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0日星期四

【295】冯妇的故事

孟子说:“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尽心下》)

由于古书没有标点,这段话在理解上引起不少争议。

赵岐注释说:“卒,后也。善士者,以善搏虎有勇名也,故进以为士。之于野外复见逐虎者。”赵岐的意思是冯妇成为“善士”的原因是“善搏虎”,后来在野外看见追逐老虎的人因为老虎发怒而不敢趋前,结果冯妇“耻不如前,见虎,走而迎之,攘臂下车,欲复搏之……”

根据赵岐的注,这句话标点作:“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朱熹的注释与赵岐的断句相同,即“卒为善士”为一句,“则之野”为一句。不过朱熹与赵岐的对“善士”的表述略有不同。朱熹认为搏虎不是善行,冯妇“后能改行为善”,成为“善士”,然而“再作冯妇”就要被“笑”,是“笑其不知止也”。

焦循却有另一番解释,他认为冯妇本是无赖不善之人,后“改而为善”。他说:“有勇名而进以为士,如称勇士是也,本称勇士,改而为善,乃为善士也。”所以他主张“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的断句法,认为冯妇改为善人后,成为士人表扬(则)的对象。阎若璩则引《周书》的“则至于丰”说明“则”有“走”的意思,也就是:“则之野”是“来到野外”的意思。

杨慎的主张和焦循一样,他说:“前‘士则之’,后‘为士者笑之’,文义相属,而于章旨亦合,特难与迂滞者语耳。”(《升菴集》)

赵岐、朱熹是“权威”注家,影响很大;但焦循的主张却为后世所认同。例如鲁迅便说:“这‘笑’他的士,就是先‘则’他的士,要不然,‘其为士’,就太鹘突了。”(《点句的难》)

说冯妇因善搏虎而成为善士,是比较牵强的,所以我认同冯妇不做搏虎之事改行为善,才被士则之。后句的“其为士者笑之”是很好的一个支持点,因为得到士者称赞的冯妇,在野外因看不惯逐虎者的窝囊而又作搏虎之事,必然引起士者态度的转变。所以“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断句比较合理。但焦循说什么冯妇原是无赖之类的,则没有根据。

冯妇的故事一直流传,后世有刘伯温自创一则寓言说:“东瓯之人谓‘火’为‘虎’,其称‘火’与‘虎’无别也。其国无陶冶,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灾,国人咸苦之。海隅之贾人适晋,闻晋国有冯妇,善搏虎,冯妇所在,则其邑无虎。归以语东瓯君,东瓯君大喜,以马十驷,玉二珏,文锦十纯,命贾人为行人,求冯妇于晋。冯妇至,东瓯君命驾虚左,迎之于国门外,并载而入,馆于国中为上客。明日,市有火,国人奔告冯妇,冯妇攘臂从国人出,求虎弗得。火迫于宫肆,国人拥冯妇以趋,火擁馮婦以趨,火灼而死。于是贾人以妄得罪,而冯妇死弗寤。(《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刘伯温这个寓言明显源自《孟子》,让冯妇复活了。但是他写的恐怕是子虚乌有的。故事内容只是要说明一字之差,往往也要闹出人命!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4/07/2013

2014年1月25日星期六

【294】小心轻舟已过万重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李白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李白因投身永王李磷的幕府,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中,被肃宗流放到夜郎。李白还没有抵达被贬居之处,在白帝城便听到朝廷大赦的消息,惊喜交加,即由白帝城东下湖北回江陵。

诗歌表达了李白遇赦后释然解脱的心境。前两句点出了时间、出发地点和目的地,尤其是“千里江陵一日还”最叫人回味,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抒发了归心似箭的心情。后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轻快的小舟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把猿声留在后头。

古人提炼句子多有来处。《水经注》有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加疾也。”又有:“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李白创作此诗,脑海中一定有这两段文字浮现。

解读诗歌,我们可以对证史料去揣测作者的创作意图,以意逆志地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也可以把文本当作一个客观独立的象征体,去挖掘其潜在的象征含义;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审美观点对文本作自由、灵活和创造性的解读。

以上我做的是探讨作者的原意,通过文本解读诗歌。下来再用“读者之心”诠释李白的名篇。

我尤其喜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两句。猿啼本是凄凉哀怨的,但是诗人这时候轻舟快船,一忽儿便滑过了这股哀怨,留下啼不住的猿声在林边。回首望去,对走过的还是会有无限唏嘘。

几个月前我曾针对关丹独中风波写了“二桃杀三士”一文,含蓄地提醒各造不要像先秦武士般为了分桃而厮杀,落个两败俱伤。没想到几个月过去,争论不但不停息,而且还不断升级。我欲再发言,胸中浮现的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集初老师最近为文批评了“成文主义”者,倒是点中了问题的关键。诚然,按照1996年教育法令第7部第74条,所有私立中小学都必须采用国家教育课程,并为学生准备教育部所规定的考试。同样的条文也在第4部的第18条和第19条中阐述,明确指出国家教育体系包括私立学校,而所有学校都必须奉行教育部长所指定的国家教育课程纲要和统一考试。

易言之,在1997年杪通过的96教育法令,全国独立中学已经是排除在国家教育体制之外,是“非法”办学,“违法”考试。可是,过去的十多年来,独立中学却越办越兴盛,统考文凭也越发有它的价值,这说明了什么?

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中,一边是坚持要办校,一边却抬出民族教育大旗来阻止。两方不断通过媒体隔空对骂,“情绪凌驾于理性之上,争论就只有越来越激烈,以致不可能调解”,让亲者痛、仇者快。“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当儿,新的教育蓝图却悄悄执行。《星洲日报》社论说:“大蓝图漠视多源流学校生存的权利……对华教的未来构成不利影响,让华社深感失望和忧虑……”恐怕是空谷之音了。

我担心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07/07/2013

2014年1月20日星期一

【293】为什么要梦周公?

《汉语大词典》收录“梦周”一词,并解释说:“语出《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仰慕周公,至形于梦寐。后以‘梦周’为缅怀先贤之词。”

这是不是今人口头上常说的“梦周公”的源头?

如果我们看今天的语境,不管是睡觉、做梦或打瞌睡,我们都说是“梦周公”或“去见周公”,显然这是游戏之词,并不像孔子所说般庄重,更不会是“缅怀先贤”。

周公何许人?为何孔子要梦见他?

根据《尚书》记载:周武王姬发灭了商朝之后的第二年便病危,其弟周公旦设坛祭祀,愿以己身代替武王而死。天不从人愿,武王还是病逝了。由于当时武王的儿子子诵(成王)年幼,周公旦便摄政治国。《尚书大传》记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这是表扬周公旦的贡献,若非他摄政,周朝的江山恐怕无法稳定下来。

周公旦不但平乱,而且还通过“制礼作乐”稳定周朝政权,巩固西周三百年的大业。周公的封地在鲁。这个地方五百年后,出现了另外一位圣哲,就是孔子。孔子“崇周”,向往“郁郁乎文哉”的“周公之治”,他孜孜以求的便是周公的事业。在孔子心目中,周公是最为令人敬服的古代圣人,所以他要常常“梦见周公”。

以上《论语》的记载,则说孔子晚年慨叹自己老了,不再梦见周公。这段话的诠释很多,宋代儒家更是围绕这段话进行诸多的讨论。这些讨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梦本身的一般性问题,如圣人到底有梦无梦,这属于“梦学”的问题;二是孔子梦周公的具体性问题,如孔子为什么早年梦见周公而晚年不再梦见周公,又如孔子不再梦见周公意味着什么等等。孔子梦见周公与不梦见周公,被学生认真地记载下来,就不会是个普通的梦例,应该还反映了孔子心灵深处的思想和情感,包含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意蕴。

可见,“梦周公”是儒家的一件大事,庄重之中带有深刻的含义。

今天说的梦周公,却是戏言,甚至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探讨谁是周公。譬如有人觉得周公是“公”,太老,所以宁可梦周公的儿子。孰不知周公的儿子也是三千年前的人物,同样是老。

《汉语大词典》还引述后世两段用上“梦周公”的文字。一是晋朝刘琨的《重赠卢谌》诗曰:“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另一个是梁朝简文帝的《请尚书左丞贺琛奉述制旨毛诗义表》说:“故东鲁梦周,穷兹删採。”语境都还是庄重的。

是谁那么大胆把这庄严事件俗话,形成今日的戏言?

《后汉书》有段记载,是关于边韶的。边韶,字孝先,东汉时期的学者,传记收录在“文苑”中。边韶博学多通,善于辞令,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名声很大,所以学生也很多。由于他曾经“昼日假卧”,弟子便私下嘲弄他“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回复说:“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学生为之语塞,不敢再出言不逊。

我觉得,这个记载更像是“梦周公”的出处。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30/06/2013

















图片取自搜狐

2014年1月15日星期三

【292】岳飞背上刺的是什么字?

古装电视剧《精忠岳飞》将在中国开播。岳飞背上的刺字引起广泛讨论,那四个字到底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

根据史料,岳飞背上刺字的来源是:“先是,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己,欲除之,胁飞故将王贵上变,逮飞系大理狱,先命铸鞫之。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宋史380•何铸传》)

此外,史料还有:“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宋史365•岳飞传》)

以上两则史料点明岳飞背上刺的字是“尽忠报国”四字。史料并没有说明刺字的具体情况。

此后涉及岳飞的文学作品,刺字的故事屡经变化。例如明代的传奇《东窗记》沿袭何铸审案的情节,不过却把何铸同情岳飞,不忍加害被贬抑的情节,改成审案官周三畏不满岳飞被陷害而挂冠。传奇仍保留读书人秉持良知,看到岳飞背上的刺字而反省冤案的情节。

稍后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则写了岳飞刺背的具体情节,说是乡间好汉邀岳飞一同入山为寇,岳飞乃令人在背上刺“尽忠报国”四大字,以示不会同流合污。《说岳全传》也承袭这个故事。

明末戏曲《精忠旗》特辟一折专写岳飞刺背。受文臣爱钱、武臣惜死、二帝被掳、都城陷落的刺激,岳飞要求张宪用刀深刻“尽忠报国”四字于背,突显岳飞以身许国的宏大志愿。

《精忠旗》的故事是有根据的。根据《宋史•岳飞传》记载:“(绍兴三年)秋,(岳飞)入见,(高宗)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这是皇帝嘉奖岳飞的战功而给予的恩赐。

历史记载御赐“精忠”旗的背景是岳飞平江西虔、吉诸地盗贼“剿寇有功”;落到小说家笔下,如《东窗记》《精忠记》等,却被改为岳飞抗金大破拐子马、铁浮屠“御虏有术”。事实上,高宗偏安江南,不但不支持岳飞抗金,还暗许秦桧杀害岳飞以巩固自己的帝位,他是不会嘉许岳飞抗金是“精忠”的。

“尽忠”与“精忠”都是岳飞精神的象征,在明代这二者是分得很清楚的。“尽忠”源于岳飞的刺字,体现的是岳飞个人的高尚意志;“精忠”则源于皇帝对他讨贼的嘉奖,是他人对岳飞价值的一种肯定。“尽忠”与“精忠”,一内一外,并行不悖。

可是到了清代,这种自我评判与外界评判终于合流,融为一体,于是出现了“精忠报国”的岳飞。清初的戏曲《夺秋魁》《如是观》,小说《说岳全传》还出现了岳飞母亲姚氏于岳飞的背上刺字的故事。一方面强调了岳母教子有方,另一方面突显岳飞的孝亲观念。从此,“尽忠报国”一变而为“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取代“尽忠报国”,似乎带有政治意图。前者是皇帝的嘉许,后者是自我的期许,二者的意义是有差别的。“精忠”带有奴役人民效忠君王的意思,成为效忠帝皇的代号。这样的观点,背离了岳飞自许“尽忠报国”的宏图壮志。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3/06/2013


2014年1月10日星期五

【291】孔子是私生子?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载: “(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这句话让后世颇多猜疑辨识,众说纷纭。

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中写道:“孔子是个私生子,他的母亲是个受没落贵族凌辱的贫贱妇女。”匡亚明《孔子评传》中则认为:“将‘野合’解释为老夫少妻不合礼仪的结合,更为合情合理;颜徵在(孔子的母亲)的娘家是曲阜的大族,她本人则是一位教子有方的贤母。”

蔡、匡二先生是近代知名学者。他们观点的分歧,出在对“野合”的理解。
蔡先生的说法是根据郑玄的说法延伸得来,郑注《礼仪• 檀弓》说:“孔子之父陬叔梁紇,与颜氏女征在野合而生孔子。徵在耻焉,不告”。郑玄是东汉经学大师,我们不敢说他乱说,但是这种说法的确不见于其他史料。更重要的是,如果孔子真的是私生子,与他同期或稍后的“敌人”没有理由放过这一点不加以羞辱。与孔子敌对的人不少,有骂他“丧家狗”的却没有骂他“狗杂种”的。蔡先生未免想象太过了。

与郑玄唱反调的王肃编撰《孔子家语》时,则根据史料加以描述孔子的诞生:“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颜氏是咨询了三女的意见后,颜徵在自愿下嫁叔梁纥的。王肃不谈“野合”是尊者讳的做法,却绕不开司马迁的记载。

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说:“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同期张守节《史记正义》说得更详细:“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毀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

匡先生的说法,应该就是附和以上的观点,认为孔子父母年龄相差太大,老夫少妻不合礼仪,故称“野合”。

近代不少学者则认为“野合而生孔子”是民俗学的问题。他们引经据典,搬出许多证据说明中国许多地区仍保留“野合”的传统,也就是男女在住家以外的地方交配生下小孩儿。例如《周礼•地官》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这是官方指示的“仲春通淫”的群交习俗,民间也不乏这种著述。莫言的《红高粱》不也是写故事主人公的父母亲在红高粱地交配才怀有他的么?

不过,我认为最合理的解释还是钱穆先生在《孔子传》所辨识的。他说:“此因古人谓圣人皆感天而生,犹商代先祖契,周代先祖后稷,皆有感天而生之神话。又如汉高祖母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遂产高祖。所云野合,亦犹如此。欲神其事,乃诬其父母以非礼,不足信。”

美化圣人的诞生,自古有之,而且遍及中外。后稷生于母系社会时代,父亲是谁恐怕难以辨识,但若如此歌颂先祖则近亵渎,只好说母亲上山踩到上帝的脚趾印而怀胎;释迦乘六牙白象从母亲右胁入住母胎,是古印度流传的佳话。司马迁说高祖刘邦的母亲在大泽边梦与神遇怀胎,说叔梁纥野合生孔子,都是惯例,不足为奇。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6/06/2013

2014年1月5日星期日

【290】古代文学教授的幽默

走近古人的人会有怎样的一个形象?

曾有一位日本朋友这样形容中国现代教育体制训练出来的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教授:莫老师沉默寡言,不善言笑。每两周一次的会面,如果大伙儿找不到什么学术课题和莫老师讨论,他便静默不语。那种气氛,静得叫人心慌。

我上过莫老师的课。非常喜欢。那种上课没有废话,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学术论文的讲课方式,让我拜倒不已。

前几天,我大陆的同学传来莫老师在《扬子晚报》发表的一篇小文章——《治癌小记》,叫我大大惊讶。莫老师竟然会公开发表那么一篇轻松的随笔?当年师兄给他看问学的笔记,还挨了批评呢!

可是再三拜读后,对莫老师的豁达和幽默,却又钦佩不已。

原来莫老师前些时候竟然换上了直肠癌。医生用内镜电凝术把肿瘤从肠壁上剥离,并把它拨拉到肛门口,然后让莫老师直接把它排泄出来。莫老师自嘲他或许“在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自己排除直肠癌肿瘤”!

莫老师在文章中那样写:“出院以后躬身反省:我为什么会得癌症?要说生活习惯,我还算是相当良好的。中文系的教师为了读书作文,颇多深夜不眠的夜猫子,但我不在其中。即使在最紧张的读研阶段,我都保持着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我从不暴饮暴食,不抽烟。当年一起下乡插队的知青战友中,在农村呆到第十年尚未染上抽烟习气的仅我一人。我的心态也相当平和,平日以‘读常见书,坐公交车,吃家常饭’为生活准则,既不羡慕别人的豪宅豪车,更不羡慕别人的乌纱帽。即使是对学者诱惑最大的名山事业,也从不动心,因为自知乃中人之资,决不好高骛远。”

最有趣的是:“思前想后,总算找到一条原因:饮酒太少。南大古代文学学科的同仁,大多酒量过人,几位五十岁上下的师弟尤其了得。这本来是有学理支撑的:古代的骚人墨客,哪个不是酒中豪杰?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既然他们那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名章佳句大多是由酒催生出来的,要是一个研究者根本不懂得‘浊醪有妙理’(杜甫诗句),又怎能深解其妙?我则不然,我本是一个误入文科的‘理科生’,酒量既小,性格又有点拘谨,从来不敢像几位师弟那般豪饮。我的同仁都与癌症绝缘,惟我先染此症,原因便在这里。”

然后莫老师又幽默地说:“‘癌症’古已有之,不过古人称它为‘垒块’。《世说新语•任诞》云:‘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这是古人饮酒消除癌症的最早记录。苏东坡谪居黄州,心情郁闷,正是最容易患癌症的时候。幸亏家有贤妻,时时为他备着酒,《后赤壁赋》中记着其妻王闰之的话:‘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这哪里是藏的酒,分明是储备的一罐防癌良药!”

读者不要相信莫老师引经据典的话,他是瞎掰以自嘲的。但是病后可以那么幽默豁达,平常心看待生命,就非一般凡夫俗子能做到了。

今年是莫老师的业师程千帆先生的百年冥诞,很多事还得等他这个大弟子来张罗安排。祝愿莫老师身体健康,继续引领南京大学的古代文学研究。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09/0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