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

【317】掩耳不盗铃

        和学生一起钻研课文《掩耳盗铃》后,我再次强调:这个成语的主角肯定不是傻瓜,课文把他写得大笨贼似的,至死也不醒悟,实在是误导。成语的意思是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要做到这点,没有小聪明还真办不来。

学生若有所悟地说他常不掩耳,只盗铃。因为掩耳盗铃是自欺欺人,但他不自欺,却想着可以成功欺人。教学时,他常发现构思出了问题,却想不到该怎么解决,索性就先盗铃,看可不可成功。失败了也没关系,反正同侪发现后会提供意见。

这个说法让我想到学院的审题制度。但凡考试题目,都会让学科专家(subject-matter expert,SME)和内部审查(internal examiner, IE)看过,才能编制。确实有些同道因此出题马虎,想着反正有人审,就让他们来把关,自己苟且就行,还真是盗铃不掩耳。

我据此联想到更多时候我们是掩耳不盗铃,也就是说虽无意欺人,但却常常自欺。动机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效果却不彰显。

最明显的就是当课程无法按照课纲定下的时间完成,我们就会加快速度,只图教完,不理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就算还考量,也是往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学生能复述所学,考试可以应付就好了。

我常提醒学生:一堂好课并不只是学生能够“反吐”所学,复述内容就算,因为那很可能是学生在调动他们的短期记忆学习,回答老师后就开始淡忘。真正学习的产生是终身受用的,过程一定是发现矛盾,成功激疑,带着问题去思考的。

以前,实习生喜欢上语文基础知识课,例如“一”的变调。课后考查这个字有多少个读音,学生都能说出,再在一个框框里做练习,学生也能够答题。他们其实是自觉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并没有产生真学习的,这不过是“掩耳”的做法。但客观的环境却促使他们这样做,因为看到“效果”(outcome),只好掩耳不盗铃了。

现在实习生会抛一些尖锐的题目,学生往往回答不来,乍看之下好像没有完成学习的任务。但若再细想,思维受到冲击,打破惯性的思考,依稀发现自己的不足,产生学习的动力,这岂不是更好的教学?如果问题可以问在点子上,我是支持这样做的。

您的教学是掩耳不盗铃,还是不掩耳只盗铃?

《星洲日报·东海岸》29/08/2021



【佛137】见到老佛友,我这样介绍自己

 “渐修顿悟”系列之137

27/08/2021



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

【316】掩耳盗铃

        实习生上三年级课文《掩耳盗铃》时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历史故事。我听了不禁愕然。原来他是根据课文判断。课文开头说:“春秋战国时代,晋国的智伯灭掉范氏……”的确像历史的记录。

可是,下来课文说的是一个小贼潜入范氏家里偷钟的故事。这样的“小事”怎么会写入史册?如果是历史故事,教学就得重视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从中总结出历史教训来。“掩耳盗钟”这件事,要如何做得好这点?

实习生于是把重点转化为“故事”,注意理清事情的始末,并分析小偷的性格特征,最后习惯性地站在道德的角度批判偷窃的行为

这是很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性把阅读教材等同看待,课文不过是个例子,用以教语文、教道德。不管课文如何,都用同样的一个套路教学。现代阅读教学却不是这样,不但要读懂,还要更深一层去感知、鉴赏、推断解释。我们更注重和文本对话,获取信息的同时还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整体感知、推断解释、评价鉴赏等。

“掩耳盗铃”这成语产生于明代,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吕氏春秋》,本作“掩耳盗钟”。原文很短:“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这显然是一则寓言。庄子说寓言是借用故事来说道理,明白了寓意,原文可以忘掉,即得意而忘言。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故事都言简意赅地传达深刻的生活教训,但故事是虚构的,为传达寓意而服务。

掩耳盗铃不也是如此?因为心有企图,自我感觉良好,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还是想方设法去掩盖,忽略了客观的环境不因主观的判断而改变的事实。

寓言不是不可以改写,改写可能更适合当教材,但却要符合文体的本意。要不然,学生会产生更多疑惑,追问之下便要远离寓言的解读了。例如课文的写法,给人感觉就是一个笨贼偷窃的故事。但掩耳盗铃的人恐怕一点也不笨,是机关算尽太聪明的典范。

 我会建议让学生看多两个故事版本,从比较之中感受哪个文本更加能够表现出“掩耳盗铃”的意思。寓言的特点是直陈寓意,不多生旁支,免得分散了教训的意义。

注:

①  课文的脚注建议的理解题包括:小贼看见范氏家的大钟,就想去偷。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这是惯性的价值观灌输。详见法情“鸡蛋里挑骨头”

 《星洲日报·东海岸》22/08/2021



2021年8月21日星期六

【佛136】般若佛法研修组

 “渐修顿悟”系列之136

20/08/2021






2021年8月17日星期二

【315】莫忘初心

受邀线上给冼都志文、中文、侨南和甲洞二校的老师讲课。讲题是“都说莫忘初心,初心是什么?”

备课时翻查资料:

和尚说:“初心是最崇高的愿望。这个愿望是面向大众的,不是个人的欲望。释迦牟尼佛的愿望是让众生都成佛,这个愿望号召着众多人的跟随,形成一股力量。初心不失,才可以度众生。”初心是最初的悲心弘愿。

神学院的牧师说:“初心是一种信仰。我坚信上帝爱世人,我相信圣经,所以也在传播着福音,并以此为我众生的志业。”初心是笃信,勇往直前。

动力火车唱:“你好久没说梦想,说到眼睛发亮,不可一世的笑容,连我都被感动。我们说改变世界,却被世界改变;记得你要我提醒,别改变太多。莫忘初衷,别忘那一年那一天出发时心中的梦。”原来初心会受环境冲击而迷失,所以要互相陪伴扶持,you'll never alone。

李行亮唱:“也许这世界残酷,我只在乎牵手的旅途,在末日也会欢呼。”初心是贯彻始终的爱,初心如初见,至死不渝。当初的动心,如果贯彻始终,就不会因为岁月而改变。

心理学讲师说:“初心是可以、愿意并且值得为之奋斗终身的,不是无聊的幻想。爱埋怨不是莫忘初心,只懂批判也不是初心。初心会推动我们去执行,具可持续性的,且保障个人的价值和幸福。”以为不向世界妥协就是不忘初心,其实那有可能是年少的无知。

大学教授说:“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冒然去做,便要随着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初心是起点,即心中最早设定的那个目标。难怪教授一直追问要砍大树还是小树,还不断给予提示,把学生弄得一再改变主意。没有目标,立场就这样反反复复,转变不已。

综合以上的不同说法,您知道教师的“初心”是什么了吗?

是的!是那颗坚持要当老师的心,是对童心的呵护,热爱儿童的心,是要改变社会的意愿,也是坚信教育是未来的希望的信念。

坚守这样的理想,不为现实迷惑,不被挫折击败,不因打击而转向,时时警惕自己莫忘初心!

莫忘初心,方得始终。

《星洲日报·东海岸》15/08/2021



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

【佛135】悼念励章居士

 “渐修顿悟”系列之135

13/08/2021



【314】幸和不幸

        我何其有幸,生在这么一个年代;生逢此时,我却又何其不幸!

80年代升中四,由于原校没有理科班,我们约百人被安排转校。新学校过去考试成绩欠佳,中六更是零及格率,所以我们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申请转校。

校长即刻接见我们,他说:“是我要县教育厅安排你们到来的。过去我们成绩是不好,我要你们来改变。我相信你们的到来,将冲击其他的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申请转校是你们的权利,你们可以这样做;但你们一个也走不了,因为我不会支持。算是我求你们留下了,好不?你们有什么要求,只管提出,我尽量满足你们。”

我们很聪明,用要考华文为理由,希望让他知难而退。岂知这善于交际,第一天就软硬兼施给我们下马威的校长,竟安排数学老师教华文,让我们失去离开的理由。

我们这群理科生并非那么爱华文,初中时我们还分为两派,讲华语的和讲英语的。现在统一阵线,只不过是想转校。真可以上华文课后,很多人却退却了。我却因这样的因缘,激发逆境中学习华文的意愿,上了中六还坚持报考。

中四中五,我们和老师达成协议,在课间进行其他语文学习活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班级辩论。中六没有老师教,我们成立读书会自学。很多人提醒我们报考华文将削减我们上大学的机会,因为成绩不被计算。我们却抱着“虽万人,吾往矣”的豪情勇往直前。季羡林校长的“学得好,就有用;学不好,就没用”始终是我们坚守的信念。

最终,我考上马大中文系!此生最大的骄傲。

昨天在脸书看到一则帖子,槟城某名校禁止理科生报考华文,不禁无限慨叹。此一时彼一时。当年我们在不利的条件下,得到马来校长的支持,继续学习华文;现在却在利好环境下,有人被国民型中学校长禁止学习华文。

我们面对困境,这是不幸;潜能在逆境被激发,却是幸!

逆境成就个人的事业,这是幸;顺境却让民族教育沉沦,放弃母语,这是不幸!

我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

《星洲日报·东海岸》08/08/2021


 

 

2021年8月9日星期一

【佛134】当个扫地僧

 “渐修顿悟”系列之134

06/08/2021



2021年8月7日星期六

【313】生活可以不必那么累

柳宗元有篇寓言《蝜蝂传》正文不过72个字,却活灵活现写了一种因好背东西而最终摔死的小虫。蝜蝂不管遇到什么都往身上挑,又因背部干涩东西不易滑落,造成它得负重而行疲累不堪。人们怜悯它,帮它卸下重物,但它一恢复力气,又故态复萌,继续背物。偏偏又爱爬高,终因力竭而摔死。

柳宗元自己说明他写作的意图,是在讽刺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身体虽贵为人思想却如同蝜蝂,一辈子只想敛财,不知财富已成负担,拖累自己。哪怕被贬到边远地区,吃尽苦头,一旦复职,又变本加厉敛财。最终下场总和蝜蝂一样,自取灭亡。

以这个寓言的寓意看向我们的政坛,恐怕蝜蝂比比皆是。蝜蝂是不会醒觉的,一有机会还是乐于攀高负重,下场却不一定像柳宗元笔下一样。不要迷信民主制度可以教训这些人,因为制度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选票,我们只能期望他们早日面对自己种下的因果。

寓言是柳宗元用来阐述“道”的一种利器。如果不拘于政治的讽喻,蝜蝂这个寓言对我们常人也大有助益。

例如宗教师常提醒我们,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发达,变化太快,造成我们想要的太多,模糊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不知真正需要的,什么都想要,结果必然因不胜荷负,累死自己。如果明白自己需要的其实并不那么多,生活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充实心灵。

读书人治学写文章,何尝不也如此?我有位擅治史的朋友,在史料的发掘颇有贡献。后来因人家说他一介书生不懂权术,便下很大工夫去阐述韩非子的权与术,以证明自己。荒废自己的专长数年后他才醒觉,实在是得不偿失。

一位评论时事颇有见地的朋友,因为讨厌中国,便常著文批判。从早期的香港愤青事件,到最近的疫苗,都下了很大的力气。可是时局变化无常,今天说的“理由”,也许明天就要被事实推翻。发现观点有疏漏,便要下更大力气弥补,自圆其说,岂不更累?

身为读书人,我常自叹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只想专注搞自己擅长的,对社会有一丝贡献,于愿已足。《蝜蝂传》要提醒我们的不只是豪取,还要学会放下。挑起合理的,放下不需要的,生活可以不那么累。

注:

原文: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星洲日报·东海岸》01/08/2021


 

 

2021年8月4日星期三

【佛133】疫情下如何安住身心?

 “渐修顿悟”系列之133

29/07/2021



【312】跳脱惯性思维

        我和学生讨论小学五年级课文“童年的发现”。

学生说: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童年的发现,展现了孩子求知若渴、大胆求知、想象力惊人的特点。文章采用了倒叙手法,先交代自己9岁便通过独立思考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接着详写发现这个规律的过程:从发现自己会在梦中飞行,到请教老师而引出“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的困惑,最终在不断观察和思考下,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数年后,生物老师讲解胚胎的演化过程,正和自己当年的“发现”不谋而合,禁不住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轰出了教室。作者因此安慰自己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先钻研教材,把握文章的重点,才来思考如何教学。”这是我们一向遵守的原则。基于上述的解读,我的学生建议先帮小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以把握作者发现胚胎的演变过程。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提示,下来可能就会探讨“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还好他们没有这样想,而是把重点聚焦在“笑”上面,因为作者开头就假设性地说“笑”,后面又以实际发生的一次“笑”来呼应,是个值得思考的点。

我同意他们对课文重点的看法,但我不太赞同花太大的力气去梳理课文。这是因为即便是梳理,对作者想说的“发现进化论”还是无法参透的,这本来就不是作者写作此文的重点。他只是交待一些背景而已。如果为了了解进化论而去搜索更多资料,这就不是在指导“阅读”,也脱离了“语文教学”的重点。

我问他们这个背景的交待,很难理解吗?他们说不是,但就是内容写得不详尽,所以之前大家研课时,参与者大多表示对这个过程感到模糊,所以建议先梳理。

我对此提出异议。我认为这是惯性思维使然。就像我们常说不先教生字新词,就无法读懂课文一样,结果常常“无限上纲”,把词语解释得太全面。学生做到四会,却没有进入文章的阅读。这篇文章的结构其实并不复杂,没有必要多加梳理。用关键词语引领学生讲述课文大意后,把焦点放在深层的解读应该更有意思。从阅读力的训练看,这不只是提取信息,更是推断解释和整体感知的层面。

至于说文章展现孩子“求知若渴、大胆求知、想象力惊人的特点”,我也不认同。这是作者的回忆录,他没有必要吹嘘自己小时了了。他是要借助一个小发现,说明另一个大发现。小发现是胚胎发育的规律,大发现却是在小发现之后引起的风波。前者因而略写,如果教师因此多找资料补充,就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后者用了文学的手法,把“笑”写得耐人寻味,且趣味盎然。尤其是后面一段说“自我安慰”的理由,更是有趣

学生有所领悟,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多次的“笑”来揣测作者著文的目的,整体感知文章传递的信息。我很期待教学的火花。

注:

① 课文眉批的重点依序是:我是个喜欢思考的孩子,渴望弄明白事实的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弄清真相的痴迷,被老师的说法证实,不但发现科学道理同时也领悟人生道理。最后发问:“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② 识字教学要求做到四会:会认、会读、会写、会用。

③ 前面写上课时,本可以交待教师的讲解就是,作者却有意强调教师的身份——年轻的女教师,原文还特地直陈她的名字,这是颇为有趣的写法。作者说的“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会带来“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是不是实写?自我安慰还是自我调侃?

《星洲日报·东海岸》25/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