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星期二

【330】AI批改作文

        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作文批改的机器,并已输入我国市场。

日前槟城某单位办了一场AI批改作文的课程,邀请我主讲其中一个课题。我戏言这是请外行人讲课,因为我尚未用过这机器。不过,基于我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以及关心它对教育的影响,所以我还是接受这个挑战。

我把讲题定为“人机协作,开创教学新机”。“人机”是人和机器的结合;“协作”(collaboration)则是基础教育的一环,要求学习者主动出击,利用外在条件(人或物)与自己互动,强化学习,促进成长。人机协作是未来的教育模式,善驭者得天下。

自电脑被发明后,科学家便致力训练机器“思考”。半个世纪以来,科技依然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流连,提高输入容量,强化编程后的输出是重点。俗话说“质从量中求”,如果没有大数据的支撑,抑或数据无法有效处理(process),输出的效果会定格在一个小框架,无从大跃进。

上个世纪末,图像和语音识别取得突破,开创了大数据(Big Data)的可能性;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则让机器的“学习力”提高,不再只是机械化的输入和输出的单程式,神经元网络(Neural Networking)让电脑更像人脑功能,可梳理和整合数据,让输出的信息更具人性化。

科技发展到此,人工智能是可以运用到生活各个层面,当然包括教育工作。由于不受限于编程(programming),机器便可以批阅卷子,包括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机器可以根据输入的信息测评打分,也会写评语,就一点也不出奇。

使用批改机器,我们该意识这不仅是商品,而是在和一门科技打交道。它还会不断开发和加强。就像电脑和手机最初面市时,也有人会抗拒;当它不断提高功能,转化为生活的必须时,不使用就意味着跟不上时代了。

我通过问卷调查,看看我的学生对人机协作的反应。敏锐者意识到如果机器可以取代人类工作,教师将会失业。这不是杞人忧天,因为如果机器可以代替劳动,何须人力?不受情绪影响的机器,可以处理的事情恐怕犹胜于人类。

所幸教师肩挑的是教育工作,是人和人的一种交流,当中还需要更多智慧的判断与抉择,形成有温度的互动,这是机器依然无法办到的。因此,我们并不是让机器代替我们工作,而是与我们并肩作战,相辅相成。机器的强大功能,如果善加利用,教师的工作将更具人性化,过程也更加科学化

教师在“作前指导——写作——课后讲评”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善用机器,将省下不少时间,以在另一方面协助学生。例如解题、开题、布局谋篇、提供词汇、范文、眉批、总批、存档、进度分析等,若有机器的协助,教师则可以更加专注在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从数据中分析学生的兴趣与能力,采取应对的措施,使学生往更好的一面成长。

此外,AI批改机器也可以让学生用以自习自测,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这个过程可以促使学习更加主动,不必依赖教师。

人机协作会是未来的教育模式,不预早思考和操作,机器的“入侵”将使我们自乱阵脚,变得被动。

注:

①  “Can machines think?" 是图灵于1950发表的论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的主要议题,被视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起点。  视频讲解

②  相对于人性化的概念是机械化。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有很多的重复性,发作业、出题、批改、写评语等都是。这些重复性的工作占据教师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如果有机器可以代劳,教师可避免机械性地工作,腾出更多的时间思考和执行其他教育工作。

③ 人是有感情的,工作自然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一旦情绪受到外在或内在的因素干扰,判断力便相对降低,或会影响自己的服务表现。机器的操作则不受情绪影响,在某个层面,其准确度反而更加能够保持。 

 《星洲日报·东海岸》29/11/2021



2021年11月28日星期日

【佛150】我这样介绍印顺法师

 “渐修顿悟”系列之150

26/11/2021



【329】那半亩天光

        上周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和“半亩天光”联合主办了一项“国际阅读教学论坛”。

重头戏是公开课,采用儿协一贯的同课异构模式。给小朋友上课的是郭史光宏和陈彦丰老师,教材则取自《阅读理解》的《素个好问题》。性质类非连续文本,由一张海报的文案,和一封电邮组成。文案是鼓励吃素的《就素好吃自助餐》,消费者小蔡的电邮则质疑宣传文的真实性。

我受邀担任公开课的点评人,和台湾《阅读理解》学习杂志的总编辑黄国珍老师合作。说实在,最初被邀请时,我还有点忐忑,因为对半亩天光的上课方式并不熟悉,陈彦丰老师则是以“桌游”闻名,万一他设计很强的桌游来上阅读课,我该怎么评?

彦丰老师的教学功力在他开始上课时,就展现出来。原来此君不只是精于桌游,还是现代阅读教学的领航人。不得不佩服黄国珍老师的耕耘,多年来在台湾致力提高教师与学生的阅读素养,每年在各级学校举办上百场“阅读理解”的教师研习,主讲过上千场讲座。彦丰老师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在国珍老师的培训下,深谙阅读教学理念,目标清晰,方法也契合儿童的学习力。

看他的课,我是既赞叹又惭愧的。赞叹的当然是他带课的能力,惭愧的是我用多年培训的合格教师,也不一定有这样的表现。我尤其欣赏他设计的理解题,数量不多却恰到好处,既可以提示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又凸显其重点内容。两篇文章各有4道问题,结课时再抛出2道联接生活的问题,帮助学生归纳是日所学——“之后读到类似讯息时,你知道怎么厘清两房的论述建立在什么‘观点’上吗?”

得力于恰当的文本,两名教师都发挥得很好。在他们的引领下,学生参与度很高,不断思考,也不断阐述自己的观点,给大家展现了两堂好课!其实学生的表现是我一向更加关心的,看这两堂课,学生的说话得体,积极给予回应,对“吃素救地球”的说法做了比较理性客观的思考。

民办组织做出这样的成绩,“半亩天光”真是好样的!

朱自强老师曾说:“马来西亚的华文界很可能是更具有包容力和活力。”我是同意的。我国华文教育的发展一向是百花齐放,大家在各自的岗位努力,为新生代的教育做出贡献。这是一种自由的表现,大家应该好好珍惜。

注:

①  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再版序),吉隆坡:嘉阳出版社,2015

《星洲日报·东海岸》21/11/2021

附录:大会手册



 

 

2021年11月21日星期日

【佛149】到关丹岂能不到彭亨佛教会



 “渐修顿悟”系列之149

19/11/2021



2021年11月15日星期一

【328】阿凡提教学的遐想

发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善于提问,不但可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思考,还可以获得有用的反馈信息,帮助检视教学成果,改善教学。

“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教师习惯满堂灌,唯恐学生没有获取知识,结课时又常以是非题概括教学。比如说教《吞只活猫》,一开始教师就介绍阿凡提,从新疆谈到穆斯林,再从民间英雄谈到历史人物,最后还要点出课本的错误信息,辨析主人公是不是来自《伊索寓言》。

小结时,教师问学生:“现在你们知道阿凡提是谁了吗?”为了避免再受信息的疲劳轰炸,学生识趣地齐呼:“明白!”教师满意的点点头,再说:“所以你们说阿凡提是不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学生欣然说:“是!”

现今的课堂教学,当然不会是这样“只为落实目标”般教学,单方面灌输知识。因为它既无法有效指导学习,也无法让教师获得反馈信息,检讨教学得失(学生的回答不代表真实的学习情况,他们是配合老师“演戏”)。

“信息是力量”的今天,知识不再是部分人的专利,只要能上网,知识俯拾即是。教师已经转为学习的组织者,重视构思活动,以引导学生提取信息,筛选信息,和进行思辨。流行用语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当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发现问题,梳理问题的关键,进而解决问题,比“知道了什么”来得更踏实。

疫情促进教学常态的变革。疫情期间,不会用电脑的老师也会了,只知道电脑是玩游戏的工具的学生也知道电脑具备搜索的功能,如果善加利用这项转变,教育将会大跃进。以上述课文为例,如果教师提示,阿凡提姓“阿”吗?为什么这个名字和我们常见的不一样?再看看插图中的阿凡提,猜猜他应该是什么地方的人。

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顺藤摸瓜,让学生再搜索何谓《伊索寓言》,这是来自什么地方的故事。用图片比较两地的男人,看看有什么不同。最后,小结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说说学会了什么。

当然,这样的教学遐想并不是阅读教学的精华,我只是看到有家长发现课本的错误,担心这会成为“悲剧”,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因此有感而发,提出教学与昔日的差别。课本是人编写的,难免也会犯错。这反而提供了机会教育,使教育更有效进行。

引导学生思辨,不论那是一个小小不起眼、若有若无的概念,不也是一种习惯的培养,进而转化为终身受用的素养?我们怕的是一直灌输,要学生像海绵般一直在吸收。

注:

① 网络资源普遍展示“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这句话出自培根。但是培根说的是知识本身就是力量(knowledge itself is power),指向并不一样。HIlary 的博客(看图片的链接)有一段话很有意思The term Knowledge is Power was first coined by Sir Francis Bacon dating all the way back to 1597!  The essence of the saying was that the more one knows, the more one will be able to control events.  This saying sparked generations of people seeking knowledge.  Its why your parents in this era probably shared countless images like this one. (看下图)

②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华文一年级课本第137页,Malaya Press, 2016

③ 网络普及的今天,一切都要求数字化,以便可以在互联网上流通。信息储存量已经是非常大,处理信息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要不然今天的知识会变成一个外挂的东西,没有用处。以下一段文字说明为什么说information is power:  The core element that drives the digital society is digitalised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is the key to how the digital society adds value and redistributes power. In a connected world, information gains power through permanent storage and wide distribution. The same information that existed in the analogue world can exponentially increase in power once shared on digital networks.  原网址

④《星洲日报》9/11/2021言路版刊载周嘉惠先生的《华小课本是一场悲剧》,段时间内点击率破20万。链接

  《星洲日报·东海岸》14/11/2021







图片取自:Hilary 个人博客






2021年11月13日星期六

【佛148】为众生而学

”渐修顿悟“系列之148

12/11/2021






图片取自:新斯文 《刻苦学习的故事》


【327】注意习惯的培养

        常听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品德,而不是传授知识。

可是什么才是该传授的品德呢?礼、义、廉、耻?还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四维八德是固有的道德,还是人生的必须?昔日的忠,今日可能变成愚,并非绝对。再说这些名相个别讲还说得通,但并列时是否产生矛盾?历来小说和电影最喜欢的题材就是揭示这种矛盾,忠孝不两全,忠义不并存,在在冲击我们脑细胞。

中国传统读书人的人生目标和成就,常以他们的“道德文章”来概括。所以“文以载道”是正规,文章的作用就是传承道德。历经数千年仍不衰,可见“道德”本来就是不固定的。

我们批判现今年轻人不孝,更要立法规定子女反哺。我们或因此慨叹世风日下,但“父母无恩”的论调据传出自孔子二十世孙孔融。胡适和李敖都曾以这为课题,议论父母恩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制约会有不同,道德价值观也必然有差异。强行把一种价值观灌输在新生代身上,不但如泥牛入海,而且恐还适得其反。不信?您叫今人守孝三年,叫大众服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看看是否可行。

与其说,不如做。道德发自良好的习惯,习惯是靠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身为老师或家长的尤其要注意以身示范。儿童的学习,占据最大比例的其实就是模仿,模仿身边人的做法。

旁落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优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乃至纵容他们的言行,是最坏的示范。只给孩子看美好的,不让他们认识坏的,是在训练绵羊,日后狼虎不辨,至死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只让孩子学会赞美,不启动理性思维,不具辨识能力,不学习如何批判,是在训练鹦鹉说话,话语只是自然的反应,不是发自内心。

大人吃不了苦,爱埋怨;人事上处理不好,却好挑拨是非、爱离间;行事上又好弄虚作假,这些负面行为,孩子看了,很快就“青出于蓝”。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以身示范,让孩子从模仿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扎好基础,日后才能转知识成智慧,踏实生活。

培养孩子良好的处事态度,辩证的思维习惯,比灌输道德价值会更有意义。

注:

① 参阅“吾所好者·走近古人“系列之《孔融大逆不道?》

②胡适的论述可参看此链接,李敖的则是这个

《星洲日报·东海岸》07/11/2021


 

 

 

2021年11月5日星期五

【佛147】宗教不宜散播仇恨

 “渐修顿悟”系列之147

05/11/2021






图片取自: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