行人的经历。看这些事迹,何止长知识那么简单?

多闻才会擦亮眼睛,辨识善恶,确认如何择善固执,去恶如仇。不多闻,难免人云亦云,后果不只贻笑大方,也叫自己为曾说过的话难为情。多闻还可断无义,不会把华山再论剑的情节搬上自己的人生舞台。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多闻可以“得涅槃”,这是最终目的,不把自己的时间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其后,我负笈南京,在程门学风的熏陶下,更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对事件没有深入了解前,永远不争取发语权。不急着说话,看多两份材料,先充实自己,才可厚积薄发,十年磨一剑并不会造成遗憾。

这两个学习背景,一直让我警惕不要急于发言。政坛再流出不雅视频,有人马上剑指老马,狠狠批之;香港人走上街头,有人立马表扬,称之为国际典范,历史之最。这是我不敢做的。我怕话说出了口,引起反弹时还得绞尽脑汁捍卫,待真相显露时,往往叫我懊恼之前的臆测言论。

生命中常耗精力在辩驳上,仿如两岸猿声啼不足,一回头,只恐轻舟已过万重山。

《东方日报·龙门阵》21/06/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23

2019年6月16日星期日

【202】我的中学华文课

上周日,端午节刚过,我给中学生讲屈原。

我先帮学生理清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用的文本是我7年前梳理的“端午话屈原”①。文章强调传统节庆所积累的文化内涵,是该传承下去;不要轻易否决其象征意义,也不要流于附和般肤浅。传统:你不要的话,别人要了,这可要懊悔。例如韩国“江陵端午祭”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②,就给中国官方和民间带来冲击。

下来我播放介绍屈原的视频。这是我在网上搜索后做的剪辑,蓝本是央视的“探索与发现”③。这个视频可以反应史实,并凸显屈原的历史地位,适合作为教材。

了解屈原其人其事后,我们读我12年前的旧作“屈原之死”④。由于文章评述了《渔父》,所以我们又读这篇类寓言的楚辞。对比坚持“独醒”的屈原和主张“同流”的渔父后,我问学生他们是屈原还是渔父。

第一位女生说:“理想上是屈原,现实中我是渔父。”这是内心话,真棒!下来大多表示是渔父,有一女生以坚定的口吻说她绝对是屈原。我概括时提醒他们不要把自己推向极端。这不是对错和二分的问题,而是一种选择的问题,面对力有不逮、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要学会接受与应对;但在节骨眼上却不得不有屈原毫不妥协的气节!

蒋勋也讲过渔父,我把视频发给大家⑤。我也附上余秋雨的《诗人是什么》⑥,让学生从文学史的角度了解屈原。

两个小时的华文课,我是这样上,是不是很丰富?我这样上课已经四年了。最初,我发现中学生没有读过《桃花源记》,不知何谓《爱莲说》,更不懂《本纪》,对于这样的文化代码和共同课题的遗失,我是紧张的,因此我主动给学生开课,抓机会给中学生恶补。

我的华文课长期进行都是采用群文阅读法,而且要学生在过程中是“有我”的阅读。例如上个月母亲节,我让他们读席慕容、史铁生等写母亲的5篇文章⑦;去年则读蒋勋、贾平凹等的8篇⑧。读后我让他们选出最喜欢的三篇,按序排列然后说明为什么。

有点遗憾的是这样的华文课,却只有五六名学生到来。有时我想放弃,但看着这些跟了我四五年的学生的成长,我又傻乎乎地撑下去了。

注:
① 我早前的文章《端午话屈原

② “江陵端午祭”:链接

③ “探索与发现”版的屈原(原版),讲课时我做了剪辑。

④ 我早前的文章《屈原之死》。

⑤ 蒋勋说《渔父》。

⑥ 余秋雨《诗人是什么?

⑦ 母亲节文选2018

⑧ 母亲节文选2017

《星洲日报·东海岸》16/06/2019

2019年6月14日星期五

【佛22】修行人不会有病痛?

怎样判断一个人有修行?老祖宗说是“听其言,观其行”,我绝对赞同!

很多佛门中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要看的是硬指标,例如:童颜鹤发、道貌岸然,最好还能给人加持,消灾延寿;进一步的还要求“好死”,最好能预知死亡,有虹光成就,再不也能无疾而终、安详入寂;最后还要求死后留下舍利子,炫目的更好。若没有这些,就要被判为假修行。

我们在缅怀何振森居士时,老师父就透露有信徒曾向他表示,何居士全身病痛,苟延残喘,不像有修行。师父开示后,这人还不甘心,在何居士火化后,他还要追问舍利子。岂知何居士更有智慧,遗言把骨灰撒向大海,不留痕迹。

果贤法师编圣严法师的遗著《美好的晚年》追忆说:“在一场场活动中出现的师父,往往刚经历治疗过程中的生死交关;犹记当时见到师父的喜悦,却不知师父是拖著破败的色身,来关怀抚慰我们这群不知疾苦的弟子们。”又说:“对师父而言,一切都是如此坦然自在,从生死关头走过几回的师父,口中娓娓道来的,却是云淡风轻,宛如说的并非他自己。”这是修行人在赞叹另一修行人的话语啊!

如果用三个硬指标看圣严法师,恐怕师父都没有。他从来不卖弄神通,晚年还得洗肾受尽病魔折腾,舍报后怕信众追看舍利,索性让弟子将他植葬,将骨灰植存在法鼓山的环保园①。

就算是释迦牟尼佛,他也不显现神迹救人,族人被灭前他只能坐在无遮荫的树下劝阻;晚年受背痛折腾,入灭前还因纯陀的最后供养而拉肚子,凡此都说明修行人不会没有病痛。至于舍利,本义是遗骨;释尊火化后遗留的固体,由八位国王带回建塔安葬,并定期举行祭礼。其后神迹才逐渐传开。现今科技指出:尸体在温度摄氏600-1600度之间焚烧,骨头内的碳酸钙会与多种盐类结合,结出漂亮的陶瓷状结晶,并非那么神秘②。

用硬指标来检测修行,是很荒谬的。修行本就无法改变个人的业,但却会让一个人学会从容面种种业报。禅宗公案的“野狐禅”说得明白:百丈禅师曾遇一老者诉说自己流转五百世为野狐,只因相信“修行人不落因果”。禅师一语点破——“修行人不昧因果”,野狐才得超脱。

不昧和不落,一字之差,意义却决然不同。

注:
① 圣严法师植存大典(佛光山人间卫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WAq1TduS0
② Holden, JL; Phakey, PP; Clement, J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s of heat-treated human bone. Forensic Science Int. 1995-06-30, 74 (1-2): 29–45.

《东方日报·龙门阵》14/06/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22

2019年6月9日星期日

【201】一切还得靠坚持

提到“风骚”一词,大多数人便会心一笑,脑子浮现的是举止轻佻的妖艳女郎。如果只是这样理解这个词,我们就看不懂清代赵翼所说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了。

这关系古今词义的转变,而且是360度的翻转,词义从褒义变成贬义。《宋书》沈约谈到南朝文风,提到从汉代至魏,文体虽多次转变,“莫不同祖风骚”①。意思是说400年来文风虽然多变,但始终离不开《诗经》的“风”和《楚辞》的(离)“骚”。

《诗经》是北方文学的代表,三百首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以采自民间的歌谣“风”最具代表性。《楚辞》是南方文学的代表,以屈原的《离骚》最具代表性。“风骚”代表着的是南北文学的最佳之作,“领风骚”当然是崇高的赞誉。

值得注意的是十五国风都是不具名的作品,楚辞却是个人的创作。屈原是中国第一位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出现。

中华文明视黄河流域为发源地,历史和文学都注重北方。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代表着当时北方中原的文化。同期的史籍记载外交辞令,常出现“诗曰”一词,可见当时的人若不读过《诗经》,不会引用几句还真不行。这样的氛围下,南方却崛起一位足以改写文学史发展的大诗人,不可不说是奇迹。

屈原受到后世的赞誉极高,刘勰说是“衣被词人,非一代也”②。他的作品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且开创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一种新文风、新文体。“感情激越,热烈奔放,多写个人情志与想象”是他的创作风格,甚至不避“兮、些、只”等词,使他的作品韵律有别于北方的传统文学。

恰逢端午,大家在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的当儿,不该把目光停留在“爱国”和“粽子”之中,该想想“第一诗人”毕生的坚持如何换来后世的辉煌,会更有实质价值。

你坚持了什么?

注:
① 《宋书列传27·谢灵运》:“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原其飚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

② 《文心雕龙·辨骚》:“故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慧巧,招魂、大招,耀艳而采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自《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侯,则披文而见时。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最后一句白话译文作:之后的枚乘、贾谊追随他们的遗风,使作品写得华丽绚烂;司马相如、扬雄循着他们的余波,因而作品具有奇伟动人的优点。可见屈原、宋玉对后人的启发,并不限于某一个时期而已。


《星洲日报·东海岸》09/06/2019

照片取自:雪花新闻



2019年6月7日星期五

【佛21】无偿捐血

开斋节前夕,我到医院血库去捐血。出乎意料的,人很多,三大民族都有。大家都耐心等待医务人员为我们采血,过程中大伙儿言谈甚欢,充分反映了理想的马来西亚画面。

血库负责人说下来几天休假,他们必须确保血浆供应充足。他很紧张,一直在拨打电话请社团找人来捐血。后来他求助一名印裔捐血者,说是联系不上他的好朋友。这名捐血者二话不说,一通电话联系上,交给血库主任。原来他们要找的是一名罗里司机,拥有Rh隐性血型,这是少有的血型,足以江湖救急。

我很喜欢这样的气氛。捐血者是无偿奉献的,医务人员也是不知道在为谁而忙,大家就是这样无私地付出。

1997年,我在马佛青秘书处“上班”。报上看到专题报道,批评华人不热衷捐血。我很怀疑这种说法,于是我拨打电话到吉隆坡中央医院血库①咨询,对方倒是激动地回应说这是垃圾报道,现今捐血最多的是华裔。

有关记者是凭印象写稿,没有做好功课。早期华社的确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所以难接受捐血。但是,马佛青总会在70年代就开始积极推动捐血运动,号召佛教徒勇于行内财施,捐献血液给有需要的人。

关丹当时也响应总会号召。据何振森居士回忆,当年他们到医院说要办捐血运动时,院方还真不知所措。当时血库还没有成立,除了军警外,没有人会主动到来捐血。后来医院派员到佛教会来采血,据说还有一名母亲老远步行到佛教会,跪下要求别抽取她孩子的血液。足见华社当时对捐血所存有的负面观念何其强。

我中学时就在太平佛教会看惯捐血运动。但是一直都没有捐,因为怕父母责备。21岁生日,有了自主权,我到马大医院捐献第一包血。其后,每半年一次,维持至今。也忘记是什么时候被妈妈发现我捐血了。只记得老人家发现后,不但没责备我,还怨我不告诉她,好让她炖药材给我补身子。

华社改变捐血观念,马佛青总会肯定要记功的。为什么佛教团体成功转变这种错误观念,一名部长的说法也许可以解释其中原因之一。80年代我在马大读本科时,有次某学会办捐血运动,反应不是那么好。前来开幕的部长打趣说:你们要像佛教团体那样,领导层在捐血运动中是第一个躺下来捐血的,请我们来只能说话打气颁发纪念品是不够的。

《东方日报·龙门阵》07/06/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21
注:
①吉隆坡中央医院血库是全国最早,也是协调全国血库运作的机构。维基资料:Blood Bank Services In Malaysia has been initiated by a group of women volunteers of the Red Cross British in 1955. Initially the service is only open on Wednesdays from 5.00 pm to 5.30 pm at the Kuala Lumpur General Hospital. On this initiative, a total of 25 to 44 donors were collected every month. Donors at that time consisted of members of the police, military and government personnel.
https://www.pdn.gov.my/

2019年6月2日星期日

【200】假老外学中文

我有一个朋友,他自小受英文教育,家人都是。他的英文是剑桥最高水平的。我的博士论文完成后,论文纲要得译成英文,我找他帮忙。我是学古代文学的,有许多古典词汇,还有好些古籍名称,要译成英文有一定的难度。可是,他做得很好,我的博导的美国友人看了,连连称赞,直呼若非精通中英双语是做不到的。

我多次和他同台演讲,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他不是华校生。他的中文说得很流利,就连讲义也是他自己准备的。当然,讲义是后期电脑普及后才做得到的,30年前我们一起出外演讲,他是无法提供讲义的,因为他不会写汉字,一直到今天也是。

这样一个“假老外”驾驭中文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呢?

上个星期天,我们听日本教授演讲,她提出一个发人省思的个案:有个日本孩子,创作能力很强,可以写出很好的小说。可是,他的语文成绩却频频不及格。学校老师就此事讨论,最终大家还是一致认定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要求,不能接受他跨越识字写字的基础表现。教授无限感慨地说:“这样的孩子要承受多少压力,天份要承受多大程度的打压啊!”

世界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在2000年发动学生能力评估(PISA)时,就表现出超前的视野和远见。他们一改传统的重视知识测试,而重视测评学生的素养。比如数学测试,考的不再是解题的能力,而是能否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语文更加是如此,他们不再停留在过去重视种种语文表现技巧的层面,而重视通过语文开展的思辨能力。所以PISA测试是各国翻译为自己的语言进行的,当局没有指定语文。

我国虽然于2009年参与PISA测试,对这些核心的改变却不敏感,认知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思维。掌权的一再强调英语的重要,教学的一再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让识字和写字能力凌驾在思辨能力上,就说明我们没有与时并进。这样的教育实施,莫说无法真正栽培人才,就连PISA测试成绩恐怕也难以提高。

《星洲日报·东海岸》02/06/2019





【佛20】动机是关键

谈到善行, 一般都先提布施。布施功德的大小,又决定在布施者的动机。如果动机不纯、不合乎布施的福业,即使行布施,也不见得有什么功德。

什么是不纯的布施呢?佛经上说有七种:1、不是出于自愿,只因不好意思拒绝而勉强行施;2、心有怖畏,害怕自己目前拥有的会失去;3、以报恩的心理布施,包括向神明还愿;4、希望别人日后报答;5、自己没有布施意念,不过是沿习先辈的惯例;6、希望上生天国;7、沽名钓誉。

布施应该远离上述七种过失,以最单纯的动机出发。以慈悲心行布施,布施意义明显;以杂染之心行布施,布施便毫无意义,更遑论功德了。

佛教的戒律也有类似说法。例如杀生戒,只有具足五个条件,才算犯了重不可悔的罪。这五个条件是:1、所杀者的确是人;2、蓄意要杀人;3、有杀人的动机而非误杀;4、运用种种杀人的方法;5、对方的确被杀死了。第三项就是看动机。

一般人不懂这个道理,以为佛教说轮回不合理,万一堕入畜生道,处于弱肉强食的状态中,岂不是永不翻身?孰不知自然界中的大鱼吃小鱼,猛兽吃驯良小动物,都只是凭知能行动,并不构成引业再堕落。佛教说人间才是升沉的枢纽,一切的造作都是在人间,因为人有意志,意志引发动机,动机驱使行动。有不良动机的行为,才构成招感轮回的业力。

综上所述,具有正见的佛弟子是不会凭一个人的行为来判断他的业。同样捐助作慈善,动机不同功德也就不同;同样犯杀戒,动机不同也决定著业报的轻和重。这不是佛教主观的说法,而是客观上本就如此。世间法律对于杀人,也会看动机,误杀之罪不比谋杀重。

言及此,我不由得想起当今一些摇笔杆的人。好些过去我非常钦佩的时评人,近期频频写些偏颇的文章,引人诟病。探究其原因,乃是对当今首相不满之故。如果是敦马犯错而批评是应该的,但评论却指向过去的敦马而写。如果说时评人必须捍卫自己的原则,我们倒想知道他们评时事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为己耶?为国耶?

《东方日报·龙门阵》31/05/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