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星期五
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
【260】大局统筹,微观处理
真是一语中的,不愧是浸淫教育圈多年的前线工作者。
“各行其是”的确是教育界的尴尬。上层的计划,往往因缺乏实战经验而不自觉离地;下层的执行者,却因没有宏观的视野,只好像厂工般执行任务。高质的教师可以按计划培养达标的“产品”,只有少数自觉力高的可以打造人才;中质或以下的一般只能照章行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惯性的操作形成了一个个舒适圈,难求改变。一旦有变,“又来了,可以不要那么多事吗”或“请直接告诉我该做什么”是最常听到的反馈。
我比较幸运,30年的执教经验,常有机会接近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得以参与各部门的会议学习,培养了相对宏观的教育视野。因为怕离地,我常下水,与一线教师共事,希望借此以行动印证理念,实事求是。
我是母语的捍卫者、教育的虔诚信徒、儿童的呵护人。由此建立起的三观①,让我一直在从事着儿童的母语教育工作。除了理论的阐述,我也以行动作为案例向各造讨教。我坚信唯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有效施行教育②。
我谈工业革命,是希望大众要意识到必须遵循教育的转变而改变自己,固步自封的教育将剥夺新生代的明天。我论母语教育,是希望大家不要只陷于民族情感窠臼,坚持母语学习,确保华小永续经营。我说儿童,是在呵护他们的成长,希望大人多考量他们是特殊的一群,给予他们本应有的良好学习环境。
宏观抒发难免多有纰漏,因此,我接受各学科的专家给予斧凿指正③。微观的操作例子,也只为便于讲解,给自己所思考的做具体说明,并非要作为实施的典范。课例本该多元,若把握大方向,是可以通过各自的操作来兑现,这绝对不是一人一例可以完成的。
注:
① 这里指的三观是:语文观、教育观、儿童观,三者互为牵连。
② 这是一种接近宗教家的情怀,参阅拙作:三转法轮。
③ 我是学中国古代文学的,谈AI,谈语言学,谈儿童文学,乃至谈教育,纯粹是以我的思考尝试融合各家重点,使之成为一套可行的策略。
《星洲日报·东海岸》26/07/2020
2020年7月25日星期六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259】我这样上网课
一、线上的课可以储存,可以重播,不像课堂上课,一个跑神就无法追回了。我把信息都发在课件上,好学者下线后可以重看,以理清还没有把握的观点。线上教学如果只听一次就不想再听,那是直播通告。
二、我再三提醒学生,这是信息时代,他们上课时要得到的不是知识(毕竟知识在网上很轻易就可以搜得),他们要的是学会思考。我的课是在示范,展示我如何发现问题,会追究哪些问题,如何寻求解决之道等。
例如我谈屈原,不只是告诉大家人物的背景、时代的状况、主角有啥贡献等。这是任何搜索引擎都提供的资源,自己看,不需我赘述。这些基本材料我只是展示,之后便引导大家思考相关的问题。如司马迁是叙事高手,写人物像写小说,有丰富的情节;何以屈原传却不是如此?司马迁夹叙夹议,评论比叙事还多,这是为什么?
再者,司马迁在屈原传,多抄录屈原的诗作,这又是为何?至于屈原何以投江,是不是懦弱的表现,这肯定要梳理。只是,我选择告诉学生的是根据文本和其他文献,并不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和理解。我尽量尝试让资料说话,不是“我”说话。
三、这样做是有针对性的。心理学说成长受着遗传、成熟、学习、环境四大因素影响①。其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环境。我们现在给孩子们怎样的环境?大概只有电玩、虚拟世界。我们早把自己的文化精髓扫出门,认为那是外国人、古代人的东西,既不属于我们,而且已过时。中华民族不了解祖先的思想,不站在他们的高度继往开来,还能够挺胸捍卫华夏?华夏文明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衣着和饮食,不够!文化遗产还有更深的层面待探索。
要怎样才能向新生代传授这些?背书吟诵,还是鼓励他们去文化学院(若有)?现今的电玩引用了很多古人的名字和事件,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和学习吗?
我大胆尝试的是:让他们一边吃零食,一边看屏幕,让孔孟老庄、儒道佛墨、屈原贾谊化为data输入他们的脑子,再通过深度学习把这些密码转变为有用的东西。
我,还在努力着。
注:
① 我曾写过文章叙述这四者,请看天花板的格局
《星洲日报·东海岸》19/07/2020
2020年7月17日星期五
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
【258】我为什么倡导母语教育
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他们在上个世纪末敲定多语教育的方针,并以学习母语、地方语或国语、通行国际的语言为最基本的“多元”①。随着,他们还把221定为“国际母语日”②,倡导儿童接受以母语为基础的多语教育。
为什么强调母语?因为这是right,是人的基本权利。我们习惯把right诠释为人权,所以要为弱势群体争取和捍卫。我们很少从儿童为出发点,以尊重为前提,捍卫他们应享有的学习权利。
厘定教育方针者,多以国家利益为考量,所以是成人为本位的。百年前约翰杜威提出“童心说”,直把它媲美哥白尼的“日心说”,强调教育政策的厘定一定要以儿童为中心③。振聋发聩的言论,却引来大家装聋作哑。这种言论和教育家皮亚杰高呼的学习当以动机出发,要先激发儿童的兴趣,如出一辙。这是所有办教育的人都该关心的。
联合国其实很好的诠释right,所以在母语教育中引用曼德拉的名言:“如果你说的是对方听懂的语言,话语会进入他的脑际;如果你说的是对方的语言,那会进入他的心坎。”④这不是糅合了杜威和皮亚杰的理论的起点吗?
“没有语言障碍”是儿童学习的基础,也是使用母语的主要原因。但是,教育不能只停留在顺应儿童的“快乐学习”,它的意义显现在如何用熟悉的语言培养儿童建构知识,建立价值。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儿童利用母语怎样学(How)、学什么(what),而不只是高喊为什么(why)要维护母语教育而已。
倡导母语教育,不该停留在悲情的、艰苦的捍卫,而必须跨越出这个格局,以儿童为本位去考量儿童学习的权利。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若注重儿童学习过程的兴趣和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爱学习、会学习、勤学习的儿童,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注:
①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项多语教育的宣言(Multilingual education):
In 1999, at the 30th Session of UNESCO’s General Conference, countries adopted a Resolution that established the notion of ‘multilingual education’ (30 C/Res. 12) to refer to the use of at least three languages in education: the mother tongue(s), a regional or national language and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n education.
② 有关国际母语日的理念与说明,可以参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网站: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
③ "Now the change which is coming into our education is the shifting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It is a change, a revolution, not unlike that introduced by Copernicus when the astronomical center shifted from the earth to the sun. In this case the child becomes the sun about which the appliances of education revolve; he is the center about which they are organized." John Dewey, School and Society, Chapter 2, 1907
④ 曼德拉这句话查无出处,可能并非他所言,但是他说过的概念,与这句话类似。详情参看:My favorite Nelson Mandela (mis)quote
《星洲日报·东海岸》12/07/2020
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
2020年7月6日星期一
【257】鱼儿活在水中不识水
鱼儿活在水中不识水,就像我们为空气笼罩却不觉察空气的存在那样,或许只有缺氧的时候,我们才感受到空气的重要。
母语的学习也是如此,要让母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它来获取信息、进行思考,也通过它来表达我们内心所思所想。
有一幅流传很广的漫画,画中有三个小孩儿站在围墙前面看球赛。三人都站在一个小木箱上,但由于身高不一,矮个子还是看不到球赛。聪明的人让高个子让出木箱,让矮个子站两个,结果三人都看到球赛了。这是“公平”(Equity)的施政,多国政府都以这为施政方针。有段时间,我也奉此为圭臬,信以为是。后来看到第三幅图,我震撼了!原来去掉围墙,换上铁丝网,三个小孩儿压根儿就不需要木箱子,都可以“自由”(liberty)地看到球赛啊!
适龄儿童到学校学习不也是如此吗?如果没有围墙,人人都可以自在学习,不需刻意给予辅导和协助。建了围墙再给木箱,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再给予小恩惠,是重视儿童的表现吗?
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泰国、印尼,目前都在推动MTB-MLE①,让少数民族用母语接受教育,个中原因就是体会到何谓无障碍学习。虽说儿童的学习能力强,要他们在这个阶段学习多语是有可能的,但毕竟能够因此学好语文的只是占少数。而这些“学得好”的日后却未必在生活中取得成功。这也是我们的教育体制的尴尬之处。
前些时候,社媒疯传一个通十多国语言的小天才视频。他面对什么国家的游客,便说那个国家的语言,叫人叹为观止。正当大家在吹捧小天才时,有识之士却悄悄提供奖学金,让他去读专科学校了。若非如此,这孩子大概会成为网红,又或者跑码头秀语文天份以挣钱。可是,这不是糟蹋了好料子吗?
儿童需要的是通过语言不断强化学习力,而不是学习语言而已。
注:《星洲日报·东海岸》05/07/2020
① MTB-MLE(Mother Tongue- Based Multilingual Education)指的是以母语为基础的多语教育。可参看以下链接:
Capitol University of Philippines
2020年7月3日星期五
【佛77】三转法轮
我是老师,这段话特别吸引我。如果常态是如此,而您体会到的“真谛”与常态是不一样的,您会不会坚持去改变常态?改得好您带动了新常态,改不了您就要被判为变态。所以大多数人是选择安于常态这个“舒适圈”(comfort zone)。
释迦成道时期的古印度,不管是宗教观念和行持都非常丰富。修行的习惯略可概括为苦行和祭祀。佛陀体悟的涅槃寂静,却源于对缘起的深刻体会,是生活的一种内省和观照,有违一般“修行”的观念。要改变常态吗?佛曾有“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①“辛勤我所证,显说为徒劳”②的慨叹。但是最终还是“莫忘初心”,前往鹿野苑对五比丘说法,并由此展开了长达四十多年的说法生涯,使佛教流传世间。
这段开悟后的“挣扎”记载,其实是非常具启发性的。祖师们大都提到,藏经收录也很多,可是在我接触佛法后,甚少听达者提及。若非看书,还不知道有这个典故。最近在网上看英国BBC拍摄的释迦牟尼佛纪录片(documentory),竟然拍摄了这一段,可见他们也异常重视这个典故。
紧跟着,我们关注的就是佛陀的决定会辅于什么行动。他会如何说法,跟众生说些什么,怎么说?由是,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佛陀的伟大。
佛对五比丘初转法轮,《转法轮经》有流传下来。其时阿难未出家,因此如何流传是一个疑问。我觉得南朝求那跋陀罗翻译的《杂阿含·转法轮经》要比后汉安世高的《佛说转法轮经》要好。杂阿含相等于南传佛教流传的《相应部》,应该较契合原始佛教的精神。
佛初转法轮,讲的就是“四圣谛”。可是,如果佛只是说“苦集灭道”,也不过是知识性的,五比丘的知识架构里可能本就拥有。我更加重视佛的教学法,他说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劝行和见证。所以佛不是一转,而是再转、三转。一转是“此是”,告知世间和出世间的道理;二转劝要实践,“当知、当断、当证、当修”是情感认同后的奉行;三转劝体证,告知弟子我“已知、已断、已证、已修”,言必信而行必果。
前两转揭示了佛法本就是要解行并重,才不会沦为说话的素材。第三转不但提到了修,还要有所证。这也正是我们现今不太注意的。很多知识我们搞懂了,但是因为欠缺躬行,考验不够,无法转识为智,始终还是停留在话头,以盲导盲的成份依然浓厚。
我告诉你的,不只是我知道的,还是因为我曾经就是这么做过,而且亲身体证了其真实性的。这是佛教的存在价值。
注:“渐修顿悟”系列之77
① 《妙法莲华经》卷1《方便品》(CBETA, T09, no. 262, p. 9, c16)
②《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15《第三分初受戒法上》(CBETA,T22,no. 1421, p.0103,b22)载:(释迦)过七日已,从三昧起,作是念:“我所得法,甚深微妙,难解难见,寂寞无为,智者所知,非愚所及!众生乐著三界窟宅,集此诸业,何缘能悟十二因缘,甚深微妙难见之法?又复息一切行,截断诸流,尽恩爱源,无余泥洹,益复甚难。若我说者,徒自疲劳,唐自枯苦!”
03/0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