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1月30日(星期五)至31日(星期六)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5时
地点:马华公会三春礼堂
缘起: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官方网站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首屈一指,是除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地区以外唯一拥有小学、中学、大专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
以上的说法是中肯的。我们甚至要说:马来西亚华人是中国域外,全球唯一依然坚持把华语当成母语学习的民族。
这是历史因素使然。自19世纪初华文教育以私塾的形式在马来半岛出现至今,虽历尽艰辛坎坷,但从未中断过。不论是在英国殖民时期、日战期间,还是在独立以后;无论受政府政策的限制,还是受马来民族主义情感的制约,马来西亚华人政党和民间社团始终坚持保存完好的华文教育。
维护母语学习的权力,向来都不是执政者授予的,而是要靠各自民族努力争取,并对母语学习的方方面面有清楚的认识,才能保持完善的母语教育体系。
我们认识到,在不同年代,不同的客观条件影响下,我们所争取的方向和所采取的教学方针都会有差异。
中国近年来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相应的,中文在国际间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对中国官方而言,要把中文推广为“国际语言”,就必须有策略地进行中文的推广。为此,中国设立了“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并在全球各地成立“孔子学院”,以推广“国际汉语”。表面上看,这种发展趋势有助我国华社维护母语教育,但事实却不如此。“国际汉语”的推广,却是我国华裔维护“母语教育”的一大挑战,因为中国官方所谓的“国际汉语”是把中文当成外语传授,是让外国人学习中文的一种策略。
马来西亚政府自2008年起,每年保送许多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这些留学生学习汉语都是“零起点”,回国后将被安排在各个教育机构中教汉语。“国际汉语”的学习目标、方向、方法和要求,都与我国华社过去所坚持的“母语教育”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预见这批学生留学归来后,对我国的华文教育将起着很大的冲击。
再环顾我们当前的华文教育,中学生报考华文的人数逐年下降,这将带来很大的冲击。中学生不报考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们对这个科目并不感兴趣,也不觉得它很重要。在功利的冲击下,他们为了文凭的好看,可以放弃华文的学习。这种现象带来的恶性循环很大,包括中学华文教师一心只想培养考到A的学生,而不惜采用应试的教学法等等。这将使母语教育越来越脱离它应遵循的轨道。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做出回应?静观其变只能坐以待毙。我们觉得,要改变这种现象,还得从小学抓起。如果小学六年的母语教育做得好,学生热爱这个语文,上了中学,哪怕有人不准他们报考华文,他们还是会坚持和想方设法去报考的。
可是,小学华文教学是否做得好?我们的教师是否可以教出热爱母语,掌握母语,驾驭母语的学生?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林毓聪科长在KSSR推行时不落遗力推动母语教育。曾有老师要他概括一句KSSR的改变最主要是什么,科长一句“让学生爱上华文”回答得精辟到位。
可是,我们要进行怎么样的母语教育才能让小学生爱上母语?怎样才能把母语教好,传递民族的香火?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困境,值得我们去探讨成因,并谋求对策。
2015年1月26日星期一
2015年1月17日星期六
不妨考虑接受国际汉语教学
某日报日前刊载一篇谢某的大作<华裔子弟何故不考华文>,在网络社交网站疯传,赢得不少共鸣。
文章把中学生不考华文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统一考试。作者认为不论是小六的评估考试,乃至到大马教育文凭华文科考试,题目都太难了。出题的“华文高人”在刻意刁难考生,把题目出得太“有水准”。
事实上,这样的论调并不新鲜。早在2011年,时任马华联邦直辖区教育局主任的王鸿财便指出:“多年来导致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华文科A+比率出奇低的幕后黑手是考试局华文组。”他说考试局华文组出的试题,其难度往往超越一般中五生的华文程度,这明显是在刁难考生。他也表示曾与多个华教组织向当局反映,可是考试局华文组始终坚持要保持“国际水准”,不愿妥协。王鸿财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考试局需了解大马的华文水准与中国不同也无法相比”,因为华裔学生要学习三大语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华文的时间,考题太高水平对学生很不公平。
王鸿财也呼吁考试局的官员应该确保“试卷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范围及生活经验,再依据50-30-20的难易比率,使考试成绩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程度”。他也提醒有关负责人“必须清楚明白,一个错误的思考方向及观念,将严重影响未来中学华文教育的发展”。王君所言甚是。众所周知,如果报考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华文科的人数减少,将直接冲击师范学院的华文组学生来源;如果师范学院华文组培训的学生人数骤减,华小的华文教师也将减少。这一层层的利害关系,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华裔学习母语的机会。
王鸿财不在教育界服务,但对华文教育的关注却不下于一般华教人士,叫人赞赏。但是,他振聋发聩的言论,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三年后,还有人重新弹回旧调,同样唤起众多关心华教的人士支持。我们可以预见,这样的回应依然是“风过疏竹,风过不留声”的。
考试局的华文科官员不妥协,应该是考量华文在中小学都是“母语”学习,而不是“第二语”。这造成他们的看法和民间有段距离。笔者在想,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确保学生在会考中可以考到特优成绩,我们是否该放弃把华文当成“母语”来学习,顺应国际发展的大趋势接受“国际汉语”?
“国际汉语”,之前称为“对外汉语”。这是中国鹊起成为世界强国后创建的一个名堂:他们为了普及中文的学习,特地设立了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汉办)和孔子学院,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我们既然强调“国际水平”,为何不索性接受“国际汉语”,以便和国际发展接轨?
笔者有幸出席过一项由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主办的“汉语教学培训课程”,与东盟各国的代表一同聆听主办国印尼给我们上“国际汉语”课。我豁然发现,我们的汉语水平是远远超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我想这是因为马来西亚华裔一直坚持把汉语当成母语来学习使然。其实,这不但不符合国情,也不符合“区域”情。东南亚诸国的华裔人数还会少?为什么他们都可以接受学习各自的“国语”,把汉语当成“外语”或“第二语言”来学习,马来西亚华裔却不行?考试题目太难,成绩无法考获特优,学生在功利驱使下不再报考华文,这是自我毁灭学习母语的做法,最终两头不到岸。
如果我们接受把华语当成第二语言来学习,其利可见,一切的争议也可以平息。
首先是有利于官方协调华文教育事务。根据八打灵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林家光去年公布的数据,巫统保送了6000名学生到华留学。可见巫统区域领导恫言关闭华小的建议,只是不知中央的策略。巫统不会打压马来西亚人学习华语,相反的,他们非常重视,所以保送学生到中国留学,接受“零起点”的国际汉语培训。可是,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却只能到国小或技术学校教学,大有大材小用之嫌。华文作为一个语文科,在我国却一分为二,有“华小华语”和“国小华语”,前者是母语教学,后者是第二语教学。这么一来,不管是师资的调派,课程的编写,都给当局出了一个大难题。如果统一为“国际汉语”,既符合国际趋势,又符合国情,岂不皆大欢喜?
再者是教学问题。我国华小华文课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便采用西方教导外语的模式:先注重词汇的积累,再到学习句子的架构,最后才谈得上语言的沟通与交际。因此,我们的教材的编写是先有字汇表,再依据字汇表编写课文;老师的任务就是去发掘课文中的亮点,尽可能让学生学习“阅读优美词句”,以收“美文欣赏”的效果。现今新课程的推行下所采用的教材,往往太长,程度也太高,老师往往有不知头绪,无从下手之感。这将不利于华小华文的发展。
如果采用“国际汉语”教材,这种窘境就可以迎刃而解。例如“国际汉语”教材有篇课文是这样写的:“秋天了,天气凉了,山上的树叶都红了。西蒙他们打算今天去香山看红叶,可是真不巧,天阴了,要下雨了,他下星期就要回国了。”课文简短精炼,词句优美,句句押韵,教师教学容易把握重点。教师可以先教诸如秋天、天气、树叶、香山、不巧、阴、下雨等词语的形、音、义,让学生“掌握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继而再让他们学习造句,以便学会应用词语,达到“认、读、写、用”四会,完成语文作为工具学习的任务。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文的亮点,欣赏诸如“秋天了,天气凉了”,“天阴了,要下雨了”等句子,再进一步去提炼文章隐藏的价值观——回国后留下的缺憾是难以弥补的,所以凡事都应及时和趁早去做。
接受“国际汉语”教学的第三个好处,当然是要解决试题太难的问题。以上文为例,根据“国际汉语”的测试水平,可以考学生“句子中树叶都红了的‘红’字,是属于什么词?”考生用心学习便可以准确作答,答案也没有争议。再从“理解”的角度看,问学生“为什么西蒙他们去不成香山看红叶?”答案也不会有争议,已经把握“国际汉语”基本语法的学生肯定可以作答。比起现今的刁钻问题,徒会难倒学生,让他们对母语心生恐惧,厌学而放弃好得多。
如果华语统一为“国际汉语”,华裔生在学习上也占尽优势。到时候在国家级的会考中,华裔生的华文成绩必然脱颖而出,名列前茅。这么一来,考生有成就感,家长脸上光荣,华小和国民型学校也要沾光。
这样多赢的局面,我们为什么要抗拒?放弃母语学习模式,接受国际汉语教学吧!
文章把中学生不考华文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统一考试。作者认为不论是小六的评估考试,乃至到大马教育文凭华文科考试,题目都太难了。出题的“华文高人”在刻意刁难考生,把题目出得太“有水准”。
事实上,这样的论调并不新鲜。早在2011年,时任马华联邦直辖区教育局主任的王鸿财便指出:“多年来导致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华文科A+比率出奇低的幕后黑手是考试局华文组。”他说考试局华文组出的试题,其难度往往超越一般中五生的华文程度,这明显是在刁难考生。他也表示曾与多个华教组织向当局反映,可是考试局华文组始终坚持要保持“国际水准”,不愿妥协。王鸿财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考试局需了解大马的华文水准与中国不同也无法相比”,因为华裔学生要学习三大语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华文的时间,考题太高水平对学生很不公平。
王鸿财也呼吁考试局的官员应该确保“试卷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范围及生活经验,再依据50-30-20的难易比率,使考试成绩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程度”。他也提醒有关负责人“必须清楚明白,一个错误的思考方向及观念,将严重影响未来中学华文教育的发展”。王君所言甚是。众所周知,如果报考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华文科的人数减少,将直接冲击师范学院的华文组学生来源;如果师范学院华文组培训的学生人数骤减,华小的华文教师也将减少。这一层层的利害关系,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华裔学习母语的机会。
王鸿财不在教育界服务,但对华文教育的关注却不下于一般华教人士,叫人赞赏。但是,他振聋发聩的言论,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三年后,还有人重新弹回旧调,同样唤起众多关心华教的人士支持。我们可以预见,这样的回应依然是“风过疏竹,风过不留声”的。
考试局的华文科官员不妥协,应该是考量华文在中小学都是“母语”学习,而不是“第二语”。这造成他们的看法和民间有段距离。笔者在想,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确保学生在会考中可以考到特优成绩,我们是否该放弃把华文当成“母语”来学习,顺应国际发展的大趋势接受“国际汉语”?
“国际汉语”,之前称为“对外汉语”。这是中国鹊起成为世界强国后创建的一个名堂:他们为了普及中文的学习,特地设立了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汉办)和孔子学院,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我们既然强调“国际水平”,为何不索性接受“国际汉语”,以便和国际发展接轨?
笔者有幸出席过一项由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主办的“汉语教学培训课程”,与东盟各国的代表一同聆听主办国印尼给我们上“国际汉语”课。我豁然发现,我们的汉语水平是远远超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我想这是因为马来西亚华裔一直坚持把汉语当成母语来学习使然。其实,这不但不符合国情,也不符合“区域”情。东南亚诸国的华裔人数还会少?为什么他们都可以接受学习各自的“国语”,把汉语当成“外语”或“第二语言”来学习,马来西亚华裔却不行?考试题目太难,成绩无法考获特优,学生在功利驱使下不再报考华文,这是自我毁灭学习母语的做法,最终两头不到岸。
如果我们接受把华语当成第二语言来学习,其利可见,一切的争议也可以平息。
首先是有利于官方协调华文教育事务。根据八打灵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林家光去年公布的数据,巫统保送了6000名学生到华留学。可见巫统区域领导恫言关闭华小的建议,只是不知中央的策略。巫统不会打压马来西亚人学习华语,相反的,他们非常重视,所以保送学生到中国留学,接受“零起点”的国际汉语培训。可是,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却只能到国小或技术学校教学,大有大材小用之嫌。华文作为一个语文科,在我国却一分为二,有“华小华语”和“国小华语”,前者是母语教学,后者是第二语教学。这么一来,不管是师资的调派,课程的编写,都给当局出了一个大难题。如果统一为“国际汉语”,既符合国际趋势,又符合国情,岂不皆大欢喜?
再者是教学问题。我国华小华文课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便采用西方教导外语的模式:先注重词汇的积累,再到学习句子的架构,最后才谈得上语言的沟通与交际。因此,我们的教材的编写是先有字汇表,再依据字汇表编写课文;老师的任务就是去发掘课文中的亮点,尽可能让学生学习“阅读优美词句”,以收“美文欣赏”的效果。现今新课程的推行下所采用的教材,往往太长,程度也太高,老师往往有不知头绪,无从下手之感。这将不利于华小华文的发展。
如果采用“国际汉语”教材,这种窘境就可以迎刃而解。例如“国际汉语”教材有篇课文是这样写的:“秋天了,天气凉了,山上的树叶都红了。西蒙他们打算今天去香山看红叶,可是真不巧,天阴了,要下雨了,他下星期就要回国了。”课文简短精炼,词句优美,句句押韵,教师教学容易把握重点。教师可以先教诸如秋天、天气、树叶、香山、不巧、阴、下雨等词语的形、音、义,让学生“掌握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继而再让他们学习造句,以便学会应用词语,达到“认、读、写、用”四会,完成语文作为工具学习的任务。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文的亮点,欣赏诸如“秋天了,天气凉了”,“天阴了,要下雨了”等句子,再进一步去提炼文章隐藏的价值观——回国后留下的缺憾是难以弥补的,所以凡事都应及时和趁早去做。
接受“国际汉语”教学的第三个好处,当然是要解决试题太难的问题。以上文为例,根据“国际汉语”的测试水平,可以考学生“句子中树叶都红了的‘红’字,是属于什么词?”考生用心学习便可以准确作答,答案也没有争议。再从“理解”的角度看,问学生“为什么西蒙他们去不成香山看红叶?”答案也不会有争议,已经把握“国际汉语”基本语法的学生肯定可以作答。比起现今的刁钻问题,徒会难倒学生,让他们对母语心生恐惧,厌学而放弃好得多。
如果华语统一为“国际汉语”,华裔生在学习上也占尽优势。到时候在国家级的会考中,华裔生的华文成绩必然脱颖而出,名列前茅。这么一来,考生有成就感,家长脸上光荣,华小和国民型学校也要沾光。
这样多赢的局面,我们为什么要抗拒?放弃母语学习模式,接受国际汉语教学吧!
2015年1月15日星期四
【361】再议诸葛亮的空城计
小学四年级课本收录了《空城计》一文,故事摘自《三国演义》第95回。
我看过一堂课,老师在教学时,不断强调诸葛亮的智者身份,结果学生最终的结论是“司马懿是笨蛋”。
相同的文章,在不同的年龄段阅读,会有不同的领会。
这里说的“年龄段”,并不是指实际年龄,也就是说不是10岁的学生有10岁学生的理解,20岁有20岁的解读,30岁又有30岁的看法。医学界把我们的年龄分为三个方面:依据出生年月逐年增长的叫“自然年龄”是实际年龄,依据身体状况所体现出来的叫“生理年龄”,依据思想状态所反映出来的则称“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一致的是健康,生理年龄大于心理年龄的要被人骂“幼稚”,心理年龄大于生理年龄的也要被骂是“未老先衰”。
医学界注重的是调适一个人的生理年龄,而心理年龄则归于教育来调适。一个人的思想,和他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一切只归于自然年龄,我们就不必再谈“教育”了。
因此,让四年级的小朋友把“空城计”解读成“诸葛亮很聪明,司马懿很笨”是不足够的。我们应该尝试拔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思考方式,让他们“未老先衰”。
课文里头有一句话:“其实我倒不想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我才用这个办法的。”这是诸葛亮在事后说的。我觉得老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孩子们反复揣摩这句话的意思。
诸葛亮故弄玄虚,装腔作势,不外是在险中求脱身之道,是采用心理战术和对手赌上一把。“不得已而冒险”突出的是诸葛亮急中生智的一面,但万万不可因此把司马懿解读为笨蛋。虽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战争中的定律,但我们引导孩子思考时却不能只是那么简单的切分。认清事实,实事求是的辩证法才有助孩子们的思维成长。
“空城计”这个战争策略,出自《三十六计》一书。过去学界一般相信《三十六计》这部书成书于明清之际,但却不否认词源要更早。许多古籍都出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说法,例如最早的《南齐书•王敬则传》,后来宋代惠洪的《冷斋夜话》都提及。2003年济宁市发现的一部隋代玉简《三十六计》提供一条线索,这部书或许确是南朝宋将檀道济所著。今天流传的版本,将三十六计分为六类: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空城计”就是“败战计”之一,和美人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并列。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三十六计》的战争策略几乎都见于此书,我们不得不怀疑作者至少都看过篇目,据此加上文学手段改写《三国志》。诸葛亮的“空城计”也因此应运而生。
如果再通读《三国演义》,我们还会发现司马懿在“空城计”中并不是败者。他其实比诸葛亮更加清醒。故事中说他见了孔明的装腔作势,开始起疑,一旁的儿子司马昭提醒他诸葛亮是无军可用,司马懿马上就宣布撤军。后来孔明退兵之后,司马懿又回到城中,“问遗下居民及山僻隐者”,然后仰天长叹:“吾不如孔明也!”这样的舞台剧效果更凸显作者有意写出司马懿在演戏。演给谁看?演给一众猜疑他有篡位之心的曹氏政权看。诸葛亮此时已是日落黄昏,他的存在对司马懿更加有利。
《三国演义》作者真神人也!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6/10/2014
我看过一堂课,老师在教学时,不断强调诸葛亮的智者身份,结果学生最终的结论是“司马懿是笨蛋”。
相同的文章,在不同的年龄段阅读,会有不同的领会。
这里说的“年龄段”,并不是指实际年龄,也就是说不是10岁的学生有10岁学生的理解,20岁有20岁的解读,30岁又有30岁的看法。医学界把我们的年龄分为三个方面:依据出生年月逐年增长的叫“自然年龄”是实际年龄,依据身体状况所体现出来的叫“生理年龄”,依据思想状态所反映出来的则称“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一致的是健康,生理年龄大于心理年龄的要被人骂“幼稚”,心理年龄大于生理年龄的也要被骂是“未老先衰”。
医学界注重的是调适一个人的生理年龄,而心理年龄则归于教育来调适。一个人的思想,和他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一切只归于自然年龄,我们就不必再谈“教育”了。
因此,让四年级的小朋友把“空城计”解读成“诸葛亮很聪明,司马懿很笨”是不足够的。我们应该尝试拔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思考方式,让他们“未老先衰”。
课文里头有一句话:“其实我倒不想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我才用这个办法的。”这是诸葛亮在事后说的。我觉得老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孩子们反复揣摩这句话的意思。
诸葛亮故弄玄虚,装腔作势,不外是在险中求脱身之道,是采用心理战术和对手赌上一把。“不得已而冒险”突出的是诸葛亮急中生智的一面,但万万不可因此把司马懿解读为笨蛋。虽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战争中的定律,但我们引导孩子思考时却不能只是那么简单的切分。认清事实,实事求是的辩证法才有助孩子们的思维成长。
“空城计”这个战争策略,出自《三十六计》一书。过去学界一般相信《三十六计》这部书成书于明清之际,但却不否认词源要更早。许多古籍都出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说法,例如最早的《南齐书•王敬则传》,后来宋代惠洪的《冷斋夜话》都提及。2003年济宁市发现的一部隋代玉简《三十六计》提供一条线索,这部书或许确是南朝宋将檀道济所著。今天流传的版本,将三十六计分为六类: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空城计”就是“败战计”之一,和美人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并列。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三十六计》的战争策略几乎都见于此书,我们不得不怀疑作者至少都看过篇目,据此加上文学手段改写《三国志》。诸葛亮的“空城计”也因此应运而生。
如果再通读《三国演义》,我们还会发现司马懿在“空城计”中并不是败者。他其实比诸葛亮更加清醒。故事中说他见了孔明的装腔作势,开始起疑,一旁的儿子司马昭提醒他诸葛亮是无军可用,司马懿马上就宣布撤军。后来孔明退兵之后,司马懿又回到城中,“问遗下居民及山僻隐者”,然后仰天长叹:“吾不如孔明也!”这样的舞台剧效果更凸显作者有意写出司马懿在演戏。演给谁看?演给一众猜疑他有篡位之心的曹氏政权看。诸葛亮此时已是日落黄昏,他的存在对司马懿更加有利。
《三国演义》作者真神人也!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6/10/2014
2015年1月10日星期六
【360】诸葛亮摆空城计
小学四年级课本收录了《空城计》一文:
“话说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占领街亭以后,亲自带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这个地方来了。
这一天,诸葛亮正和部下商量如何抵抗敌军,忽然探子飞马来报:‘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打来。’这时,诸葛亮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兵士,一半也运粮草去了。众人听说司马懿的军队快到了,都心惊胆战,不知如何是好。
诸葛亮到城头一看,果然尘土飞扬,魏兵分两路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他还叫人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用二十个老兵扮成老百姓,拿着扫帚、簸箕,打扫街头巷尾。他严厉警告,魏兵到了不许乱动,不守军令者,立即斩首。诸葛亮吩咐完毕,就带上丝织头巾,披上锦绣长袍,领着两个小童儿上了城楼,坐在那儿喝酒弹琴。
司马懿的军队来到了城下,一看这情景,都不敢前进,连忙回去向司马懿报信。司马懿骑在马上,远远望去,果然看见诸葛亮安稳地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麈尾。他们都满脸笑容,轻松自得,没事一般。
司马懿看了,心里非常疑惑,连忙下令军队向后撤退。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问:‘为什么要撤退?是不是诸葛亮没有兵,故意迷惑我们?’司马懿说:‘你懂得什么,诸葛亮一向小心,从来不做冒险的事儿。他在城楼上一坐,四门打开,我判断他里面一定有埋伏。我们如果进去,就中了他的奸计,快快后退四十里!’
诸葛亮见司马懿的兵马撤退了,拍手大笑起来。左右的官员都很惊奇,就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原本带了十五万大军要闯进城来,见了丞相为何撤退得这样快?’
诸葛亮说:‘司马懿知道我一向行事小心,决不敢冒险。今天我把城门大开,他就会怀疑我有埋伏,所以他很快地撤退了。其实我倒不想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我才用这个办法的。’部下听了都很钦佩他,说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想出办法来。”
全文近800字,这是我们的课本一大进步。
我的学生教导这篇课文时,突发奇想,结束前的一个步骤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守城的变为司马懿,攻城的是诸葛亮,你们说诸葛亮会不会退兵?学生说,诸葛亮不会退兵。问为什么?他们说因为司马懿是笨蛋。
这很有趣。老师在教学时,一再强调诸葛亮很有机智,善用他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学生的理解自然便是相对的,司马懿实在笨!
“空城计”是很有名的一个故事,几乎每个华裔都知晓。你不得不佩服罗贯中。这个故事不出现在《三国志》,也就是说历史是没有记载的,相信是罗贯中的创作。现今大小词典收录“空城计”一词,都注明出处是《三国演义》。
有人说文学没有价值,也有人说古文已经过时。
可是,“诸葛亮摆空城计”这个故事却流传了数百年,乃至许多人以假乱真,以为诸葛亮真是神,司马懿就是一个笨蛋。文学所带来的影响真不是一般的。历史事实反而少人问津,民间流传的故事反而家喻户晓。谁说文学无价?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9/10/2014
“话说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占领街亭以后,亲自带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这个地方来了。
这一天,诸葛亮正和部下商量如何抵抗敌军,忽然探子飞马来报:‘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打来。’这时,诸葛亮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兵士,一半也运粮草去了。众人听说司马懿的军队快到了,都心惊胆战,不知如何是好。
诸葛亮到城头一看,果然尘土飞扬,魏兵分两路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他还叫人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用二十个老兵扮成老百姓,拿着扫帚、簸箕,打扫街头巷尾。他严厉警告,魏兵到了不许乱动,不守军令者,立即斩首。诸葛亮吩咐完毕,就带上丝织头巾,披上锦绣长袍,领着两个小童儿上了城楼,坐在那儿喝酒弹琴。
司马懿的军队来到了城下,一看这情景,都不敢前进,连忙回去向司马懿报信。司马懿骑在马上,远远望去,果然看见诸葛亮安稳地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麈尾。他们都满脸笑容,轻松自得,没事一般。
司马懿看了,心里非常疑惑,连忙下令军队向后撤退。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问:‘为什么要撤退?是不是诸葛亮没有兵,故意迷惑我们?’司马懿说:‘你懂得什么,诸葛亮一向小心,从来不做冒险的事儿。他在城楼上一坐,四门打开,我判断他里面一定有埋伏。我们如果进去,就中了他的奸计,快快后退四十里!’
诸葛亮见司马懿的兵马撤退了,拍手大笑起来。左右的官员都很惊奇,就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原本带了十五万大军要闯进城来,见了丞相为何撤退得这样快?’
诸葛亮说:‘司马懿知道我一向行事小心,决不敢冒险。今天我把城门大开,他就会怀疑我有埋伏,所以他很快地撤退了。其实我倒不想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我才用这个办法的。’部下听了都很钦佩他,说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想出办法来。”
全文近800字,这是我们的课本一大进步。
我的学生教导这篇课文时,突发奇想,结束前的一个步骤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守城的变为司马懿,攻城的是诸葛亮,你们说诸葛亮会不会退兵?学生说,诸葛亮不会退兵。问为什么?他们说因为司马懿是笨蛋。
这很有趣。老师在教学时,一再强调诸葛亮很有机智,善用他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学生的理解自然便是相对的,司马懿实在笨!
“空城计”是很有名的一个故事,几乎每个华裔都知晓。你不得不佩服罗贯中。这个故事不出现在《三国志》,也就是说历史是没有记载的,相信是罗贯中的创作。现今大小词典收录“空城计”一词,都注明出处是《三国演义》。
有人说文学没有价值,也有人说古文已经过时。
可是,“诸葛亮摆空城计”这个故事却流传了数百年,乃至许多人以假乱真,以为诸葛亮真是神,司马懿就是一个笨蛋。文学所带来的影响真不是一般的。历史事实反而少人问津,民间流传的故事反而家喻户晓。谁说文学无价?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9/10/2014
2015年1月5日星期一
【359】学术上的公案
学术上的公案指的是悬而未决,纠纷不绝的议题。且以陶渊明的名句“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为例,说明何谓公案。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郭沫若《读诗札记四则》写道:“这样明白晓畅的诗,宋人曾纮却于节外生枝,谓‘形夭无千岁,猛志固常在’疑其上下文不相贯,遂把‘形夭无千岁’校改为‘刑天舞干戚’,后人视为定论,刻本径改原书,这是一件很奇怪的公案。”
郭沫若明确提出了这样一则公案:本作“形夭无千岁”的却经宋人改成“刑天舞干戚”,而且后世以讹传讹而不自知。
既然是公案,则表示问题悬而未决,还不能下定论,也无从下定论,除非有其他证据如出土文物佐证。日本学习院大学的王瑞来评述这个公案时说:“在意思上,由于‘形夭无千岁’和‘刑天舞干戚’皆有说得通之理由,我不会舍此就彼,而会两存其说。”这正印证了“刑天舞干戚”是学术公案的说法。解决不了,也无从解决,就两存其说。这不是骑墙,也不是模棱两可的说法,而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因为目前证据不足,无法把话说实,只好存疑。这是正确的学术立场。
且让我们审视这个公案的始末。
曾纮是北宋人。在《四库全书》收录的《陶渊明集》有他对此诗的一段评述:“平生酷爱此作,每以世无善本为恨。因《山海经》诗云‘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不相贯,遂取《山海经》参校,经中有云:刑天,兽名也。口中好衔干戚而舞。乃知此句是‘刑天舞干戚’,故与‘猛志固常在’相应。五字皆讹,盖字画相近,无足怪者。”
根据《山海经•海外西经》所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曾纮所谓的“刑天”便是取这个典故。根据《山海经》所写,刑天本是炎帝的大臣,见黄帝打败了蚩尤和夸父,兴冲冲的向炎帝请求举兵对抗黄帝却遭到拒绝,于是只身挥斧执盾去找黄帝挑战。最后被黄帝用宝剑砍掉了头。可是断了头的刑天却没有心死,依然以双乳为眼,肚脐为嘴,继续挥动武器战斗。
曾纮提出陶渊明的诗句应该就是以刑天不死的精神自励,竟然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像郭沫若所说,后世刻本竟然也据此而改成“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可是,南宋周必大却提出了质疑:“予谓纮说固美,然靖节此题十三篇,大概篇指一事。如前篇终始记夸父,则此篇恐专说精卫衔木填海,无千岁之寿,而猛志常在,化去不悔。若并指刑天,似不相续。又况末句云‘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何预干戚之猛耶?”
《山海经•北山经》载:“精卫,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我觉得周必大的说法比曾纮的更妙。曾纮用其他书本来求证,周必大却是用陶诗本身的内容求证。如果像周必大所言,陶渊明这首诗只写精卫,那么“形夭无千岁”是说精卫用木石填海,东海何其大,寿命不会有一千岁的精卫要如何填满东海?可是,即使夭折了,精神却留下,就像愚公移山一般给世人留下佳话。
可是,这毕竟没有更强的证据说明,所以只好让争论形成“公案”。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2/10/2014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郭沫若《读诗札记四则》写道:“这样明白晓畅的诗,宋人曾纮却于节外生枝,谓‘形夭无千岁,猛志固常在’疑其上下文不相贯,遂把‘形夭无千岁’校改为‘刑天舞干戚’,后人视为定论,刻本径改原书,这是一件很奇怪的公案。”
郭沫若明确提出了这样一则公案:本作“形夭无千岁”的却经宋人改成“刑天舞干戚”,而且后世以讹传讹而不自知。
既然是公案,则表示问题悬而未决,还不能下定论,也无从下定论,除非有其他证据如出土文物佐证。日本学习院大学的王瑞来评述这个公案时说:“在意思上,由于‘形夭无千岁’和‘刑天舞干戚’皆有说得通之理由,我不会舍此就彼,而会两存其说。”这正印证了“刑天舞干戚”是学术公案的说法。解决不了,也无从解决,就两存其说。这不是骑墙,也不是模棱两可的说法,而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因为目前证据不足,无法把话说实,只好存疑。这是正确的学术立场。
且让我们审视这个公案的始末。
曾纮是北宋人。在《四库全书》收录的《陶渊明集》有他对此诗的一段评述:“平生酷爱此作,每以世无善本为恨。因《山海经》诗云‘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不相贯,遂取《山海经》参校,经中有云:刑天,兽名也。口中好衔干戚而舞。乃知此句是‘刑天舞干戚’,故与‘猛志固常在’相应。五字皆讹,盖字画相近,无足怪者。”
根据《山海经•海外西经》所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曾纮所谓的“刑天”便是取这个典故。根据《山海经》所写,刑天本是炎帝的大臣,见黄帝打败了蚩尤和夸父,兴冲冲的向炎帝请求举兵对抗黄帝却遭到拒绝,于是只身挥斧执盾去找黄帝挑战。最后被黄帝用宝剑砍掉了头。可是断了头的刑天却没有心死,依然以双乳为眼,肚脐为嘴,继续挥动武器战斗。
曾纮提出陶渊明的诗句应该就是以刑天不死的精神自励,竟然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像郭沫若所说,后世刻本竟然也据此而改成“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可是,南宋周必大却提出了质疑:“予谓纮说固美,然靖节此题十三篇,大概篇指一事。如前篇终始记夸父,则此篇恐专说精卫衔木填海,无千岁之寿,而猛志常在,化去不悔。若并指刑天,似不相续。又况末句云‘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何预干戚之猛耶?”
《山海经•北山经》载:“精卫,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我觉得周必大的说法比曾纮的更妙。曾纮用其他书本来求证,周必大却是用陶诗本身的内容求证。如果像周必大所言,陶渊明这首诗只写精卫,那么“形夭无千岁”是说精卫用木石填海,东海何其大,寿命不会有一千岁的精卫要如何填满东海?可是,即使夭折了,精神却留下,就像愚公移山一般给世人留下佳话。
可是,这毕竟没有更强的证据说明,所以只好让争论形成“公案”。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2/10/2014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