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钻研课文《掩耳盗铃》后,我再次强调:这个成语的主角肯定不是傻瓜,课文把他写得大笨贼似的,至死也不醒悟,实在是误导。成语的意思是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要做到这点,没有小聪明还真办不来。
学生若有所悟地说他常不掩耳,只盗铃。因为掩耳盗铃是自欺欺人,但他不自欺,却想着可以成功欺人。教学时,他常发现构思出了问题,却想不到该怎么解决,索性就先盗铃,看可不可成功。失败了也没关系,反正同侪发现后会提供意见。
这个说法让我想到学院的审题制度。但凡考试题目,都会让学科专家(subject-matter expert,SME)和内部审查(internal examiner, IE)看过,才能编制。确实有些同道因此出题马虎,想着反正有人审,就让他们来把关,自己苟且就行,还真是盗铃不掩耳。
我据此联想到更多时候我们是掩耳不盗铃,也就是说虽无意欺人,但却常常自欺。动机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效果却不彰显。
最明显的就是当课程无法按照课纲定下的时间完成,我们就会加快速度,只图教完,不理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就算还考量,也是往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学生能复述所学,考试可以应付就好了。
我常提醒学生:一堂好课并不只是学生能够“反吐”所学,复述内容就算,因为那很可能是学生在调动他们的短期记忆学习,回答老师后就开始淡忘。真正学习的产生是终身受用的,过程一定是发现矛盾,成功激疑,带着问题去思考的。
以前,实习生喜欢上语文基础知识课,例如“一”的变调。课后考查这个字有多少个读音,学生都能说出,再在一个框框里做练习,学生也能够答题。他们其实是自觉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并没有产生真学习的,这不过是“掩耳”的做法。但客观的环境却促使他们这样做,因为看到“效果”(outcome),只好掩耳不盗铃了。
现在实习生会抛一些尖锐的题目,学生往往回答不来,乍看之下好像没有完成学习的任务。但若再细想,思维受到冲击,打破惯性的思考,依稀发现自己的不足,产生学习的动力,这岂不是更好的教学?如果问题可以问在点子上,我是支持这样做的。
您的教学是掩耳不盗铃,还是不掩耳只盗铃?
《星洲日报·东海岸》29/0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