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星期日

【佛132】读诗经和读佛经

 “渐修顿悟”系列之132

23/07/2021



2021年7月22日星期四

【311】怎样读诗经

        《诗经》收录了三百多首西周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作。

一般认为《诗经》是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时,才把它放到“经”的地位。但这是有待斟酌的。汉文帝时设置一经博士,通“诗”的人就可以这部典籍授徒,称“师法”。再往前推,古籍中的孔子也常提到“诗”,他的得意门生子夏更是“诗”的传人。可见先秦时期《诗经》虽然没有以经命名,但地位却等同“经”的。

秦皇、项羽先后焚书,汉朝建立后,汉文帝才重新搜集和编订古籍。若是背诵出来的,抄写者是以隶书誊写,称“今文”;若搜集到民间私藏的书籍,誊写的文字是先秦的篆体,称“古文”。从汉朝开始,治学就有今文学和古文学之分。前者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以个人的诠释为手段,注重治国治民之术;后者注重文本,企图还原古籍的思想,以训诂考证为手段。

一般上会把这两种治学的方法笼统称为“汉学”和“宋学”。不过近代经学家周予同先生有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古代治学有三家,汉的今文学和古文学,以及宋学。汉今文学家以孔子为“政治家”,以六经为孔子致治之说,所以偏重微言大义。它的特色是重“功力”(即功用效力),流弊则是“狂妄”。汉古文学家以孔子为“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整理古史资料,所以偏重名物训诂。它的特色是重“考证”,流弊则是“繁琐”。宋学家则以孔子为“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载道的工具,所以偏重心性理气。其特色是重“玄想”,流弊则是“空疏”。

汉代的古籍整理,多种书籍的复原都有记载,唯独《诗经》没有失传,一直在民间传颂着。这是韵文的特色。“诗”不但是中国文学最早的文体,往后文学的发展也是以“诗”为主。因此我们说要接触中国文学,不能绕过《诗经》,因为那是重要的源头。古籍中甚至记载“不学诗,无以言”,可见正规的说话场合也得引用诗经,才显得典雅。

西周流传的“诗”或许更多,一般相信自从孔子选录为教材,用以传授弟子后,才有三百篇之说。孔子如何解诗?文献没有详细记载。但是汉武帝以后,通行的是毛亨、毛伥的注解,相传这是源自子夏的“师法”,属古文学派。

毛注有大序、小序、训诂之分。唐代编订《十三经》,《诗经》依然以毛诗为底本,可见毛诗流传到唐代已有整千年历史。到了宋代,疑古风渐盛,朱熹花了很大力气编写的《诗集传》,才一改前人的注释,提出《诗经》录有许多“情诗”。这以后,大多数人就用近似今文学派的诠释法,去解读那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诗经》作品,一首首的国风大多都被诠释为民间情歌。

我们今天该怎样读《诗经》?我觉得只看今人的赏析篇章是不够的,那流传了千年的解诗方法,也该受到重视。我们不一定要赞同“经学”家独特的解诗法,但却不能不知古人如何读“诗”,因为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注:

①  被朱熹《诗集传》判为“淫诗”(情诗)的有16首,其中12首是《郑风》。

《星洲日报·东海岸》18/07/2021


 

 

2021年7月21日星期三

【佛131】一个也太多

 “渐修顿悟”系列之131

16/07/2021



2021年7月19日星期一

【310】批评就是不好的吗?

         一个行为、一句话语,并不能就此断定它的对错。我们还得从具体的事情探究其背景,并了解当事人的动机,才好评断其是非。

比如说“你真棒!”若是对着一个信心不足却敢鼓起勇气做事的人说,是嘉奖和鼓励;但是对一个做错了事,却因溺爱而说了,便是纵容。

“批评”本来就没对错之分,但看具体情况而定。

不过,就我的经验,大多数人是难以接受的,甚至一锤敲定那是不好的,能免就免。毕竟“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教”只是客套话,一旦别人提出尖锐的批评,那可就要翻脸了;尤其是自我防护意识很强的人,更要把场面弄尴尬。因为这少数人的过度反应,大家反而倾向保守,不鼓励批评,只要求赞美。“厚道”一词逐渐成了贬义。

我第一次深刻体会这一点是在一次书展的座谈会。会上我批评了语文课本收录的文章,台下有国内外学者,国内杏坛的前辈,还有出版社的同道,包括课本的编写者。会后,杏坛前辈极力赞扬我,才让我体会原来并非我的观察力强,发现人家没有发现的,而是我敢说出许多人不想说的话。课本编写者倒是很有涵养,包容了我的不厚道。

第二次则是推动公开课的时候。由于我们希望教师学会理性探讨教学的得失,所以课后都会进行说课与辩课这一环节,让大家学习就事论事,针对教学做出批评和反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在实践之中磨练自己,寻求成长;只有少部分的人难接受,会上或会后仍心绪难平。这么多年来,我还是坚持这是一个自行磨练的机会,跨得过去的便是一大进步。

正当我为我们打造的环境骄傲时,某次跨越出华小,走向多元时,却发现同样的做法会迎来恶评,说我们制造了事端,让参与者吵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群,同样的事儿,还真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接受批评真是不容易!我也是熬过来的:以前人家当面批评一两句,我眼眶便泛红,眼泪会禁不住滑下;但是我坚持强迫自己虚心求教,听清楚人家的看法,以自我审视。渐渐培养出闻过则喜,不符事实的则一笑置之的习惯。

至于批评别人,我还是强调动机很重要。如果是要凸显自己比别人懂得多,爱做老大,我想这样的批评可参考的价值也会降低的。批评能够使人勇于面对自己,看向未来,而不是让人感到挫折,一直停留在过去中而不能自拔。

 《星洲日报·东海岸》12/07/2021




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

【佛130】慈善工作与心灵教化

佛教的外申(out reach) 不能只停留在慈善工作, 还必须有心灵教化的终极目标。缺乏此使命感( missionary spirit) ,是不圆满的。——拿督洪祖丰居士

 “渐修顿悟”系列之130

09/07/2021



2021年7月6日星期二

【309】协助小学老师深造

        去年一所大学举行毕业典礼,因硕博生很多,网民因此发出嘲讽,说我国何时进步神速?其实这是国家有计划性的栽培成果。2005年国内博士的人数只有6千,2010年提高到14千,高教部要在2023年前培养国内博士6万人。为此,政府提供不少奖贷学金让大学毕业生深造,教育部是直接受惠的部门,在职教师增加了许多深造的机会。

最近一些得到奖学金的教师向我反映:他们在大学往往 “升学无门”,难以找到适合他们兴趣和能力的研究方向。例如儿童文学或教学法,并非国内中文系的研究强项,甚至会被一些大学否决这方面的研究。

此外,也因他们在大学期间修读的“教育研究”较狭窄,读研便要面对困难。“行动研究”是为教师而量身定制的方法,尝试科学性的试探行动,至今国内大学大多还不接受它作为硕博的研究。

师范课程近年已改善,研究方法经扩大到实验性研究,准实验性、文本、个案、人种学等也都涵盖了。学士是教育学科,属社会科学研究,质化量化研究是常态。有好些华小教师却不愿意自己只受这个局限,希望可以走向传统的图书馆研究,进修中文专业,以提高自己的中文素养。这成了衔接上的困难。

回想当年,我是第一个领奖学金到中文系进修的。申请假期时受到阻栏,官员说我是教师该选修教育系,不是中文系。后来我找该部门首长说明缘由,才幸运过关。其后几位同道相继到中文系进修,使我们在教育学之外,还有中文本科的硕博。

我念本科时没有受过写论文的训练,所幸硕导耐心指导,我才顺利以古代小说研究毕业。若非坚持,我真被叫去做教育研究,也就失去进修中文的机会了。至今,我依然深深感谢硕导的栽培。其后有机会出国读博,才渐渐比较掌握何谓“研究”,不再只是主观的阐释和整理资料而已。

中文研究在国内并非主流学科,教师在极不容易的情况下申请到奖学金进修;有些得不到奖学金的,宁可半工读,也希望可以堂堂正正成为中文硕士。这番苦心应该给予表扬,并尽可能栽培他们走向学术的道路。

感谢大学中文系老师愿意承担重大的责任,给予小学教师进修。

注:

①  Seramai 7,200 graduan terdiri daripada 500 penerima Ijazah Doktor Falsafah (Ph.D);  1,788 Ijazah Sarjana (Master); 4,451 (Bacelor) dan 461 (Diploma) akan menerima ijazah dan diploma masing-masing pada Majlis Konvokesyen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UPM) Ke-40 pada 22 hingga 25 Oktober ini.  博特拉大学官方网站报道。

        ② Higher Education Ministry maintains aim of producing 60,000 PhD holders by 2023, NST, Nov 2016.

          ③ Action research is very popular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ecause there is always room for improvement when it comes to teaching and educating others. Further reading   

          ④ 当年我申请奖学金时,招生广告写的研究领域包括Pengajian Cina,一别过去的Pengajian Bahasa Cina,一字之差大有差别。

《星洲日报·东海岸》05/07/2021



2021年7月5日星期一

【佛129】赈灾

 “渐修顿悟”系列之129

02/07/2021



2021年7月1日星期四

【308】尊重差异走向多元

教育部在90年代引进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这个理论阐明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除了学校惯性注重的语言、逻辑智能外,还有视觉空间、音乐、运动、人际交往、自我反省、自然观察等智力①。

不知是传达上的失误,还是教师的惯性思维,这个概念被引入后,被诠释为“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同时兼顾八种领域的智能”。于是,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尽量穿插相关智能的活动,例如语文课也要穿插唱一首歌、手作等。审核时,就用清单来看教学的设计是否涵盖多元。

可是这个理论强调的是不要忽视其他智能的潜在力量,不要让学生受到压抑,使他们的智能优势难以展现。教育工作者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文化做出有价值的贡献”,要“重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加德纳的理论,我觉得其关键词是在“差异”,这是他开创这理论的基础。人脑可以开发的智能是多样的,要留意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各自的强项学习。若因这理论而把原本单纯的教学多元化,反而会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过于注重多元的平衡发展,反而打造了平庸。

要走向多元,得先尊重差异,万不能抱着这个最好最正确的心态。鸿雁高飞固然美妙,燕雀低旋未尝不可。不懂得尊重差异,多元便要成为空洞的口号。生活在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多元语言的国家的人民,更该有这样的认识不可。

多元智能理论打开教育者的视野,不再以大人本位划定终点让学生冲线,而是让学生开展他们各自的潜能。不是每个学生都富有音乐细胞,也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逻辑思维;理性固然可贵,感性也有他开展的空间。只有看到差异,才能施展多元!

注:

① This theory suggests that traditional psychometric views of intelligence are too limited. Gardner first outlined his theory in his 1983 book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where he suggested that all people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intelligences." Gardner proposed that there are eight intelligencesVisual-Spatial, linguistic-verbal, logical-mathematical, bodily-kinesthetic, musical, interpersonal, intrapersonal, and Naturalistic.  link

《星洲日报·东海岸》27/0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