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
【230】少点折腾,多点务实
我喜欢这样的群组,赞赏这些务实的朋友。我认识的中国教师大多都是具有这样的专业操守和正面价值观的。群里有400人,没有互道早安,没有转贴问候图片,没有人谈论香港事件,有的就是每晚一人主导的阅读分享。
我在中国留学期间,就发现当地的读书人有种特有的品质。他们不会在琐碎事务上折腾,会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在一般人眼中,他们可能是不识时务的书呆子,但是地球公转几圈后,世人会记得的就是这些书呆子和他们的研究成果;热血青年却不断新陈代谢,没有多少人会再被提起。
我的老师那一代,都经历过文革。谈起文革,他们却轻描淡写带过,就仿佛事不关己。事实却是,他们住过牛棚,戴过高帽,是被批斗过的一群。对于这段我们认为鬼哭神嚎的历史,当事人却以“过去了 ”,“该说的人家都说了,再说也没有新意”带过。他们不会咬牙切齿话当年,痛批时代对他们的不公。
莫砺锋教授在评述他的老师程千帆先生时说:“在那风雨如磐的漫漫长夜中,有多少人不堪重压而对人生失去信心,有多少人虽能隐忍苟活而不再坚持对真理的追求?”程先生就是如此不同,“经过将近二十年的磨难以后,仍能重新恢复学术研究、且取得非凡成果”的学者。他没有谈过去,也没有恨,只知道要“追回丢失了的十八年,惟恐时间不够”,他选择回到大学教书,好好栽培学生,完成他的学术论著。
我们生活在相对安逸的时代,却常常闻风起舞,把宝贵的生命耗在不必要的人和事上面。当我们在为一些事折腾的时候,时间却不待人,再回首已时过境迁。与其折腾,不如务实点,做该做的事;只要认真付出,成就还是在望的。
《星洲日报·东海岸》29-12-2019
2019年12月27日星期五
【佛50】观音名号非避讳
这是不对的。我发我的文章给有关报章编辑,希望可以刊登。但他们的回应是报章不发学术文章,只不过是大众看着消闲的。潜台词是“这是各说各话的无谓争论”。
学术不是如此,学术可以有定论的,如果证据确凿,符合科学说法。读博期间,我读《高僧传》就常见“观音”一词,好奇下乃继续探索,故写下一篇短文《观音名号非避讳》。同学看了,很喜欢,说短文就把问题说清楚了;老师见了,帮我投稿,竟然刊在上海的《辞书研究》①,荣幸之至。
说观音名号是避讳还是有原因的。《汉语大词典》便说:“唐避太宗李世民讳,省称观音。”我以三个理由辩驳:
一、唐避讳令的重新认知。
按陈垣《史讳举例》所考,唐制本就“二名不偏讳”,如武德九年有“世及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避”之令。陈垣先生说:“唐时避讳之法令本宽,而避讳之风尚则甚盛。”官方没要求,民间主动避讳是当时的情况。彦悰和尚《佛顶最胜陀罗尼经序》记载一件趣事:“时有庙讳、国讳,皆隐而避之,即世尊为圣尊,世界为生界,大势为大趣,救治为救除之类是也。上(唐高宗)读讫谓行顗曰:‘既是圣言,不须避讳。’”(《大正藏》第19册)高宗因此令下诏“圣言不须避讳”。
二、唐前的佛教典籍,多有“观音”一词。
梁·慧皎《高僧传》用“观世音”有17处,“观音”则有7处。若说是后人校改,则其校改不彻底叫人怀疑。后秦·姚兴为《释摩诃衍论》作序云:“其为教也,于观音中乞眼手之暇,而瞩搜过恒之教门。其为义也,于尸迦中借珠网之功,而曜罗尘数之义理。”(《大正藏》第31册)这是讲究对仗工整的句式,“观音”对“尸迦”不是后世篡改。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妙法莲华经》卷7(《大正藏》第9册)有一段长达520字解释观世音何以得名的偈文,其中用“观世音”3次,而“观音”则用了15次。偈是押韵的文字,更不可能被省略。
其三、翻译上的问题。
后秦·鸠摩罗什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大正藏》第9册)罗什高徒僧肇《注维摩诘经》中引鸠摩罗什解释“观世音菩萨”一词云:“世有危难,称名自归,菩萨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也。”(《大正藏》第38册)罗什翻译并非采用直译法,由此推测,“观世音”的译法当是取菩萨的修行方法与其悲愿而作。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三对“阿缚卢枳低湿伐罗菩萨”作注云:“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散音,即阿缚卢枳多译曰观,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云观世音,或观世自在,皆讹谬也。”(《大正藏》第51册)玄奘大师所见的梵文当是Avalokitesvara一词,分由Avalokita(阿缚卢枳多)及isvara(伊湿伐罗)二词组成,根据梵文语法a+isvara 写成 esvara,所以他主张“观自在”才是正确的翻译。稍后的澄观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57)中说:“梵云婆卢枳底,观也。湿伐罗,此云自在;若云摄伐多,此云音。”(《大正藏》第35册)澄观所指的二种梵本是Avalokitesvara与Avalokitasvara②,前缀Avalokita译为“观”没有争议,而后缀词当时即有二个版本:(伊)湿伐罗(isvara)译为“自在”,摄伐多(svara)译成“音”。由此得知,若从直译的角度看,“观自在”和“观音”才是正确的翻译,“观世音”反而是意译。
综上所述,非常确定的是观音一词早已有之,与观世音一词同时通用,并非是省略之称,更不是为避唐太宗之讳而产生。
注:
① 此文可以在中国期刊网(CNKI)找到: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5&filename=CSYA200504031&v=MTc5MDI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PZVplUm9GeS9uVzc3S0pqN1NiN0c0SHRUTXE0OUdaWVI4ZVg=
② 根据Lokesh Chandra (1984)的 The Origin of Avalokita-svara/Avalokitesvara ,Avalokitasvara才是最早的梵文名称。此文收录在 Indologica Taurinensi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anskrit Studies XIII (1985-1986),页190.
https://www.dropbox.com/s/aq8h0vy3jv7skjd/The%20Origin%20of%20Avalokitasvara%20vol13_art13_CHANDRA.pdf?dl=0
“渐修顿悟”系列之50
27/12/2019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
【229】为什么学甲骨文
华小课本是否出现甲骨文?有。两种情况下会出现,一是识字教学时,二是知识性的课文,如说明文字演变过程①,或说明汉字的特色②的文章。
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字的形、音、义紧密结合。华小要求学生认识约2500个汉字,若不掌握识字规律,死记硬背是学不来的。掌握规律可以举一反三,识字量远超所规定的。例如学了形声字,知道汉字有形旁声旁,那么会“氧”后便知道凡气体都用气字头,见到氮、氟、氯、氦……虽不认识,却可望文生义。
识字教学要求“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也就是不止知道一个字的意思,还尽量做到知道其原因。历来很多专家在探讨不同的识字教学法,以掌握汉字构字的规律。以前有“溯源追本法”,也就是对一些特定的汉字找源头,从造字法来理解字义。这种方法后来开展出更为专精的“字理识字法”。
例如兔字,为什么第五笔要先写横,关了门才撇出来?如果看回篆体(https://www.zdic.net/hans/%E5%85%94),原来象形字画的是兔子的前腿,从身体长出。又如父字,《说文》解释是“从又举杖”,意思是手拿着杖,象征父权。篆体勉强看得出,甲骨文则更明显(https://www.zdic.net/hans/%E7%88%B6)③。
汉字数千年来虽经多次字体的演变,但却一脉相承。溯源追本是为了培养自觉识字。小学生不是学甲骨文,是看甲骨文识字。
曾有人主张文字演变最终必然走向表音,所以倡导汉字罗马化。赵元任先生的同音字文章如“施氏食狮史”④等,虽然是游戏文字,现实中不会这样写文章,但此例却可以作为汉字罗马化的不可行的参考。倘若当年汉字罗马化成功,我们今天就不需再溯源追本了,小学生学汉语也不必再辛苦学汉字,qingsong xue hanyu就好。
所幸“倘若”没有兑现,汉字保存下来了。
注:
① 例如中国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收录《我爱你汉字》
http://www.ruiwen.com/jiaocai/yuwen/renjiaoban/wunianjishangce/shangce89.html
② 例如马来西亚马文化版小学华文课本三年级第九单元收录《图画文字——甲骨文》
https://www.dropbox.com/s/c48atr8g1g9qp5i/%E5%9B%BE%E7%94%BB%E6%96%87%E5%AD%97.pptx?dl=0
③ 网上词典汉典(https://www.zdic.net/)是个很好的参考资源,所列的“字源字形”很有参考价值。
④ 原文:“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百度认为赵元任本意不是如此,他并不是希望用这个例子来证明汉字拼音化带来的荒谬。其实,正好相反,‘一般认为’的观点违背了赵元任本来的意思,或也是可以说作者找了一个非常失败的例子。(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D%E6%B0%8F%E9%A3%9F%E7%8B%AE%E5%8F%B2)不过,也有不同的看法,维基百科收录两种看法,包括美文网的文章《施氏食狮史》——原文、翻译、出处(https://www.wenjiwu.com/doc/hvgani.html)
《星洲日报·东海岸》22/12/2019
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
【佛49】我的素食因缘
原始佛教时代,佛和弟子都不是素食者。何故?因为佛和弟子组成的僧团都是托钵维生。早上到陌生地方化缘随机说法,人家欢喜供养饮食也就欢喜接受。连去的地方都不可预约,饮食上又怎么会有要求?
僧团壮大后,提婆达多看准时机,要佛陀规定僧团必须素食——不吃鱼和肉。佛陀不从,他要的是慈悲度众生,该随顺众生的因缘,而不是要僧团的高尚。结果提婆达多带走500青年僧,这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僧团分裂。
知道这些,有助我们理解素食的目的。我不强求转为素食者。
父母思想保守,不可能接受我全素的,有个经验肯定我的推断。侄儿出世时因黄疸病必须换血。救护车来到家门口时,哥哥不在,他们要一个“大人”跟随去怡保医院。18岁的我当时就跟着去。之后小侄儿恢复健康,我爸爸却不高兴,说换了血还算是黄家的孩子吗?所以后来我到21岁有自主权后才捐血,而且是“偷偷”做的。
但是,素食不能偷偷做。家庭的和谐,比自己的清修重要,更何况学佛不只是吃素。
后来认识我的爱人,她是素食者。爸妈都希望我快点成家,我便以妻子是素食者为由,也跟着素食了。他们接受,但却不希望我的孩子也素食。有一回,学智跟我们回家,姐夫带他去吃“烧卖”,结果孩子不但呕吐,还生了病。从此他们不再强求孩子吃肉了。
素食后的另一个麻烦是外头吃饭的时候,尤其是宴会。还好,我是因为不想吃肉而素食,不是教条主义者。所以我不避荤菜①,更不怕人家在我面前大鱼大肉。真不可避免,肉边菜我也接受。我从不会坚持他人一定要准备素食给我,更不因人家大鱼大肉而起烦恼。
饮食习惯是个人的选择,我不想吃肉,就是我转为素食的原因,没有什么大理由。我不说吃素可以救地球,也不说吃素就是修行。他人自可选择自己的饮食习惯,我都予以尊重,我不会因别人吃什么而起烦恼。
注:
① 佛教有五荤之说,葱蒜是不吃的。我查过资料,不吃这些,主要是因为吃后口气太重,群居特别是做早晚课时很不妥当。再有就是科学说法,荤食有刺激性欲的效果,出家人不宜,但我这有四个儿子的大男人,何必假正经?
“渐修顿悟”系列之49
20/12/2019
2019年12月15日星期日
【228】从改变教师做起
我不是电召司机,也不是推销员,何以车行里数那么高?还去过56个城市,153个地点?其实近几年来,我南上北下给教师提供在职培训,不知觉间足迹已近遍踏全国各地。
最近出席一个座谈会,友人替我抱不平,说我做了那么多却没有被发现。很感谢他的发现,但我对此不置可否。我曾是政党中央教育局委员,也曾参与教育部各个部门的工作,后来发现真要使国家的教育做得更好,一定得从改变教师做起,而且要走到他们圈子里。教师是前线的工作者,直面学生和家长,他们才是教育成败的枢纽。他们的一个动念,为或不为,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未来。因此我开始应邀四处演讲,号召有共识的人重新学习,打造新的教育生态。
有没有被发现,可从两个角度看。第一,社会是公平的,你要人家发现,就要让他信服;要他信服,就要拿出成绩。这个成绩是人人看得到的,并不只是我们脑子里的设想。我们的理想国可以建设得很美好,但那总归是理想,别人不一定会赞同;所以理想还得靠行动去落实。不是没有被发现,而是日子尚浅,教育本就是急不来的百年树人大业。
第二,我不认为我的学识足以领导,我更相信团队的力量,所以我的责任不过是个组织者。我们不断打造平台让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尤其是每年年底在关丹举行的教师研习营和高阶儿童阅读营,更被我们认为是年度核心活动。他们这样形容关丹的聚会:“关丹是总发电厂,但我们不可能永远腻在一起,希望大家可以回到自己的学校/社区,在不同的地方做着相同的事!每年回来分享,也反思自己的努力,再次充电。”每次看着参与的教师的心得,感受到他们的进步,足以欣慰;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圈子还不断扩大,一些家长也积极参与,儿童长大后也回馈,参与了工作①。
多年前,光宏告诉我:“这样的团队,没有什么是办不成的。”今年他更说:“这是我最轻松的一年,即使营会期间离队,一切都还是那么好的操作。”其实,我比他更早感觉到轻松,成为赋闲的老人了。薪尽火传,您要看的是火的传递,无需执着已燃尽的干柴。当老师们的能力已成形,他们能做的、可做的,肯定比我们所说的要更好。要被发现的,不是个人,而是这股力量!
注:
① 参与者的心得,可以登录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脸书阅读: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64697170309089/
《星洲日报·东海岸》15/12/2019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佛48】Jom,去佛教会——佛教社区化的思考
文章探讨了两个问题:一、人间佛教是否已经落实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二、人间佛教未来的可行之道为何?总结是:人间佛教未来的可行之道,必须将宗教团体视为一种中介结构,以形成社会整合的有机连带关系。也就是说要让寺庙、精舍动起来,以使佛教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要做好这点,佛团应该是“定点”(有具体的建筑供信徒前来参拜)、使用的可近性(accessibility)、资源的可及性(availability),以及和外界对话的主动性。
作者显然认为台湾佛教的社区化工作依然做得不足。一些现象如道场的私有化,资源的专利化,财务的不透明等,该是作者认为佛教社区化首要去除的障碍。要不然,诸如大家熟悉的佛光、慈济等,哪个不是积极参与社会,一改过去佛教是出世不问世间的形象?
马佛青率先在我国提出“佛教社区化”是极有意思的。如何才能社区化?我觉得首先就是要建设庄严的道场,并让道场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经常前往参拜的地方。“定点”很重要,也只有心怀社区的人才会那么想。如果只是注重个人的修行,是不会想到“建道场”这回事。道场仿如社区的北斗,让众星拱照,不断接引不同阶层、不同兴趣、不同想法的大众。
其次,道场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源,以开发不同性质的活动。资源包括硬体设备、软体和人力。硬体设备如庄严的佛像、清净的大殿、优雅的自然环境,乃至禅修中心、图书馆、视听中心、电脑室、医疗室、休闲空间等。有了这些设备,要有足够的人力利用它们展开各项有利社区人群的活动,如开办禅修班、读书会、电影分享会等。多元化的活动可以吸引不同的人群到来,充分利用“十方道场”利益十方人群,这才是王道。
我们常面对的一个现象是,要盖道场时,不断强调十方来十方去;但是盖好后却又成了某某人的专利,仿佛社会便该资助我“修行”一样。修行固然是神圣的,但不要徒有形式,不注重饶益有情的行动。
第三,佛教道场要积极与外界对话,以让社区真正了解佛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宗教。佛教道场不只是为“修行人”服务,也不是只为信徒服务。既然心怀社区,就要注意社区的和谐与安定。因此,在设施和活动不可不跨越宗教,与外界对话交流,促进彼此的了解。
佛教道场要为社区所接受,就得对社区有贡献,让社区的居民感觉佛教会的存在价值,成为一个他们乐于到访的地方。如果社区的人想进行什么活动,会想到“去佛教会”,这便是一个成功。如果佛教会开展多元的形象,“去佛教会”的说法越广泛,那就是大成功。
佛法不离世间法,离开了世间这个平台,佛教的价值在哪里?佛教徒不但应该积极走向人群,而且要在人群中展示佛教徒的不一样。
注:
① 全文点击链接阅读:https://www.dropbox.com/s/a4ogjjc4bp4irxp/%E2%BC%88%E9%96%93%E4%BD%9B%E6%95%99%E7%9A%84%E9%81%A0%E2%BE%92%E8%88%87%E9%A1%98%E6%99%AF.pdf?dl=0
“渐修顿悟”系列之48
13/12/2019
2019年12月8日星期日
【227】最美就在田野青草间
自三年前开始,研习营每个晚上都会让几名参与的教师分享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带动儿童阅读的经验。为加强表达的效果,主办方仿效TED演讲,要求发表人预先彩排,精选演讲内容,以便在短短20分钟时间把自己的独特经验有效地传递给听众。
今年有九人上台分享②。第一晚的四人,大家听后将他们誉为逐渐走向神台高度的播种者。他们之中三人是资深教师,一人是学生家长,分享的话题包括阅读坊的设立、故事妈妈走进校园、带学生阅读一至三年的经验等。不约而同的是,他们都凭着强韧的毅力坚持带动儿童阅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逆境中并不埋怨,也不和理念不同的人搞对立,反之,他们都以宽大的心胸包容异见,最终赢得他人的信任。
第二晚的分享人则是初生之犊,他们在学院期间就很努力推广阅读,每年都参与研习营,也常协办各地儿童阅读营。他们分享的话题包括童诗创作、通过阅读巩固师生情谊、协办儿童阅读营经验、课堂内外的美学教育,以及绘本与日记的教学等。踏实的实践,令人感动。
十多年前我们开始推动阅读,希望以此作为切入口,提升教育素质,改进学生素养。虽然不是一项颠覆性的改变,但毕竟和传统的教育有差异,引起反弹是预料中事。反对的声音包括:阅读不过是学习的小部分,阅读不能换来会考成绩,阅读只是属于高材生,基础教育就是要注重识字写字,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对于这些声音,我们始终坚持最好的回应就是建树,不必对抗,无需争辩,一切让学生的表现来说话。一晃十年过去,我们喜见田野间的青草茂密,沁人心脾。儿童的成长和转变,是最有说服力的数据。
感谢儿协成员的锲而不舍。相同的理念凝聚了一群人,为共筑的理想而奋斗,我们会坚持奋斗,给孩子们打造更好的教育生态。
① 历届教师研习营报道可参看以下链接:
http://faqing.org/forum/viewforum.php?f=93
② 九人依上台演说顺序分别是:邱丽霞“童阅坊成长历程”,陈美每“妈妈团走进校园讲故事”,陈秋蓓“如何通过书与孩子们建立关系”,胡億晶“班级读书会点滴”,郑善生“班级童诗创作”,巫忆萍“师生情谊”,黄于芸“绘本与日记的教学分享”,谭琪颖“我和儿童阅读营的故事”,黄健壹“孩子都需要美术课”。
《星洲日报·东海岸》08-12-2019
2019年12月1日星期日
【226】一个也不能少
放假前,讲师相互提醒“享受最后一次长假”。可是一放假我便到吉兰丹中华小学主持儿童阅读营的培训①,然后再去淡马鲁启智华小办同样的活动②。
一周过去,换来的是学校老师和学生给予我的喜悦和感动。这样的假期,比去一趟日本游玩还要有满足感。
半年前,我到这两所学校介绍阅读营后,即席调查谁愿意腾空四天办营的?结果人数都不达标。儿协办阅读营是为了推广阅读,而不是纯粹办活动;我们坚持校方一定要参与,以便在儿童阅读的热情被点燃后,得以保温持续。如果人数不足,只好挪后举办。
可是,这两所学校的校长意愿很强,还承诺将下水全程参与,加上部分老师的跃跃欲试,于是我决定破格接办,条件是:不可强迫老师参与。不参与自有他们的理由,我们该体谅;更何况老师们常被迫参与各种活动,身心都疲惫了,他们合该享有假期的休息时刻。工委人数若不够,就找邻校的老师和家长来帮忙。
少数人也该被尊重,这是我一向坚持的。我主持的活动通常准时开始,就是出于对早到者的尊重。迟到必有原因,无需谴责;但让早到的人苦苦等候,就等同惩罚无辜者了。同样的道理,既然有人那么想做,就把活动做起来,不要浇灭了他们的热情,也剥夺学生参与的机会。
正是出于这样的自愿心态,大家齐心打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极力给孩子们推介好书,陪伴他们阅读。结果是每个学生在两天内都经历了120-150分钟的持续默读,也在嘉年华中反被动为主动,给大人推介他们看过的书。
这样的场面,让老师们都深受感动:原来孩子真有无限的潜能!方法用对了,他们就会发挥所长。阅读并不是优秀生的专利,而是每个儿童都做得到的。通过阅读,更能帮助儿童的成长,完成教育的使命。
我们会坚持“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坚持让儿童的成长岁月有书相伴。
注:
① 哥打巴鲁中华小学儿童阅读营报道:
http://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9971
② 淡马鲁启智华小儿童阅读营报道:
http://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9974
《星洲日报·东海岸》01/12/2019
2019年11月30日星期六
【佛46】我们需要怎样的佛教教育?
前些时候,我在居士佛教论坛中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分享了文德甲佛教会以阅读为主轴改革周日佛学班教学的案例。反馈出乎预料,引发我更深一层对佛教教育的思考。
当时一群来自印度的比丘听后,便发出邀请,希望我到印度去讲课。他们说当地的佛学班也面对很大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带。现代青少年不像以前,没有多少人愿意来佛学班;来了也留不住。
此外一位韩国的佛友说:“你说得很对,佛教一定要努力推广教育。韩国佛教之所以没落,是因为我们国内只有弘法,没有教育。”
看来佛教教育该怎么做是全球化的问题,并不只是我国佛教界面对的挑战而已。
教育与弘法,虽然都是宣扬佛教道理,但同中有异。弘法是直接把佛教道理说出来,一般上,受众心理上本来就有需求,所以是对症下药。教育可不是如此,特别是现代的教育,更不能再把对象当成是欢喜受教的。教师不但要主动出击,而且还要想方设法让听众受教,启发他们的自觉力,主动参与学习。
以前我一直不能同情星云大师说的“我们是佛教徒办学,不是办佛教大学”,总觉得既然是汇集佛教的资源,为什么不能通过大专教育提升教徒的佛学知识和素养?后来眼界逐渐放大,才体会大师的高瞻远瞩。佛教不能那么被动,只等需要的人来学习;佛教徒必须更积极融入社会,以佛教的情怀为社会服务,才能彰显佛教的价值。
要加强佛教徒的宗教情操,儿童佛学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过去,大专学府一度盛行佛教,很多大专生都乐于接触佛法,但那是环境造成,是摆脱了应试教育后的一种内在需求。他们大多只是知性的探索,即使情感上认同,宗教情怀却不容易生起。毕业后,随着生活目标的转移,往往他们便放弃了。所以我们常听人说大专生学佛,会随着毕业而涅槃。
儿童时期的教育,却会让一个人饮水思源,对团体和组织产生非常深刻的感情,时刻想回报。这不是“行有余力”才为之的。佛团一定要重视儿童佛学班,让儿童自小有宗教意识。
现代生活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刻舟求剑,用同样的方法引导现在的儿童。我是佛学班长大的,深知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当年的学生比较单纯,一本《佛学入门手册》都会读得津津有味。叫我们参加佛学考试,我们就应考,并以文凭为荣。佛学班除了传授佛学,也教学校科目,类似课后补习班,在那个时期,这样的佛学班就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随着补习愈发普及,周末还要学生上学般上课,无异胶柱鼓瑟,逼牛喝水。再说,五花八门的虚拟世界,诱惑力何其大,学生宁可呆在家里滑手机玩游戏,也不想花费时间到佛学班听教。因此,佛学班要更契合学生的心态,既要吸引他们,又要引领他们学习,走向一个更好的成长道路。
佛学班不但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安身立命之处。佛学班提供的平台,该可以让教师做到正规教育所做不到的,这样才能吸引义务者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持续腾出周末时间教佛学。能让学生在佛学班学到和学校不一样的东西,诱使他们乐于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以换取更大的心灵满足。这样才会促使他们对佛教产生感情,日后会以佛教的精神反馈社会。
29-11-2019
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
【225】有阅读,有成绩
乡区学校的老师说:“参加读书会的学生27人,华文书写25个A,2个B;理解19个A,6个B,2个C。”城市学校的老师说:“37人参加读书会,书写24A,10B,3C;理解9A,24B,4C。”大都市的老师说:“我的48位阅读班的学生,41个书写得A,26个理解A。”
我感受到老师们的喜悦,更理解他们发成绩过来的原因。多年来,他们坚持带儿童阅读,只因坚信阅读才可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不但可拓宽一个人的知识面,还可促进读者思考,往更深邃的人生探索。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自己去体会生活。
可是,这个理想若没有成绩支持,说出来总要少几分底气,要被冠于“理想派”、双脚不着地之“雅号”。因此,他们的推广阅读旅程充满荆棘,夹杂着重重的阻力:来自校方,来自家长,也来自社会。
毕竟阅读的效果不是短期可见的,现代人崇尚速成:补习、题海战术、作答技巧指导等,起着立竿见影之效。于是校方和社会趋之若鹜,联合打造了功利的教育生态,学校成了竞技场,学生成了各造比赛的棋子。
我常感叹:没有人否定健康很重要,但总得用正确的管道换取吧?比如坚持运动,摄取均衡营养,有正面思考的习惯,生活态度积极等;如果不信这一套,选择食用健康速成品,短期内或许见效,长期恐怕后患无穷。最近朋友圈发现一种酵素功效神奇,引用者都赞不绝口,纷纷求购;有人拿去化验,结果发现类固醇含量过高,服用后会压抑免疫系统,使身体对病菌的抵抗力降低。
教育何尝不也如此?不求学习能力,却只重视成绩,只要什么方法有效便采用,速成便捷样样行,我们如何打造优质的教育环境,如何培养优秀的公民?
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说:“能做什么比学业成绩还重要”①,这是新加坡推动“终身学习”的主要概念。我们以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教改主旋律,何尝不是异曲同工?我们不是追求分数,但学习能力强调孩子,分数肯定还是可以得到高分的。
注:
① 详细报道可看《天下杂志》的这篇报道: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2809
《星洲日报·东海岸》24-11-2019
【佛45】法师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大数据”(Big Data)时代,凡重复性操作的都可以转换为数据,并让机器通过“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后表现出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2014年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围棋变化大,不像其他棋类可以通过寻找最佳棋步来下;游戏一盘约有150步,每一步又有约200种可选的下法,这意味着有太多需要解决的可能性。在过去,很难想象电脑可以“自主”下棋,并超越人类的棋艺。阿尔法围棋做到了!这个突破,提高了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长期面对的局限,将会发展为连续性的决策能力。
这项突破,也让人们意识到很多领域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尤其是那些经常性反复的工作,如电话接线员、收银员、快餐店員、保安人员、记账员、市场研究员等①。李开复比较乐观地说“教师”是“高枕无忧”的行业,但却也提出教师得把智能机器当成“老师的左膀右臂”,“学习如何运用AI作为工具,把AI视为帮助而非竞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力,不会被淘汰。
反之,若教师的教学是重复性的照本宣科,只图“按课程教完教材”,那么智能机器就要成为竞争对手,并对传统教师“取而代之”,到时恐怕很多人会选择像李世石般退役了。
简而言之,“教师会不会被取代”是不能一语概括,还得视我们立志要当怎样的老师。跟得上时代,懂得利用科技辅助,教师的能力将大大提升;若只是重复性的工作,则将要被取代。“法师”是不是也该如此看待?
且看一些关于“佛化机器人”的新闻报道:
2019年2月23日,日本京都高台寺向传媒展示智能机械观音Minder,他能模仿真人的表情及举止,包括合掌、张开双臂、张合嘴巴等动作,并在音乐衬托下以日语诵经。②
2017年,路透社报道日本的软银机器人 Pepper进入了一个新兴行业——丧葬。Pepper可以一边按照节奏敲击木鱼,一边从嘴里喃喃地发出祷告的经文,它的胸前挂着一个平板,上面的内容是诵读出来的经文,为往生者超度。③
2015年,北京龙泉寺研发“贤二机器僧”④。它的主体功能包括语音交互、视觉感知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和信众交流佛学知识。早前这个机器僧不过是以微信群为平台研发⑤,进而提升为“小和尚”,并立愿日后成为“得道高僧”。
我觉得前两者未必就是人工智能下的产品,一般机器人就可以操作有关事项。日本佛教界顾虑民众是否可以接受“没有感情”的机器人诵经,但我们也该反思现代丧葬仪式的主持人可真有感情?君不见现今丧礼,电子念佛器也广受欢迎,一样起着庄严仪式的作用?
贤二机器僧是真正懂人工智能的群众的发明。他们以万卷佛经为大数据,试图让贤二机器僧通过深度学习分析,以通晓佛法奥秘,给信众开解人心的秘密,解忧排惑。
出家人在教内具有崇高的地位,他们象征着佛教的兴衰。如果未来法师善于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对浩瀚如海的佛经做更好的梳理,对人们面对的种种困境做更有针对性的开解,我相信,法师的形象将进一步提升。反之,如果十年如一日,重复着宣讲三皈五戒、四谛八正道,自以为那就是“第一义”悉檀,却无法与实况对应,以自己的慧眼和智力为信众作“为人”和“对治”悉檀,那么我们相信智能机器人将轻易取而代之,宣讲佛法大意。
注:
① 李开复《哪些工作不会被AI取代》: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3931233
② 有关新闻报道(附视频):
https://news.mingpao.com/ins/%E5%9C%8B%E9%9A%9B/article/20190224/s00005/1550999338429/%E3%80%90%E7%9F%AD%E7%89%87%E3%80%91%E4%BA%AC%E9%83%BD%E9%AB%98%E5%8F%B0%E5%AF%BA%E6%8E%A8%E6%99%BA%E8%83%BD%E6%A9%9F%E6%A2%B0%E8%A7%80%E9%9F%B3-%E8%83%BD%E5%90%88%E6%8E%8C%E8%AA%A6%E7%B6%93
http://v.cctv.com/2019/08/14/VIDEwg28W2lBzgnkzRBNPS2e190814.shtml
③ 有关新闻报道:
https://www.roboticschina.com/news/201708251157.html
④ 相关报道:
https://chuansongme.com/n/1919805
⑤ 贤二公众微信号:xianerjiqiseng
“渐修顿悟”系列之45
22-11-2019
2019年11月17日星期日
【224】教育要主动作为
正规教育其实不过是教育的一环,真正的教育决定在生活,取决于家庭。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败,并不是学校教育(尤其分数和成绩)所决定的。成功的企业家,多少位曾是学校的尖子?成名的艺术家,又有哪几位考过前三名?成绩考得好的,就只能回到学校当老师。
我们早该反思教育的作为,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估。不会答题的学生,真的是智力比别人差吗?语文的障碍,真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考试真考在重点上了?
深圳有老师让一年级学生创作故事。我们的老师听了,一定哗然!一年级?豆大的字都不认识,笔画笔顺还没有掌握,哪可能创作?于是,我们的教学始终重视执笔写字,三两年下来,学生的创意早被磨灭,炼成了考试精英。另一边厢,深圳学生却通过手机,用语音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如果真考量孩子们的未来,我们就该以学生的成长为专注点;如果真关心孩子们的教育,我们就该化被动为主动,为他们打造更好的学习条件。非正规教育得以和正规教育并行发展,教育才取得平衡稳健。
直凉一批教师和家长明白这个道理,主动组织起来,拟设立图书馆。他们希望通过书香环境,普及亲子共读的理念,让阅读走进孩子们的童年。他们憧憬有了图书馆后,通过故事会、知识讲座、荐读活动,让大人及小孩不断学习,共同成长。
为了落实理想,他们今日办了一个“加油站小市集”,让大人和小孩发挥创意,展现各种活动,以筹募资金。募资是其次,出席人数和投入程度,无疑给发起人打了强心针。活动还得到扶轮社赞助的共享书箱。这是该社自林明华小创设书箱以来的第12个书箱,为乡区带来更多的好书。直凉区州议员梁耀雯也受邀出席,在致辞时侃侃而谈地方阅读计划,可见当官的也深知民间的教育活动。
祝愿直凉的社区阅读计划早日落实,主动出击取得成果。
《星洲日报·东海岸》17/11/2019
2019年11月16日星期六
【佛44】发言岂能不谨慎?
他给我两大理由:一是神圣学府不容被侵犯,二是脸书不过是记录个人感想的地方,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针对前者,我的看法是:香港民众的诉求已经复杂化,本来师出有名的社会运动已经转化为频仍的暴力和破坏,我们这些“局外人”还要鼓动他们继续,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资讯的发达让我们眼花缭乱,身为佛弟子,学习应用智慧去辨真伪,不是比急着表态要好?
大陆朋友干国祥老师今天发了一篇文章,发人深省。他问:“我支持谁?仿佛这件事的错对取决于网民的投票,但这不是在用投票决定真理”,又说“一触犯自己的‘自由意志’,就觉得对方一定是邪恶与谬误,反抗就一定是真理。”打人是错,用暴力是错,侵犯学府也是错,这些是妇孺皆知的。肯定这些“错”就理直气壮,不问缘由便判执法者“死刑”,这是佛教倡导的智慧吗?
对于群众力量,干老师说:“这种力量掌握在善良手里,它便是世界上最善良的力量;这种力量掌握在邪恶手里,它便是世界上最邪恶的力量。”可不是吗?人脑的操作,很容易受情绪影响。一般人是如此,学佛后还要这样?情绪牵动时,不是该先默念佛法僧,让情绪稍作沉淀,以发掘隐藏在背后的理智来处事?
“你可以说香港大学生没问题,也可以说香港大学生问题太大了。”干老师因此说:“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这个问题的答案绝然相反。”所以他主张这是“立场的真理,不是科学的真理”。“偶然投身于这些运动之间,也别太高估自己的理性与正义性,除非你洞察了自己,洞察了人性,否则很可能就是被卷入了浪漫,还自以为曾经为了独立、自由、正义而奋不顾身。”我们尤其担心的是,“奋不顾身”的“伪正义”,往往又会牵动他人,让他人跟着我们犯错造恶业,这肯定不是佛说的智慧。
至于后者,我亦难以苟同。我们不再是童子,可以无忌发言。我们的言行,虽不至于成为表率,但却不能低估它可能造成的影响。网络垃圾言论太多,我们该“环保”,不要再加重网络的负担,岂能用“我的话语会造成什么影响,不是我可以控制的”来辩护?
某次听电台深夜的辅导call-in节目,我的情绪也受影响。上节目的是著名辅导老师,电话另一头是一名妇女,在投诉丈夫有多坏。不管妇女说什么,辅导员都以“是的,他这样很不对”来回应。我很惊讶,辅导员难道不知每个人在说话时,必先预设好对自己有利的话语?若得到肯定,岂不助长她的气焰,更有理由再闹下去?解铃不是尚需系铃人吗?
再说:一些行家不用脸书,就是因为脸书没有隐私,谁都可以看,谁都可以引用。就算是同温层的“朋友”,也难保他们不受我们的言论影响。有一次一名佛教领袖信口批评UPSR考试,我的情绪让我忍不住调侃他,他辩解:“我不过随口说说,是我对自己的想法的一个记录,你紧张什么?”可是,他忘记他是兼职老师,也有他的学生。我看看跟着起哄的名字,便联系好几人私聊。果不其然,他们都爱师心切,把我视为共同敌人,害我得花上不少时间开解他们。
我们发愿学佛,就该努力在生活中贯彻智慧与慈悲。我们还是凡夫身,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要求要更加严格。还没有说出口的话,要三思,谨慎发言;说过的话,就要负起全责,如果有错道歉收回是必要的。愿不忘此心念学习!
“渐修顿悟”系列之44
15/11/2019
2019年11月12日星期二
【223】别开生面的毕业礼
学生展示的有初读时的成品。例如他们摘录书中精彩的句子,写在自制的书签或小饰物上;有时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书中的人物;有时制作精彩语录本,保存书中感动自己的句子,并排版配图;有时制作流程图,把故事情节勾画出来。
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学生制作的成品也越复杂、越精彩。例如第三期读《俄罗斯娃娃的秘密》,学生如八仙过海,各自制作阅读记录,按内容自选课题,自选材料书写。例如一位学生编订的目次是:内容思维图,故事简介,我比较喜欢哪一个家庭,人需要安静角吗,我的读后感等。
这里头有老师的方法指引,有学生的配合与再创作。这样的阅读记录,远甚于每周被规定书写的读书报告(NILAM)。不过,胡老师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浅层阅读,她还会引领学生深度阅读。
学生可能会写一封信给作者或书中的人物,把自己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内容有安慰、劝勉、鼓励、谴责、询问等等,都是他们感受故事后的反应。他们有时进行话剧表演,并在表演后书写报告,例如报道导演的工作、演出时犯的错误、对不起我的组员、我们用的道具等。
他们也会制作书腰,用三言两语推介书本,夹在书本封面。他们也会给书中人物的好坏分等级,并详细写明原因。他们甚至延伸到讨论社会议题如:如何防止家暴?家庭里不能有太多负能量!我喜欢/不喜欢学校的五大原因等。
观展的家长都很受感动②。他们不但聆听了学生充满自信的讲说,还见证他们成长的来时路。他们是怎样展开阅读,是如何从阅读中受益,过程中他们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等等,在这场分享会中一一展示③。
相对于一般在衣著和形式上下功夫的毕业礼,这岂不是来得更具意义?
注:《星洲日报·东海岸》10/11/2019
① 有关读书会的报道,可以参看以下链接:
http://faqing.org/forum/viewforum.php?f=94
② 例如有一名家长说:“记得孩子开始读第一本儿童文学书时,他是多么地不情愿,次次都哭喪着脸向我投诉……三年之后的今天,孩子亲口对我说:妈,我心里非常感谢老师教我华文,让我爱上了阅读并明白如何去读好一本书。在点亮课堂的一束光分享会上,看到了孩子们展示他们三年来的作品时,我深感欣慰也很佩服他们的学习能力。感恩老师辛勤的培育,给孩子们播种知识,让孩子们在童年里留下了如此美好的一幕。”
③ 一名学生说:“我们6K班遇到了这样一位特别的老师。她特别在哪里?她就是特别在她不只是阅读,她还悦读。她把阅读与读书会这两件看似平淡的事织成了美丽的梦,传授给了我们。” 字里行间看到孩子们从读书会中得到的启发和成长。
2019年11月4日星期一
【222】从南京家长疯了说起
网文指官方:先是各种“不许”——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接着是抵制各种作业本;最后还减少课时,下午3点就放学回家②。作者调侃说:“照这个趋势,南京市民的下一代有望成为率先进入世外桃源的第一批山顶洞人。”
结论是“家长面临这一浪接一浪的素质教育改革,喜出望外,泣不成声,已经高兴得走火入魔。也许,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活泼灵动、热爱生活、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素质教育培养出学渣?讽刺意味何其重。文章批判“快乐教育”道:“今天你闹着减负,明天升学考试会为了你而降低难度吗?还是高考会因为看你快乐而特招你?”并直呼“砍掉作业,取消考试,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不仅不负责任,也并不制造快乐。”
看到这里,您是否感觉也在说着我们?这里推动的快乐学习、减负政策,迎来的也不是喝彩,而是更多负面的评价。
细究事件的前因后果,恐怕还是我们的教育生态使然。社会早已习惯精英式的教育,你教出5A,我就培养出8A人才;真要改变,恐怕不是官方的几条减负政策就做得到。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若不以有效的替代方案改变大众的教育观念,民间对官方的政策改变若不是敷衍应对,便是静观其变,始终提不起热情。
教育观念改变不像电脑系统重置那么简单,它与正施行的教学模式、方法、目标,还有评估成绩的体制,乃至教师和家长的心态、职场整体环境等问题息息相关。如果废除低年级考试,却不知高年级怎么做;如果谈减压,却没有学习方向的新导向,再好的新政策恐怕最终也沦为口号。
只有体制的真实变化,大众的教育观才会逐渐调整过来。我们或许也该从南京的事件吸取教训,加强官方的改革力度和面向,做更周详的通盘计划,不但推行新政策,也加强像相关利益者(stake holders)讲解说明,以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协助,群众一心,力求改变。
注:
① “格十三”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p-6vjR60JrbcMGND_07rLA
② 据悉,最新引发争议的是与江苏省并列的教育重镇浙江省教育厅的指示:“10月28日,浙江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网信办等14部门联合起草《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规定小学生到晚上9点,初中生到晚上10点还未能完成家庭作业的,经家长签字确认后,可以拒绝完成剩余的作业,教师不得对有此类行为的学生进行惩戒。”
《星洲日报·东海岸》03/11/2019
【佛42】粒粒皆辛苦
想当年,我们办儿童佛学生活营,影响最大的是饭桌礼仪。饭前供养,吃饭不挑食,饭菜吃完,饭后清洗餐具……这些都给孩子们留下印象,回家后也会实践一段时间,感动家人,还真符合“生活”营的目的。
其中,最有意义的应该是“把饭菜吃完”这一条。这是一种“惜福”的表现,值得提倡。
自从我接触佛教后,发现这是很多佛子坚守的生活规则。尤其是在外头吃饭,同桌的一定相互提醒:要惜福,要光盘。大伙儿必定这么做。
不过,也有例外。我的一位学姐,一向也是这样坚持,后来遇到一位能说善道的法律系学生,总会挑出一些问题。例如他问:把饭菜都吃完,固然是不浪费的行为;但是,若不吃完,也不见得是浪费,我们可以留给动物吃。都吃完,它们吃什么?我是觉得似是而非,很容易反驳,但是学姐却为之倾倒,最后还嫁了给他,现今仍过着幸福的日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也多了,发现这样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惜福”的确是好行为,但也不要因要惜福而与自己过不去。某次我们一伙人一起吃饭,座中年红老师说了个笑话:“今天幸好黄博士的儿子不在。我很怕和他一起吃饭,他会说‘粒粒皆辛苦’。如果他在,我现在再吃,可就真是‘粒粒皆辛苦’了!”
老师说的是学智。自小我们就是这样教育孩子,尤其是学智,很会背古诗,还会学以致用。某次我到昔加末演讲,午餐时,学智和老师们同桌吃饭,饭粒掉在桌面上,他捡起来吃,同桌的老师好意劝阻,他回应:“粒粒皆辛苦。”结果引起一众哗然,纷纷赞叹,因为那年他才四岁。年红老师常听学智背古诗,相信也曾在饭桌听过学智说“粒粒皆辛苦”。
年老的一个标志就是——吃得饱了。这是我近年的体会。年轻时,胃还真是个无底洞,吃多少都不成问题。所以在“惜福”的前提下,我总是有办法帮同桌的伙伴把饭菜吃完。现在不行了,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尴尬。
我不反对“惜福”,反之非常支持。但我更加重视随缘自在,相机行事,一切都要按照主客观情况衡量,不要执着于教条。
“渐修顿悟”系列之42
01/11/2019
2019年10月29日星期二
【221】厦大学生的启示
该校中文系自2015年开办,已经栽培了一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马来西亚学术认证局(MQA)确认其学位。全校学生约3千人,六成以上是本地学生。中文系学生约150人。
当我听到中文系得用英文授课,颇感惊讶。我问他们师资成问题吗?他们说不会,欧美很多汉学专家都用英文授课,海峡两岸三地也有不少双语专才。
我好奇地问中国学生何以到马来西亚念中文系,是不是国内大学申请不到才做的后备选择。没想到这个不太礼貌的问题却没有令他们尴尬,他们表示是以第一志愿到这里来,看中的恰恰就是我感惊讶的用英文教中国的文史哲。他们志在四方,来马来西亚求学,是希望用相对较低的学费修完学士课程,之后再到欧美读研究所,成为中英双语都行的汉学家。
我听了惭愧不已。我和许多国内的中文专才一样,只精通一种语文,若要我们用英文写论文或授课,便感委屈,仿佛被“欺负”了。还真比不上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小小年纪便放眼国际,希望构建更多东西方对话的桥梁。
回想我初到师范学院就职,因人手不足,经常就是忙于上课,少与其他同事沟通。某次轮值主持内部培训课程,秀了流利的马来语,同事因此另眼相看。他们以为我也像“桃花源”里的住户,只沉浸在自己的母语世界。其后二十多年,我在学院一直都参与主要的工作,并没有因我的专业资格而被边沿化,靠的就是还吃得开的马来语。有时我会慨叹,当年若学好英语,今天说不定我走向的是国际舞台呢!
厦大开了个新局面,让本地中文专业的学生得以和中国学生一起学习,视野相信会因此拓大。对此多元的发展,我是欣喜的。传统中文系也该加把劲,协助学生建立更高的视野,走向国际。
《星洲日报·东海岸》28/10/2019
【佛41】母难日岂可快乐?
何以佛教徒喜欢将生日称为“母难日”?且来溯源追究一下。
网上称源头是出自元·白珽《湛渊静语》卷三:“近刘极斋宏济,蜀人,遇诞日,必斋沐焚香端坐,曰:‘父忧母难之日也。’”
网上也称出自佛经,《大正藏》收录《佛说孝子经》,其中有段文字说:“佛问诸沙门:‘亲之生子,怀之十月,身为重病。临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难言。……亲恩若此,何以报之?’”没有注明译经人名,只写“附西晋录”。②我们相信这部经与《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一样,属“疑似部”,是佛教传入中土后要积极走入人群而编写。③这反映佛教和汉民族文化融合的其中一项重要元素是“孝”,而在倡导孝道之中,佛教特别提出“父忧母难”,“母危父怖”等说法,提醒大家要谨记父母之恩。
文献中正式出现称生日为“母难日”倒是在《西游记》。第17回,黑熊怪过生日请客时说:“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 ④ 小说采用很多民间流传的说法,例如称《心经》为《多心经》都是珍贵的民间习俗材料。因此我们相信将生日称为“母难日”的说法,应该是唐后明前。
我国继程法师早期写过一首歌词《含泪的感恩》,由凌克夫先生作曲:“那似乎是偶然的一天,你从温暖的室内,终于接触到室外的冷,你呱呱的啼声,表示内心深处,存在着对恩的感激。这不该是偶然的一天,你年年都会记住,终于又度过一个生日,你欢喜的庆祝,是否内心深处,已忘了对恩的感激?可曾知道,当两个生命,挣扎着生存,是痛苦与欢乐的交织,是呻吟与欢笑的交响,是含泪的满足?或许会有那样的一天,你终于体会到,世间最珍贵的母难日,是无可取代的。这是内心深处,充满着对恩的感激。可曾记得当母亲痛苦挣扎的时候,是生存与死亡的一线,是施恩与受惠的一刻,是含泪的感恩。” ⑤
这首歌正好反映佛教徒对“生日”该有的态度,不只是庆祝,更是对当年“母难日”的纪念和感恩。这一天多行善布施,肯定比“母难日快乐”要有意义。
此外,余光中也有《母难日三題》,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注:
① 2011年2月17日《东方日报•海东见闻录•06》,见檀香寺网站 http://thanhsiang.org/ch/node/2648
② 《大正藏》第16册。
③ 《父母恩重经》历来没有入藏,但其后敦煌、大足、黑水城先后出现文献,表示唐后这部经广传,深为民间喜爱,因此《大正藏》收录。
④ 《西游记》第17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gwJ9P1VIQ
“渐修顿悟”系列之41
25/10/2019
2019年10月22日星期二
【220】智慧比知识重要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课文详细写了子贡索马失败,马夫却成功索回的经过;也写孔子给学生们解惑,解释何以子贡做不到的事,马夫却轻易做到了。课文带出的教育意义是——知识重要,智慧更加重要。
教这篇课文时,老师常总结成“子贡只有知识,没有智慧”。可怜孔门十哲以言语闻名的端木赐(子贡),从此背负了污名。这是浅层理解课文的结果。
其实,文中写孔子说:“最好听的音乐是韶乐,可是请飞鸟聆听,可能是噪音。光有学问和口才,并不能担保你事事顺利呀!”这段话其实是作者偷天换日的妙笔,把庄子的话让孔子给说了: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庄子表达的是他一贯主张的自然法则,养鸟就要用养鸟的方法养,让他们回归深林,遨游江湖,如果用养人的方法养鸟,鸟反而死去。课文写马夫对农人说:“你不在东海耕种,我不在西海牧马。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牲畜难以驯熟,不懂得人事,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吃呢?”这段话颇有哲学意味,让学生好好揣摩,岂不有助更好理解课文的教育意义?
我们的社会也常犯子贡的错误。论学识,无人可比,辩论起来有理有据,语惊四座;可是放到真实生活,却常把事情搞砸,弄得神憎鬼厌。智慧比知识重要,因为智慧使行动有结果(行必果),带来胜利;知识则不一定如此。
《星洲日报·东海岸》20/10/2019
2019年10月17日星期四
【佛40】别太用力反外道
这是针对《星洲日报》新闻“佛教团体吁抵制附佛外道”的回应②。新闻说:“马来西亚佛教团体代表呼吁我国所有佛教徒认清附佛外道对佛教及社会造成的混淆及伤害,同时也希望我国所有佛教团体能一起抵制,坚持正信佛教的立场。”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有马来西亚佛教咨询理事会、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协会、马来西亚金刚乘佛教总会及清流论坛、终南山龙泉禅寺监院大弘法师、甲洞国会议员林立迎。他们“呼吁我国所有佛教徒及佛教团体,对附佛外道日益严重的问题采取行动”,而且“提醒我国的佛教徒能了解正信的佛教,不要被这类附佛外道混淆及受到影响”。
我的看法和温老师一样,所以多年来,我们都不肯走入误区,为他人免费造势宣传。温老师说这样的做法是“对假想敌出现不安、紧张、忌妒,还有无效的策略,纯粹是在发泄情绪而已”,确然,自家人出走,怎能只怪外来的诱惑,而不反躬自省,检讨自己的弘化事业是否做得有效?尊严是靠自强换取得来,不是靠声讨别人,召开尊严大会换取的。这样的做法,只会给人小家子器的感觉;犹有甚者,找上国会议员,给人试图寻求政治干预。这就仿佛像是小孩子吵架,请出大人或报告老师那样滑稽。这不但要给人笑话,而且会树敌,把更多人赶出佛门。
我常也向学生讲佛法,从来我就只宣说正信的佛教,没有破邪,更不攻击异端。一些不同信仰的学生听了,没有因此改教,反而告诉我:“谢谢您让我了解真正的佛教,解除了疑惑;更谢谢您让我了解护教的重要,我会向您看齐,积极为自己的信仰做些事情。”信仰是个人的选择,不要企图去改变他人;但是真理却是普世的,人人都该追求。这里的真理,指的是导向人类更和谐、更健康的生活。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佛团如此做,恐怕更容易感受到“破邪显正”引发的反弹③。近年来,我总觉得佛团耗太大的力气“破邪”,仿佛击掌水面,水花虽四溅,于己却茫无一效④。把力气用在探讨应运新时代的弘法模式,岂不更有益?攻击异端徒害己啊!⑤
注:
①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6230872128261&id=1758808247
② 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132146.html
③ 参阅拙作“破邪才能显正”: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2012/11/214.html
④ 拙作“不要耽于学习小道”: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2012/11/215.html
⑤ 拙作“攻击异端徒害己”: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2012/11/216.html
“渐修顿悟”系列之四〇
18/10/2019
2019年10月13日星期日
【219】离地的言论
我不禁想到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典故。《晋书》记载天下荒乱,百姓没有食物吃,很多人都饿死,惠帝竟然问:“没有米饭,为什么不吃肉粥?”①生活养尊处优的社会精英,实际操作的劳动者,是两个阶级的群体,彼此若不交往,仿佛活在两个世界,难以找到交会点。观点之离地,由此而见。
我的工作是培训小学教师,并非终日与小学生在一起的前线老师,论经验、论体会和感受,肯定不能与他们相比。我的言论分分钟会“离地”,被戏称为 “讲”师。我不喜欢如此,于是我化被动为主动,经常走入校园,多与前线老师交流,希望从他们那边获取反馈与宝贵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较为“贴地”。
古人强调“知行合一”,要知也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我的工作,让我在知方面占优势,倘若不化为实践,用在真实的教育环境,那么我的知恐怕便是空中楼阁,离地数丈。
《传习录》载王阳明先生的话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是非常赞同的。又说:“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一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确是真知灼见。
我常警惕自己:知而不用,就无法让知得到考验和印证,这样的知是无法深透的。即使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言论恐怕仅是揣摸,难免离地。离地还强行辩驳,离真知便要更远。反之,行不以知为基础,很快便要进入瓶颈,难以突破,甚至落入自设的经验框架之中,欺骗自己,也让自己拘泥在一小格局之中。知和行一定要并行,才有真知灼见。
注:
① 《晋书·惠帝纪》:“帝文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星洲日报·东海岸》13/10/2019
2019年10月11日星期五
【佛39】契机契理有先后吗?
这个说法给我很大的启发,也成为我从事宣教工作的指导思想。
后来,我学术上的导师张宏生教授告诉我们:“程千帆先生说两条腿走路,是要提醒我们兼顾文献学和文艺学的知识,扎扎实实做学问。作为初入门者,我觉得你们该先抓文献学,扎好这个基础,发表的言论有凭有据,便可立于不败之地。至于文艺学,现在推不上去也不急于一时,先把根基做好。”我遵从师命,博士研究便从文献切入,不敢发一家之言,先重视材料的爬疏、归纳、整理、概括。
我在想:契机和契理是不是也该如此?有没有先后之分?可以先契理再契机吗?又或者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若没有把握可以“入佛智”,就别“以欲钩牵”,以免欲火焚身,度人不成反被度?
综观佛团开办的佛学班,有些舍佛教经典不用,也倡导弟子规三字经的背诵。这是过于契机吧?有些却又一定要讲三归五戒,四谛八道,三十七品,百法明门样样来,没有一丝的现代教育技巧,这可又过于契理吧?印老说的“只讲适应时代,而忽略了是否契合佛法的真义,这样的适应,与佛法有什么关系!”不正是前者的毛病?而后者却又是“不免要曲高和寡”,如何吸引青少年到来学习?
我认为:就个人的修学来说,确该是重契理多于契机,爬疏经文,深入经藏,绝对有必要。但是要能续佛慧命,让正法久住,我们却不能如此要求所有人,尤其是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青少年。“善巧方便”肯定是要用上的,这可正是考验我们的智慧与慈悲的时刻。学佛后的工夫就在此刻彰显。
不兼顾契机和契理,佛法难以弘扬!
注:
① 语出《佛在人间》之“人间佛教绪言”。印老晚年著有《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收录在《华雨集》第四册,亦有单行本出版。
“渐修顿悟”系列之39
11/10/2019
2019年10月9日星期三
【佛38】佛陀是伟大的教育家
这番话给我很大的启示,所以我特别提出。没料到的是有学生因此而感到沮丧。她说释尊“别辟坦途”的说法难以接受,佛陀本就为第一大事而出家、修行、解脱。她的反应,使我更体会印老提倡人间佛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印老同部书中也提到:“释尊曾慨叹的说‘我此甚深法,无信云何解?’‘我宁不说法,疾入於涅槃!’在‘五十七日’的长期思考中,度着独善的生活。最后,决定创设一种适应时代文明,深入而浅出的宗教。但不单是适应,在这适应浅化的里面,显示出释尊的本怀。”这也叫一些佛弟子感到不可思议和沮丧。佛内心还会“挣扎”吗?
印老被誉为当世三藏,熟读经典,他的说法是有根据的。《法华经》载:“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於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於涅槃。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英国广播公司BBC根据巴利圣典拍摄的佛陀纪录片,也特别提到佛成道后留守当地数周。
我关心的是:佛沉浸在禅悦中是作何思维?面对当时候大众的错误认知,他该如何启迪他们生起正见?现今的佛教诞生实从佛说法后算起,他是如何度化众生,以致归信者日增?
后世画的佛陀说法图,大多像大型讲座般人群围绕,恭敬聆听。但是佛说法四十余年,更多时候是一对一感化众生,对象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而不只是修行人。老人、病人、妇女、儿童、善人、恶人都有。若把佛度众生的事迹加以探讨,不难发现实际上佛是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知道如何向众生宣说契理又契机的教义。
“渐修顿悟”系列之38
04/10/2019
2019年10月7日星期一
【218】师范与大学
风波引起我的回忆。我是在马大教育学院(Fakulti Pendidikan UM)修读教育文凭(Diploma Pendidikan)后,才成为合格的教师。一年的课程,学习半年,实习三个月,还来不及适应便被送到学校就职①。若非自己的学识还足以应付,到学校难免有捉襟见肘的窘境。
后来我转换跑道,到师范学院当讲师②。最初的一年,主任安排我教现代汉语和文学,这是因为同是中文系毕业再修教育文凭的他知道,从中学过来的老师还没有能力教导教学方法。那一年,两位同道给我介绍了多本关于语文教学的书,让我恶补。可是,学生出外实习时,我还是得到学校视察。这时候我往往左支右绌,内心惶恐不安。还好学生年龄和我相仿,容易打成一片,不但接受我,还乐于和我一同成长。
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大学提供的教育课程,和师范学院有很大的落差。大学是学术机构,偏重认知的学习领域,以培养独立治学能力为重点;师范却是个职业培训所,不但注重认知领域,还重视情感和行动力的培养。大学虽然也提供教育课程,但时间太短,学生得到的仅是知识,无法感受到教育的原生态。师范则不然,学生在三五年的培训期中,身置教育环境,亲身感受教育生态,常会思考教育的有效方法。因此,师范毕业的教师相对较快融入学校工作,有效执行人师的责任。
此外,大学录取讲师的最低资格是学术文凭,师范教师却必须有若干年的服务经验。前者因此偏重传授知识,却无法培训师德和交流教学经验,理论的阐述会予人离地之感;师范却不同,讲师有中小学教学经验,熟悉学校的操作,师范生也有很多机会直面中小学生,在不断地接触和熏习中,心理上和能力上都比大学教育课程占优势。
因此,我觉得师范学院有其生存的价值,报馆捕风捉影的做法应该被谴责。
注:
① 1988年初我在增江北区中学实习,5月毕业后上金马仑苏丹阿末莎中学执教。
② 1991年12月2日到关丹德伦敦师训学院报到。
《星洲日报·东海岸》06/10/2019
2019年10月4日星期五
【佛37】你会去劝说他们吗?
讲座中,我给学生看印顺导师《佛在人间》的一段话:“在四十九天中,运用智力、悲力、无限的精进力,从一切障碍中获得解放,彻底体悟了人生的真谛,成为人间的佛陀。释尊体悟的人生真谛,与实践的轨则——道,在祭祀生天与苦行解脱的印度时代思潮中,显然是格格不入。释尊曾慨叹的说‘我此甚深法,无信云何解?’‘我宁不说法,疾入於涅槃!’在‘五十七日’的长期思考中,度着独善的生活。最后,决定创设一种适应时代文明,深入而浅出的宗教。但不单是适应,在这适应浅化的里面,显示出释尊的本怀。在波罗奈的施鹿林,开始为五比丘说法,推动了不共世俗的四谛法轮。”
我问学生:“如果你们是佛陀,经历那五十七天的思惟后,你们会去说法,让世人了解修行的真相,走向正道吗?”结果有近20人举手说会,没有人举手说不会。我再问:“你们是用常识回答我,还是用内心的声音回答我?”他们一脸愕然,不知道我说什么。
同样的话题,我搬到学院问我的学生,结果是近10人回答不会,只有1人回答会。您看到差异吗?UMP的学生和我初次见面,他们不了解我,回答问题时很自然用常识回答;我的学生早习惯了我的教学方式和为人,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的教育何尝不也如此?学生被训练得用常识或知识回答问题,to play safe,不是用内心回答。
我跟UMP的学生解说:“当你的认知和观点与群众不一样时,你有两个选择:一是努力去劝说众人,改变他们的想法;另一是保持沉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知道,如果你决定去做,那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你们不妨设身处地想想,香港的事件,假设您通过严密的考察,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有了个明确的立场,请问您会选择对持另一个立场的人说明吗?我可以相信你们刚才举手是真诚的,这很好,表示你们也有佛的‘本怀’——慈悲,也就是你们所说的爱!”
佛爱众生的表现就在这里。五十七天后,他开始说法,先对五比丘,然后一直扩大到恒河两岸,度众无数。要改变大家既有的想法,是很不容易的。佛陀45年的说法,正是他的智慧与慈悲的具体表现。
“渐修顿悟”系列之37
27/09/2019
2019年9月29日星期日
【217】表扬要适中
表扬是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让他们有信心继续学习。如果不慎落入“过度表扬”或“不当表扬”的误区,变成毫无分寸的赞美,恐怕要形成反效果。不说孩子们听了虚假的赞美失去感觉,还会错误判断自己,不但会以非为是,泥沼深陷而不自觉,严重的还会失去抵抗不完美的能力,没有赞便失去了动力。
我在课堂上常看到的是学生一回答问题,老师就叫全班同学给予掌声,即使那只是一道常识问题,即使学生的程度本来就中上。其结果是:掌声时而夹带着发泄的声音,时而疏疏落落,有气无力。表扬不起效果。
某次一名师范生教《一只贝》,讲一只贝如何熬出珍珠的可贵过程。老师过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读懂课文后会联想到什么人。分享时学生有的说想到父母,有的说老师,有一位男生却说是“男朋友”。老师感到好奇而追问,学生扭扭捏捏说不出个所以然。奇怪的是老师竟给予表扬,说他善于思考,有独特想法。真要这样吗?
教师的表扬,会使学生以此为根据,认定是可以努力的方向。常有教师投诉新课程推行以来,学生变得牙尖嘴利,言不及义。或许这也是教师的疏忽,在课堂上不自觉地释放出过度或不当的表扬,助长学生乱说话的坏习惯。学生胡乱发言,没有针对问题讨论,是不宜表扬的,免得他们养成不思考便发言的坏习惯。Critical thinking 和 effective communication不是这样训练出来的。
“表扬”和“鼓励”看似相近,却有区别。表扬是一种肯定,鼓励则是提高学生的信心,是他们勇于尝试。不值得表扬的便不应给予表扬,如果想勉励,可以这么说:“这个尝试还不错,不过……”把立场给说清楚,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
我个性严谨,即便是脸书上的帖子,我也不随便点赞,以免错误传递信息。某次看到一个帖子,很多人赞,发帖者说他是敢发他人所不敢发之言,但内容涉及民族间的敏感处,而且个人猜测多于客观阐述。这样的帖子不但不宜流传,点赞都不应该。所以我看到几个学生纷纷点赞,快点私信和他们讨论。
脸书是公众发言的地方,岂可发不负责任的言论?课室也是如此,是大家共同学习的地方,不要把它当成游乐场,疯言疯语,只求逗趣。
《星洲日报·东海岸》29/09/2019
2019年9月28日星期六
【佛36】祈雨
某天傍晚,我接到一通电话。是位男性青年。他说他是通过佛青总会秘书处得到我的电话,要和我提个建议。我当然乐意聆听。
我忘了那时候是不是已经有烟霾的威胁,只记得对方和我说的是祈雨。
他建议马佛青应该和其他宗教团体接洽,来个特别的宗教仪式,祈求上天降甘露。他说这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的贡献,也可以让大家齐心面对天灾。
我问他会有效吗?他说这个不管,最重要是大家齐心面对问题。何况佛教相信共业,说不定心诚则灵呢!
我告诉他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科学已经解释了下雨是怎么一回事,并非什么神灵操控的。雷公雷婆雨神风神,都是神话世界的虚拟角色。我认为马佛青总会不应该这样做。
我感受到他很关心马来西亚佛教的发展,更关心马佛青。他继续游说我:“其实我也知道这些,但是宗教必有其神秘的一面。我们主动这么做,是要提高社会对马佛青的认识,知道我们和社会问题紧密结合,是关心社会的。我们在乎的不是效果,下不下雨是一回事,但是我们的主动却会赢取他人的尊重。”
我却不识趣地再反驳:“关心社会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管道。马佛青近30年来的努力,都是在提倡正信的佛教,尤其是让青少年有更正确的宗教观,认识佛教的本来面貌。我真不认同我们要如此做。人的认识很奇怪,如果我们真的祈雨,恰好又下了雨,很多人就会认为很灵。这就助长了'求人不得而求神'的风气。就好像乩童出‘真字’,写了可以猜测的四个号码,一千人凭自己的解读去买字,结果当中有一两人中奖了,社会还是会认为乩童很灵。马佛青不需要建立这样的形象。”
他又辩说如果马佛青不做,其他佛教组织或许就会做。我说无所谓,他们做,我们或许会随喜,但是在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组织,我们却不希望辜负委托人对我们的期望。最后他说这么严肃的课题,带上会议上讨论比较好。我说秘书处既然叫您联络我,就是信任我可以妥善处理此事,就算我带上会议,我还是会坚持反对的。
对话不欢而散。
转眼20年过去了,我还是觉得我做得对。
“渐修顿悟”系列之36
20/09/2019
2019年9月22日星期日
【216】有经验和无经验
这让我想起球王梅西(Lionel Messi)。当年他到西班牙踢球才13岁,而且荷尔蒙生长素分泌不足,身高只有4尺半,不被看好。15岁他代表青训队出赛,锋芒毕露,打入37球,是赛季最佳射手。第二年加入巴萨罗纳,但没有球进账。17岁,他逐渐崭露头角,数年内成为国际球星。
当年如果教练不敢启用梅西,今天阿森纳不让青训队成员踢球,会有球星冒起吗?球星并非天生,也不是一天培养得起来,他们要有足够的机会磨练,还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月前,国内大型公开课后,一名同道用轻蔑的口气说:“国内无人吗?怎么让一个教龄不到半年的老师上阵?”在学校上公开课,也有老师追问:“为什么让新人上阵?我们参加公开课,就是希望从中学习,看资深老师传授教学技巧。”这是观点和视野的问题。
我经常强调我们的公开课不是示范课,所以不能把它拿来和部长说的“录制优秀教师的课给其他老师看”等同看待。我们是在提供课例,让老师们有教学案例可以参照,据此反思教学的效度,促进专业成长。严格说起来,我们要探讨的课例,好坏并不重要,只要有人认真教学,就是最好的素材。教师该借他人来反观自己,而不是希望可以借鉴名师的教学,何况经验本来就不可复制。
我在国内推广公开课迈入第七个年头,出了个厉害的郭史光宏。作为一个培训的团队,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一人。教学本来就是大家的事务,要由大家来成就。光宏以外,我们还得培训更多人,就像足球场上得给青年机会一样。如果球队不注重提携后进,日后将面对青黄不接的窘境。
任何一个团队的操作,都必须打造不同年龄的梯队才是健全的。要给无经验的人磨练的机会,以便吸取经验;没有这样的磨练,终难成大器。
《星洲日报·东海岸》22/09/2019
【佛35】我和嘛嘛档没有缘分
中学时骑脚踏车去补习,下课后时而会结伴去夜宵,不过都是在华人的粉面档口。吃了东西就走,且次数很少。
可能是没有“坐下闲聊”这样的习惯,往后的日子我和嘛嘛档无缘。庆幸的不是没有在那边消费,而是没有把时间消磨在那边。中学时接触佛学,知道戒律中有“不绮语”①一条,即不说闲杂、言不及义的话。初学佛的那个年代对戒是很执着且遵守的,渐渐的便养成了习惯。
上大学时,中文系同学之中有“四点喝下午茶”的习惯,我却一次也没有参加过。因此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喝,不过肯定不是嘛嘛档。嘛嘛档似乎是大学毕业后才流行的。我回马大读研究所时,知道马大邻近的几家嘛嘛档生意旺得很。其中,最多的顾客就是大学生,他们喜欢三五成群到嘛嘛档“浦”,从家常聊到国家大事。
80年代中期,和继程法师一道认识了林福南,我们都很喜欢他推广的“喝中国茶”文化。继程法师此后更是茶道的中坚份子,从茶叶到茶壶样样通,和他见面一定要呷一口好茶才算数。即便当年我常和法师一块儿,大伙儿结伴喝茶时,我一定是那个话最少的。
90年代,我到了关丹,接任彭亨佛教会总务,和何振森居士解下“同事”②缘。我们都没有嘛嘛档喝茶的习惯。这是不利团体的,尤其难以和年轻人“浦”在一块儿,以致难于栽培后进。可是,真要如此随俗吗?我执着的是我付不起“时间”。
而今步向老年,我还是如此。嘛嘛档文化总离我很远。要我滔滔不绝,恐怕只有递上话筒那一刻。
某次主持一项活动,和何捷老师、光宏一同下榻一个单位。第二天讲座时,何捷老师竟然爆闺蜜的隐私:“昨晚我们三人在一起,我一直在旁聆听黄博和光宏对话。他们谈了整个晚上,话题除了教学以外,还是教学、教学……这太无聊了吧?”
我就是那么一个无聊的老头儿。
注:
① 不绮语,十善戒中列为四口业之一。有多种解释,《大乘义章》卷七:“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 《成实论》卷八:“以非实语、实语而不以时、实语以时而随顺衰恼、实语以时而言无本末义理无次等皆为绮语。”《瑜伽师地论》卷八:“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静语、不思量语、不静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由于“绮语”一词汉语中也广泛使用,如苏轼《海市》:“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意思是华丽、多藻饰的文词。因此现今大多解释为“花言巧语、轻浮无礼不正经的话语”,然而比对梵语sambhinna-pralapa,其意思要更广,包括闲杂语、不相应语、无益语、无义语等。
② 佛教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这里的“同事”指共同为佛教事务劳心劳力。
“渐修顿悟”系列之35
13/09/2019
2019年9月15日星期日
【215】两个年代的教学
我告诉他时代不同了,以前的确很重视教具,我也看过学员特别带个洗衣篮装教具带入课室教学。现在的学员比较会用电子器材,例如制作ppt,效果还是一样,时间却省了不少。说他们教学轻松则不然,因为他们把时间耗在备课上,认真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把脉络梳理清楚,构思完整。还没有经验的老师也要花不少时间在这方面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初出道的憾事。当年我教中学华文,三年下来,学生都习惯了我的教学。当我离开时,一位刚毕业的师范生接替我的教学工作。两年后,我遇到该校副校长,他告诉我新老师辞职了,因为学生不买他的账。副校长甚感可惜,因为那是名很用心的新老师,只是他把力气用在不对的地方,每天耗很多时间写卷板、制作词卡、句卡,深夜都不眠休。
我上课没有教具,顶多是附加的印刷材料,自己抄写在蜡纸然后油印的。我备课的时间也很长,同屋的耀德老师看到桌上堆满书,什么《说文解字》《成语词典》都有,打趣说看我这样认真备课,他也想上我的课了。
我和新老师的差异,是源于我们毕业的学校。我是大学教育系的,他是师范学院的。大学毕业的确实不太会用教具,粉笔和黑板是最常用;师范的则不同,他们很会制作教具。90年代我视察师范生实习时,他们都是如此,即使是简单的一个词卡,也会绘上漂亮的插画,如画一只兔子握着词卡,人见人爱。据说这样会增添上课的趣味,所以代代相传,乐此不疲。学员也养成根深蒂固的概念,讲师来看教学,一定要有大量的教具。
我是不鼓励他们这样做的,教具实用就好,要讲究的是效果。对学习效果帮助不大的,可免则免。时间很宝贵,用在一方面就等于失去了时间,无法兼顾其他事项了。再说花俏的教具如词卡,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某次上课时学生目不转睛看教具,过后还举手发问。老师正高兴学生有反应,岂知学生却问:“老师,乌龟是您画的吗?很美哦!”老师差点晕倒,原来他目不转睛是在看乌龟,而不是听他讲课。
我参与编师范的课程时,类似的技术性操作都没有进入课程。我们要学员好好解读教材,选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安排好教学流程,讲求教学效果。一堂好课,必定是高效的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学习的任务。教具只是辅助性的工具,用得好则锦上添花;用不好则雪上加霜了。
《星洲日报·东海岸》15/09/2019
【佛34】佛学班给不到我的
1978-84年间,我几乎每个周末都是在太平佛教会度过。尤其是周日佛学班,我可花了不少心力去经营。我喜欢去那边多过到学校。中六我转读文科,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我想把周末留给佛学班。
且待我细说从头:
1978年7月,我开始到佛教会教周六补习班和周日佛学班(佛学班穿插学校科目,尤其是三语和数学)。1979年佛学班学生理事会改选,我被选为秘书,时年15++。主席本来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但她自继程法师赴台后便少踏足佛教会,职位由副主席代理。副主席和我都是新手,她年纪比我还小,性格更内向。接任主席后,反吓得她少到佛教会了。就因此,我得兼顾主席和秘书职务,还好一直有蔡天保老师从旁指点。翌年我接任主席,负责策划和执行佛学班的事务,长达四年。
毋容置疑的是佛学班促进了我的成长。高中后,若遇到过去的同学,他们都会惊讶我的蜕变,说那个羞涩腼腆的小男孩长大了。
1984年我离开太平到吉隆坡求学。其后,我和继程法师创办“大专佛青生活营”,展开了五年的合作。静坐七、大专佛青佛法研修班、精进静坐七、加行静坐七、般若佛学研修会等活动,都是我们联合开创的活动。1985年我担任马大佛学会主席,1992年接任彭亨佛教会总务。回首这一段学佛因缘,有大专生的佛学活动、严肃的修行、海内外的考察、各形式的宣教活动、佛教学术探索……无限感恩,也无限庆幸。
当年若只停留在佛学班,我还真活不出精彩。我不过是猴子,山中没有老虎才侥幸当大王。无论视野、理念、目标、方向,我都欠缺。星期天还肯上课的,大概都是较平凡的学生,成绩优秀的都不会到来,更罕见有学生会把佛学班当学习平台的。我之所以呆下去,靠的是坚持和一股傻劲。如果持续下去,我始终只是一枚好棋子,协助佛教会执行任务。那么多年来,我见过不少为了佛学班勤勤恳恳服务的,但时代在转变,墨守成规恐怕最终演变成刻舟求剑。
我不是否定任劳任怨地服务,毕竟“总得有人离开,也得有人留下”。我只是觉得学佛的起步该以“增上生”为目的,要怀抱明天会更好的理想!我们承担的是续佛慧命的责任,弘扬佛法要继往也得开来,才能永续经营。因此,即使留下服务的,也要不断求变,让佛学班发挥其功能,承担其培育佛教人才的职责。
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成长,不至于原地踏步。
“渐修顿悟”系列之34
06/09/2019
2019年9月8日星期日
【214】学语文也学文化
论证这点有什么意义?陈寅恪先生认为,在中古时代,种族的区分主要在于文化,而不在于血统。这可说得铿锵有力!莫砺锋教授在“百家讲坛”中也说:“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各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大家庭,汉人也好,龟兹人也好,都是构成这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白居易自幼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哺育,他又用优美绝伦的诗歌创作充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他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然后,他又引证元稹是鲜卑人后裔,刘禹锡是匈奴人后裔,以说明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中华民族”。那些只讲血统,只在乎国籍,只讲外在造型的,应该好好反思。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思维: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即使在国际汉语的教学原则,也必提到“语言文化相结合”。这个观念在国际间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孔子学院常要被质疑。海外归来的马来学生便坦然告诉我们:“我们只学语文,不学文化。”这是非常明确的立场。大英帝国当初把英语带到全世界,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英语的确是不谈文化的,即使有那也不过是通俗的普世文化。
倘若作为母语学习呢?中文的学习可以只学语文,不要文化吗?我们现在接受的很多思维都是西方的,到底是“西体中用”①还是“中体西用”②已分不清了。尤其是年轻一代,虽然说着流利中文,但其思想基础是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孔孟老庄对他们倒是陌生的。
和我们一样热衷推动母语教育的徐冬梅老师,对此是敏感的。我在温州和干国祥老师同课异构唐诗《春江花月夜》后,她和我谈“诗教”的问题,希望可以合作探讨如何教学生古诗、古文学。我知道徐老师是考虑到新一代若完全接受儿童文学,他们的思想基础将会是一个问题。
看着香港青年拿着英美国旗唱“天佑女王”和“星条旗”,我的感触特别深。这是身份认同的一个问题。你可以不喜欢中国政府,但是你不需贬低自己的民族与文化吧?所以,在母语的学习这一块,我始终坚持文化和语文是密不可分的。
注:
① 李泽厚在<漫说西体中用>一文中说:"在把现代‘西学’全面了解、介绍、输入、引进过程中,在判断、选择、修正和改造中使之适应和运用于中国的各种实际情况和实践活动中,即是‘中用’。把‘西体’用到中国,是一个艰难的创造性的历史进程。
②“中体西用”是指在清朝末年间的洋务运动所主张的基本思想,是指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制度为根基,引进并应用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的想法。这一思想也陈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星洲日报·东海岸》08/09/2019
2019年9月5日星期四
【佛33】我是佛学班长大的
那一年,我中二,机缘巧合下,我到了太平佛教会。从此以后,我星期天一早就到那边报到,傍晚才回家。Priority!是的,周末的优先权给了佛教会。朋友约打球,对不起,我星期天不得空;爸爸叫我代出席婚宴,我说我要去拜佛。从没预料过,这样的一种习惯,造就了日后坚韧不拔的性格。40年过去,我若没有其他要务,星期天我依然跟佛陀报到。
其一,我学会了担当。到佛教会后,我便当上佛学班老师,学生理事会秘书。其实,在这之前,我根本没有涉及任何团体活动,到学校上学放学、补习考试……日子就是这么过。若非佛教会,我的青少年生涯会是苍白的。
到了佛教会,恰逢一班学长因继程法师赴台而不再到佛教会,我这廖化得到佛学班主任蔡天保老师的赏识,鼓励我接手很多工作。不会的,他教我;我想试的,他给机会。在那边五年,我从寂寂无闻的初中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佛学班领导,一直到我大学毕业,“黄先炳”依旧是佛学班的代码。
到马大求学第二年,有学长来游说我接任马大佛学会主席,我没有推辞;向继程法师建议开办大专佛青生活营,师父把球抛回给我,我也便接了;成立般若佛学研究会,我是在大年初二坚持要同侪开会;到了关丹后,何振森居士找我当彭亨佛教会总务,我便空降接受重任……“勇于承担,敢于负责”不知何时已经根植我心。这一切是太平佛教会给予的。更重要的是,太平佛教会孕育的我,情感是归向佛教的,而不是单一组织。所以我身在哪儿,那里的佛教会就是我服务的地方。
其二,我学会了交际。在学校,我的朋友圈很小很小。儿时玩伴,就只有长辉。后来学校董事长的儿子竟成为我的好朋友,他从市中心的住家步行到我家一起玩儿,过后邀约我到他家去玩儿。卡片足球等新奇游戏都是从他那边学会的。初中,强华、文海、斯闻先后教会我去市区看电影,如何不买票进场,坐一号位,乘坐Sapu车……这些都是学校同学留给我的记忆。如果童年只是这些记忆,会不会是一种缺憾?
到佛教会后是开拓了另一个世界。上至和前辈沟通,下至教小学生,我都经历。最初,我在那边和陌生友人说话也会脸红,腼腆得很。后来却可以承办大型活动,呼风唤雨,是佛教会给了我舞台。前辈王振教、许来成、黄增金等大居士,当时会俯首和我们这些小辈沟通,教会我们如何带组织。看着现在年轻一代不愿意加入社团,我心戚戚嗟嗟!
那段青春时期,我自然也接触过很多异性朋友。到佛学班的大多还是女生,当年用摩托载女生是常有的。在佛教会这样的圣洁环境下,给了我和异性正常交往的机会,不会一头便栽进拍拖谈恋爱,我庆幸!
回首来时路,有的只是感恩!而今,我也乐于打造这样的学佛环境给新一代,希望他们的青少年岁月也不留白。
“渐修顿悟”系列之33
30/8/2019
2019年9月1日星期日
【213】谁还在乎使命感?
他又说,校长说现在强调绩效,谁还在乎使命不使命,只有才毕业的杏坛新手才会在乎。这让我更感惊讶,但细想这样的说法又在情理之中。移民后代在所居地久了,必然产生这样的思维。这或是产生新的更宏观的使命感,或是成为向现实妥协的一群。
我不由得想到香港的年轻人,我不议论他们的对错,但长期的示威,我们看到乱相百出。您说他们是在肩负新的使命吗?我倒是觉得他们的思维中只有“两制”没有“一国”。他们拿着英美国旗游行,唱衰中国。这留给中国思考的问题是更大的。请不要骂他们忘本,这是所在地熏陶出来的思维。
我国年轻一代也常被骂“很马来”,这恐怕也是历史的必然。他们在学校受的教育,他们在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价值观,都让他们有了新的思维。他们大多向现实看齐,以新的价值去应对生活。校长在教育界久了,他知道摆在眼前迫切要解决的是上司的指示,不是什么民族使命感。华教?在特定的场合跟着高呼就好,是不能当饭吃的。
我国华小毕业生,上了高中还报读中文的,已经少过一成。有人发起拯救华文运动,高呼“华人学华语”。我是反对这样的做法的,年轻人叛逆,你越喊他们就越往反方向走。你倒不如像闻一多般叱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你也可以高呼“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以期望他们“绿成翡翠”、“绣成桃花”。你真要坚持使命,下场会和屈原一样。
社会的思潮是种共业,自有其运行的规律,不容个人意志来扭转。强行为之,则要落个骂名,什么不自量力、螳臂当车、食古不化都来,如果再固执,则会获赠“中华胶”牌匾一枚。
不认命的,还坚持要有使命感的,一定要另辟蹊径,寻求新出路。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俗话说“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就连失败都不会有”,集中力量,通过母语的学习向他们灌输新思维,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发现自家语文之美、之大、之宏,主动挑起薪尽火传的责任,这或许还可以保存母语头上那片蓝天。
《星洲日报·东海岸》01/09/2019
2019年8月30日星期五
【佛32】佛学公开课
在学校,可以采用同课异构的模式,因为学校老师受过训练,可以独立设计教学,让两堂课擦出火花。佛学班老师则不一定有这样的条件。如果佛学班老师也是学校老师,叫他上公开课会倍觉压力;如果他不是学校老师,则他不知道要从何下手。因此,我选择演独角戏。
我已经上了三次公开课。和我过去的做法一样,我边做边学,边教边调整我的教法。三次我都选用同样的教材——鸠摩罗什。
第一和第二次的变化不大,我都采用提供材料,让学生在组别讨论中,根据材料自行发现鸠摩罗什的伟大。不过,效果并不好,最后是我自己说了出来。这不符合自学的原则,教师已经替代了学生的思考。第三次我先铺陈材料,给予较明确的提示,然后才让学生进一步去“消化”,确认传主的伟大。之所以这样调整,也是学生启发了我。五六年级的学生毕竟历练不足,对“伟大”的感受是很浅薄的,叫他们举出心中的伟人,他们背书式地说东姑阿都阿曼、爱迪生;问是什么原因,则只有标准答案。
我的课是以课文导入,让学生通读课文后,说一说传记文章的立意。一般而言,能入传的自有其过人之处,也就是世俗所说的“伟大”。可是,学生读完文章后,能说出的“伟大”就只有一个:鸠摩罗什翻译了很多经典。再追问下去,也只是举例说明,包括翻译了300多卷佛经,与真谛、玄奘、不空合称四大译经师云云。这是很常识性的理解。读传记,该要被传主所感动,为他的事迹而倾倒,拜服不已。课文显然只是提供知识,无法引发更深刻的思考,更甭说感人至深了。这是为佛学班准备教材的同修该注意的事项。
我提供让学生思考的“点”有三个:
一是让他们知道《金刚经》曾有多少人翻译,然后带他们进入现实,或翻阅经书,或看早晚课视频,或看图片,从中知道相隔约两千年后,人们的选择是谁的翻译。知道这点以后,要思考的是“这说明什么?”
二是让他们知道佛教在中国流传,曾经开创过八大宗派。这八大宗派依据的经典,有多少部是由鸠摩罗什所翻译。这又说明什么?第一项可以说是翻译得更好,这一项呢?
三是让他们知道鸠摩罗什年轻时的成就,从中推测如果他不入中原将会如何?他又是什么原因进入中原,到中原后际遇又如何?凉州十八年他是如何应对。这是必须重视的传主生平,也是最具个性特征的。学生如果感受到这点,对鸠摩罗什的“大师”形象便暸然于胸了。
佛学班毕竟不同于学校。我的示范课有多少人看懂还不知道,但课后我得作更详细的说明倒是必须的。
“渐修顿悟”系列之32
23/08/2019
2019年8月25日星期日
【212】为什么强调阅读
这个做法与国际教育变化接轨。国际经合组织(OECD)于1997年推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测试时,就列“阅读”为其中一项测试项目,与数学、科学齐头并进。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他们测试的不是英文的驾驭水平,而是允许各国以自己国家的语文进行测试。他们更加重视的是一个人的阅读素养,能否通过文字获取准确信息,开展思维。
PISA阅读力测试并不只是对阅读能力的总结性评估(Assessment of learning),而是提供信息以促进阅读(Assessment for learning),并注重自主学习(Assessment as learning)。官方发布的文件涵盖对阅读的要求,内容多涉及如何提升阅读素养(Reading Competency),多于阅读技能(Reading Skills)的把握。许多国家在PISA公布成绩后,都随机调整政策,以加强国民的阅读力。例如最近我们听日本教授主讲日本的语文教育,她便提到日本曾因为PISA排名下降而总动员调整教育策略,改进排名。可见PISA深具国际影响力,而他们所发布的指南参考价值很高①。
PISA的目的是要测试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反映着青年必须掌握的学习能力。阅读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讲究大数据的时代,若不具备阅读力,更无法断定信息的真伪、好坏、优劣。
作为教师,我们关心的是在应运这样的一个时代,阅读教学中该教什么和怎么教。根据PISA的指南,阅读素养不能只靠字词句的把握与理解,更重要的是对文本有更深入的解读,包括整体感知、推测弦外之音、评价和鉴赏,并能与真实生活挂钩②。
要做好这点,我们对文本的要求就相应提高,不应只满足于一个文本。把课文当圣经教,提炼其教育意义,欣赏其优美文句的教法已经过时,因为学生只能接受,不能质疑,学习是完全被动的。学生该被训练成具有批判意识,阅读时能够发现问题,并有能力解决问题。若课文无法满足读者,教师该善于提供更多类似文本,或采用文本对读方式训练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我们鼓励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并在思考中强化阅读力。
过去语文教学过于偏重语文基础知识,即使有阅读教学,也不过是个手段,目的还是认识字词、积累词汇。这造成学生的阅读力偏弱,不要说没有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即使是能力也颇受质疑,小学生留念毕业后,可能还没有真正读过一本书。
语文教育是时候做出调整,更加注重阅读了。
注:
① PISA每3年更新文件。您可以只挑选Reading Literacy来看。这是最早的一份指南,1999年的:
https://www.dropbox.com/s/3fsvebjogr1rhmt/PISA%201999.pdf?dl=0
② 可参考PISA应试指南:
https://www.dropbox.com/s/dbegok223kx0t8m/PISA%20%E9%98%85%E8%AF%BB%E5%BA%94%E8%AF%95%E6%8C%87%E5%8D%97.pdf?dl=0
《星洲日报·东海岸》25/08/2019
2019年8月23日星期五
【佛31】就是要学菩萨
究其实,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不知自量,就是我学佛的初心就是立志要学菩萨。菩萨者,“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的傻瓜是也。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以智为本愿的文殊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愿地藏菩萨,都是我学佛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对象。
不知自量自有其因缘。我接触佛教时才15岁,中二学生。第一次踏入太平佛教会是受同学陈慧玉的邀约,目的是去讨论学校活动,同行的还有潘强华。时任座办的蔡天保老师见我们来,也不看我们是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就很热情地邀约我们帮忙教书。原来那时期的太平佛教会周末都很热闹,星期六下午有学校科目补习班,过后还有成人华文班;星期天早上中小学佛学班,下午成人佛学班。假期不打烊。极需要人手。
我最初答应星期六去教小学生补习,然后上继程法师的华文班。华文班只上那么一次,法师便去了台湾受戒兼深造。我继续到佛教会,和蔡老师越发熟络。他住佛教会,星期六傍晚他做饭跟我一起吃。他给我讲解当时佛学班的尴尬,自继程法师走后,“树倒猢狲散”,佛学班的骨干青年都不来了,补习班、佛学班都要有人撑着。我也真乖,每个周末真的就往佛教会跑,不但上课,还挑起了很多职责。
一个没有办活动经验的羞赧中学生,在蔡老师的支持与指导下,竟撑起周日佛学班的运作,学会了担当!后来,我读到印顺法师的一段话才恍然:
“青年的血气旺,意志强,意欲如海浪般奔腾澎湃,不大能警觉到生死这回事。所以如专以‘了生死’为教,是不容易获得青年的信受。可是学菩萨法,着重於六度、四摄、四无量心,发心普利一切众生,就与青年的心境相近。……了生死,当然还是佛法的一大事,但修学大乘,要以‘利他为先’。适应广大的青年群,人菩萨为本的大乘法,是唯一契机的了!”
我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勇于发心学菩萨法。太平的因缘,过后延续开去,不管身在哪里,我都会和佛教拉上关系。我当过马大佛学会主席、彭亨佛教会总务;我协助继程法师创办大专佛青生活营、研修班、静坐七等活动;我创设般若佛学研修会、大专生下乡服务计划等。一走就是四十余年,菩萨道仍在行着。不为自己求安乐始终是我的信念。
“渐修顿悟”系列之31
16/08/2019
2019年8月20日星期二
【211】我们真心想学好马来文
很多人一开始就说“让教育回归教育”,这是对的。可惜最终却演化成政治课题,实叫人遗憾。如果回归教育,该怎样讨论呢?
国民型小学国文(Bahasa Malaysia)2011年版的课程建议采用五大模块教学:听说、阅读、书写、语文艺术(Seni Bahasa)、语文基础知识。其中语文艺术阐明:“语文艺术模块指向语文性的趣味教学,让学生感受和掌握马来文的优美和细致。这包括看懂、引用和品鉴语文中的美学内容。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将能采用各种有趣的表现方式,口头和书面创作和展现各类文体,寓娱乐于学习。”①
这是方向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策略,儿童可以通过吟唱、朗诵等手段接触不同类型的文体。我学好马来文的一个管道就是唱马来民谣,吟诵马来文各类型有韵的文字,如班顿、Syair, Gurindam等。
2017年国民型小学马来文(Bahasa Melayu)课程纲维持原状,但今年发布四年级的课程纲要时,目标第19项出现“展现Seni Khat”②。国小和华小纲要一样。课程诠释词义时,指这是用特别工具手写的一门艺术③。华社译为“书法艺术”。课程标准4.4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欣赏和展现Seni Khat的美学元素,学习标准4.4.1和4.4.2则注明是通过谚语的字形辨识落实这点④。
如果让语文回归语文,我们要讨论的是这门书法艺术是否有助马来文的学习?KSSR自2011年推行,这门艺术是在宗教科才出现,即使是国小马来文课程也没有学习。移到马来文课的原因是什么?尤其是小学阶段便得学习多语的儿童,是否有这个必要?原有课纲建议的活动,是不是更加贴近语文的学习和掌握?华小和国小的马来文课程向来是两科的,划一课纲要求是否正确?
我们是真心诚意希望华小学生都可以学好马来文,因为这是我们的国语。过去我们都是采用二语学习的模式学习,如今也要用第一语的模式学习了?必须说明的是,这里指的二语是孩子接触语文的先后顺序,不是国家排列语文的地位。华小生该如何学习马来文才能提高效果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把一个可以更加关注的课题,转变成追究是谁的责任,前朝不前朝实在不是教育的课题。除了少数的极端保守派之外,华社普遍上都没有抗拒学习爪夷文,我们关心的只是该怎样学,学习到什么程度,是否该强制小学阶段就要学习。转移焦点的讨论,都是别有居心的,我们希望问题最终还是拉回教育本位。
注:
① KSSR旧版四年级马来文课程注明:Modul Seni Bahasa merujuk aspek kebahasaan, keindahan dan kehalusan dalam bahasa Melayu yang perlu difahami dan dikuasai oleh murid. Penguasaan aspek seni bahasa merangkumi kecekapan memahami, mengungkap dan menghayati bahasa yang indah. Melalui pembelajaran modul ini, murid menghasilkan dan mempersembahkan karya kreatif pelbagai genre secara lisan dan bertulis melalui variasi teknik yang menarik. Aspek seni bahasa juga menzahirkan pembelajaran yang menyeronokkan secara didik hibur.
② DSKP Bahasa Melayu Tahun 4: Objektif Kurikulum (m.s. 3) 19. Menghasilkan seni khat.
③ Glosari (m.s, 42): Seni Khat: seni tulisan tangan menggunakan alat tulis khas
④ Standard Kandungan 4.4:Mengaplikasikan, menghayati dan menghasilkan unsur keindahan dalam seni khat. Standard Pembelajaran: 4.4.1 Mengenal, mengecam, dan menyebut huruf tunggal yang ditulis mengikut seni khat dalam simpulan bahasa dan mempersembahkannya dalam bentuk tulisan.
4.4.2 Mempersembahkan keindahan seni khat melalui simpulan bahasa.
《星洲日报·东海岸》18/08/2019
2019年8月11日星期日
【210】说话教学该长什么样?
若教师警觉力不够,课堂真会出现“伪学习”的现象。感觉课上得很顺利,学生也很活跃,课后却像看了无厘头的电影,嘻哈过后不留痕。这种现象尤其常发生在听说教学中,因为说话教材往往不具新意,学生就只调动原有的知识,配合着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堂活动。若审视他们在课堂中学了什么,可能要归零。
听说课标要求“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效地与人沟通,……做到态度文明有礼”,重点应该是“有效沟通”,因为这才是教学目的,“文明有礼”不过是过程中采用的手段。说话有礼是生活的必须,所以父母训练孩子从小就要有礼貌,对不起、谢谢、请等礼貌词要常挂在口中,以便形成良好习惯。学生倘若忘了,教师该随机提点,却没有必要在课堂中刻意指导。若还是坚持去做,即便学生采用了礼貌用词说话,也不过是配合老师完成任务,在脑里心中并不产生深刻印象。
再看这课例:教师给学生聆听录音后,要学生摘录演讲中提到的内容。接着,教师要学生分组讨论内容中提到的“知识与智慧”,何者为重?过后,教师指名学生作汇报,讲述他们的看法。学生发言时,内容并非来自最初的演讲录音,也不是分组讨论出来的成果。他们是各自表述,更糟的是没有交汇点。结束前,教师表扬了学生,说他们善于自我表达。
值得反思的是,这一堂课“学习”发生了吗?分组和事后的讨论可有达到交流的效果?这样的课,只由一两名学生发言,和三十名学生发言会有不同吗?各自表述可以达到口语交际的互动效果吗?学生对知识与智慧的不同可有加深了解?
如果加以调整,把聆听后的摘要当成是构建鹰架的必要过程,要学生先梳理外来的信息,然后再针对这些信息给予回应,赞同或不赞同都可以说,但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交换意见,以寻求共识。最后的“报告”则是阐明小组的意见,不是个人的看法。这样的课堂活动,是不是让学生更加清楚“有所学”,过程中也不断提高自己的聆听和说话能力?
注:
① 教育部推介的21世纪教学也特别强调这一点,采用的词语是Kemenjadian murid。
《星洲日报·东海岸》11/08/2019
2019年8月9日星期五
【佛30】不知自量话写作
中学二年级,我开始接触了佛教。“善良”的背景,使我在佛教会极其受落。教补习班?我每周一定准时报到,风雨不改。办活动?一定有我的身影,大小任务一肩挑。所幸的是,佛教会不是一般团体,它重视德育,传授了不少知识给我,让我重新思考人生,重新给自己定位。
“佛学本非纯知识的,一向是经验与知识相结合,所以非‘学’‘用’相结合,不足以表彰真正的佛学。”这是印顺法师的文字。“学以致用”是我踏入佛门后最重要的指引——所学的要有用,用上的也必须保持再学。
就这样一步一脚印踏上学佛的道路,对自己的要求随着因缘而提高。学和用一直是我反思的重点。我有把所知的付诸行动吗?若有,做得如何?若没有,差错在哪里?我所知道的足以说服自己和别人吗?如果不可以,就得加把劲再学;如果可以,还得百尺竿头。
过去,从来没有想过我可以站在群众面前说话,即便在课堂上,回答老师问题的次数也是少之又少。后来我觉得这样的我不好,我得学会担当,敢于表达自己。于是,我鼓足勇气参加霹雳州的佛学演讲比赛,我参加佛学班毕业礼的话剧表演,以行动来考验自己。
上了大学后,这样的舞台更多。我担任马大佛学会主席,我上电台、上电视,我独力承担筹办大专佛青生活营的任务……这些历练都促成我的成长。
后来我再往另一方面努力——写作。我投稿,发文告,写评论,一个月挣它千把块稿费。印老说:“有的人向学有心,终日不离书本。可是既不愿讲,又不肯写,一年又一年……学问吗?也不知进益多少、为何而学。如终于如此,那也就终于如此而已!不走向教学相长的正道,那么想于学问有所成就、有所贡献,也就太难了!”我常以此自勉。
我不怕慢,也不怕写得不好,只要投入与认真,一切只是过程,我始终不放弃笔耕。写,不但帮助我沉淀思考,还让我学会担当。要写,就写对别人有用的东西,兴风作浪、淈其泥而扬其波的作风,肯定不是我会做的。笔下要有担当,文字要肯负责,这是多年来所坚守的立场。虽不自量力,却也不断成长。
09/08/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30
2019年8月4日星期日
【209】让语文回归语文
上个世纪末,大陆语文界一度被质疑,并引发大批判,搞到语文教育成了“误尽天下苍生”的罪魁祸首①。两次的教改,纠正了一些偏差,不过离开完美还很远。
审视语文该教什么时,泛语文、伪语文、反语文等非语文现象的教学被提出②。“泛语文”是指把语文当成负载一切使命的学科,教学内容涵盖所有教育内容,失去其学科的独特性;“伪语文”传授一大堆的知识,却不能给学生语言方面的滋养,更别说语文素养的提高了;“反语文”则是变相的跨学科教学,毫无语文味。
这番讨论引发了新思考点,语文该教什么?如果认为“教学生有正确的品德”,以仁义道德为最高标准,文字成了记忆和背诵的口号,这是“泛语文”。如果耽于字词句段的训练,却无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高耗而低效,乃至负效,这是“伪语文”。如果把语文当成工具,高度注重思想灌输,抑或技术性的标准化操作,这是“反语文”。
例如小学华文课本收录了《叶脉书签》一文。过去我的学生教学时,喜欢即席来个书签制作,还给叶子画上精美的图案。这是反语文的教学,语文课变成美术课了。语文如果要回归语文,就必须回归文本,让学生审视说明文是“如何说使人明”的,才是正规的语文训练,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本来是充满趣味的,官方怕老师忽略了,特别拨时段要教导“趣味语文”。这本无可厚非,但若顾得了趣味却掉入非语文的元素,那就不配称为语文教育了。
所以,认识语文的本体论是非常重要的,让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才能突显语文的价值与作用。
注:
① 洪禹平、杨东平,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羊城晚报》,1997年3月27日。其后,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收录更多类似文章。
② 史成明《语文科本体论基础》,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星洲日报·东海岸》04/08/2019
2019年8月1日星期四
【佛29】敏感从何说起?
年前就有朋友邀我执笔写专栏,可是我已经有个教育专栏了,再写教育难有新意,一星期挤两篇更快变黔州之驴,所以没有答应。今年初,心血来潮,突然主动出击,要求撰写佛教教育的专栏。编辑高兴之余,没有细辨。我建议的专栏名称是“菩提树下”,后被改为较中性的“渐修顿悟”。网络版的个人简历,我清一色写我在佛教界的资历,编辑建议要“较全面”,所以把我的职业,儿童文学协会的身份都加入了。我明白他的用意。
我是学者,自有一些执着。像写“走近古人”,我坚持用学术的方式撰稿,虽曰随笔却也不敢只抒发己见,尽量讲求有理有据。我是希望本地媒体也可以像中国那样,多加一些墨水的。感谢《星洲》的纵容,让我写了365篇,长达7年半。
我写佛教专栏,当然可以选择闲话家常,用轻松的笔调抒发对世事的体会,乃至文中不提佛字,也不引用经文。可是我偏就是固执的选择“不为”。我写文章不是为了成就自己,成就一家之言。我是在论学,所以选择述而不作,把所思考的依据也搬出来,让读者有迹可寻,知道不是我厉害,而是受到先贤遗留的文字启迪而已。如果你将此理解成掉书袋,诚属我的功力不够。
有一篇文章,网络版用的插图是某政党的标志,结果不到几个小时,点击量就破千。留言也多,其中不乏嘲讽者,说把宗教和政治挂钩就与月亮党无异了。这是特定环境训练出来的思维模式,我辈很容易类推和泛化。“敏感”之说,也就是如此产生。
教科书说不可触及宗教、民族等敏感话题,辩论会也一定如是说。于是,我们理解的敏感就是“民族”和“宗教”。可是,我只看到华裔政治领袖否定自己是华人,首相等高官却大方承认自己是马来人。是什么民族、信什么宗教有错吗?需要避讳吗?挑衅、中伤、诋毁才是关键词不是吗?
我在网上创设“法情”论坛,有人劝我易名,因为“佛教”论坛不能吸引其他宗教信仰者;我用佛教会办教育活动,有人说这是不公平的,剥夺其他信仰的人的权利。我说没关系,我是在移风易俗,改变大家的观点。我是佛教徒,我宣讲佛法,但是我从不拉任何人信仰佛教。信仰是个人的选择,必须尊重。
01/08/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29
2019年7月29日星期一
【208】语文老师不可不知的
师范学院决策者对这种发展趋势相当敏感,所以约五年就要修订课程,以让未来教师更加跟上时代,紧贴最新知识。
语文课程最近一次的修订,我们增添了一个新元素,让教师从“本体论”(ontology)的角度思考语文。聚焦在三个主要领域: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
语文是什么?如果找个小学生来问,他知道的不外是笔画笔顺,汉语拼音,听写造句……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就是语文,若非语文,我们恐怕还要经历漫长的蛮荒时代,遵循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律过活。不重视语文的内化与外显功能,只从校本语文的视角思考,对得起语文的存在价值吗?潘新和教授提出“存在与表现”的语文观,让其内涵与外延提高到仿如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是很有意义的思考点。
“教什么”和“怎么教”长期是师资培训课程的重点,差别是若不先解决“语文是什么”的命题,这两者开拓的空间是极有限的。教学生“以正确的笔画笔顺写字”,“读准轻声儿化”,“用字构词,以词造句”便会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如何通过语文获取知识,如何表达内心的想法,这才是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重点。
此外,我们还得思考“母语和二语”的差异,二者的作用不一,其教学目的和方法,也跟着有差异。如果把母语当二语教,只偏重语文作为沟通的工具性,那么亵渎语文的嫌疑就越重。
课程修订经年,我觉得这方面的调整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新一代的老师对语文的性质和作用是更加敏感和注重的。
连带的,我觉得其他科目也应该往本体论思考。历史是什么?先解决这个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就好处理。要不然,历史老师照本宣科,按教科书内容教学,我们恐怕只会教出会背书、强记忆的一等顺民而已。他们无法从历史吸取教训,延续文明的发展。
《星洲日报·东海岸》28/07/2019
【佛28】学习过程莫要起疑
这段话,虽然指向修定的过程,不过我常用以自勉,亦勉励我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信心,莫怀疑自己,怀疑老师,怀疑方法。这里的“怀疑”,不是说质疑问难,而是因为疑惑而失去信心,这的确会彻底障碍学习。
怀疑自己,就像经文所说,自谓罪业深重,不是修道之才,因此自怨自艾,妄自菲薄,觉得不比他人优秀。如此怀疑自己,如何会启动内在之动力,开发自身的潜能?佛说众生平等,是指在本性上大家都是一样的,只是修学的用心造成差别。若然,修学就不要自己摧毁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舜,人也;我,亦人也”,亦步亦趋地刻苦学习,假以时日“人皆可成尧舜”,修学并非遥不可及。学习,从建立自信开始。
怀疑老师,经文说的是发现老师的威仪相貌不足为师,由此失去信心,不肯向学。禅定修学固然如此,师父不授记则工夫不算有成就,倘若疑师,一切就无从说起。用在现实的学习中,我觉得“疑师”可以指向怀疑“境界”。世人有凡圣之别,没有修行者,凡人一个;修行有成就则是圣人。这是境界之别。如果抹杀境界,真以为不必修学,人人就可以是尧舜,那是多大的误解。老师是先行者,境界比我们高,我们有必要随之学习;但老师不一定就是圣者,其境界不但可以跟上,甚至可以超越。我向师学习,却不耽于师。连境界都否定,自以为是,学习难以走向更高境界。
怀疑法门,即对自己所学习的方法和理念都丧失了信心,认为不能导向成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怀疑理论,认为理论只是纸上谈兵,不若实践来得实际。过于自信,不相信境界有高低之分而否定有师者,更不信理论可以导向更高更远而相信个人微薄的躬行经验,要如何才能到彼岸?个人的经历很容易陷入瓶颈,陷入瓶颈而又不自知,则可以满足于井中观天了。
只有相信自己的潜能;相信老师会以身示范,展示境界的可及性;相信理论是前人的智慧结晶,是更高的一个理想;如此,才会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愿意寻求卓越,不断攀升高峰。
疑自疑师疑法,只会自毁前途。
注:
①《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二,《大正藏》。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19/T46n1916.pdf
《东方日报·龙门阵》26/07/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28 (编辑告知这是最后一期)
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207】真要有求必应?
教育部于2011年推介了新课程(小学标准课程,KSSR),华文课加入的其中一项新元素是“写话”。这是一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手段,对低年级学生尤其重要,以让他们自小培养“我手写我心”的习惯。
华文在华小是作为母语学习的,学生对该语文并不陌生,要表达应该不成问题,只是碍于字形掌握尚不足,书写时会忘了该字的长相,结果往往写不出。写不出便要造成障碍,打断其思路。专家因此说,先让儿童表达,不会书写的字可以用任何形式来代替,符号、画画、拼音都可以。教师批阅时,先看儿童表达的内容,文字其次,教师可在批阅时提供正确的书写范例。
思路不断,意念完整,这是“我手写我心”的要诀,也是用母语学习的重要守则。别让思路因为有太多障碍而受干扰,这是学习过程中该养成的习惯。这就好比写文章,我们把想写的一口气先写下,过后再重看,润笔和修订。如果我们不这样,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查字典,遇到没有理清的概念便停下思考,文章恐怕便要写不成了。
儿童书写练习,让他们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不该代替儿童的学习,剥夺他们学习的机会。更何况学生碰到困难便寻求支援,还会养成坏习惯。
对待学生如此,教师对待自己也该如此。例如现今网络发达,什么事儿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得到,那就自己解决问题好了。遇到问题便要找人问,不先求诸于己,想方设法自行解决,这不但会干扰他人,还影响到自己的成长。
改变“每事问”的坏习惯,您会发现自己在一夜间成长!
《星洲日报·东海岸》21/07/2019
2019年7月19日星期五
【佛27】是烦恼不是习气
《优婆塞戒经》说:“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佛。”可见“断烦恼”和“断习气”是两种境界。
《大智度论》说:“譬如香在器中,香虽出,馀气故在。”香取出了,但盒子里仍有香味,这就是习气。不过,这种香味不是永久的,根源已断,馀韵犹存,假以时日,香味才会消失。所以经典说习气不算是烦恼,只是过去长久养成的习惯使然。
印顺法师的譬喻更合乎烦恼与习气之分,他说:“如犯罪的,手足被杻械束缚久了,一旦解脱下来,手足的动作,总有点不自在。”所以,即便烦恼断除,但由于长期的习惯,习气仍在;自己或不受影响,身边人却会因你的习气而起烦恼。所以印老说:“这种习气,虽不碍于生死解脱,不碍于心地自在,而到底还是一种缺点。”
断了烦恼,习气或不会马上断除;只有连习气也没有了,才算彻底解脱。凡夫却往往误解,以为习惯性的动作和想法是习气,不是烦恼,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孰不知这些习惯夹杂着污染,其实是极为粗重的烦恼,不能称之为习气。这种烦恼可是生死轮回的根源呢!例如脾气坏,痴心重,贪欲强,都不是习气,而是烦恼。
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习气其实是烦恼”,是在协办第三届大专佛青生活营时。那一年,我把副题讲座交给学员讲,不另请讲师。副题讲师功力不够,认识不深,谈的较表面,结果引发其他学员也敢于抒发己见,论辩味道极重。这该是好事,学员不再只是吸收课程主讲人灌输的知识,而是参与建构新知,解放了被禁锢的思维。
可是,进行检讨会时,好些人对此作了批评。他们说佛学营不该如此,应该要有约束,让大家在平静之中学习。他们主张营会期间应该要有更严的纪律让大家遵守,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都得事先列明,参与者不可逾矩。结果,师父因此训责道:“你们大概是被大专法令绑惯了,给你们自由反而无所适从。”
当年我不太明白师父的话的意思,多年以后,历练足了,才发现其中真谛。的确,我们受到环境的约束,形成了很多的习惯。这种习惯或是观念上的,或是行为上的,日久熏习以为常态,就把错误的理所当然起来,蒙然而不自觉了。孰不知这可是与“愚痴”相应的根本烦恼,是轮回的祸源。我们即使为不合理的条例束缚,日子久了,习以为常,反而觉得自在,一旦没有了束缚,反而不自然,觉得不自在。这是烦恼?还是习气?
当你静下来时,不妨想想你的惯性思维,到底是烦恼还是习气。
《东方日报·龙门阵》19/07/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27
2019年7月14日星期日
【206】华教需要年度仪式
河流出海口并非必然,沿途经历是崎岖多变的。平原潺潺流动时,若少了几分动力,便要停滞不前,乃至化为一潭死水。教师的热情,何尝不也如此?随着时光流逝,日复日、年复年执行重复性的工作,恐怕热情也要慢慢被磨灭,让一切的操作转为惯性.如果真的不幸如此,随着人工智能的时代的来临,教师分分钟可要为机器所取代。
身边的一切开始变得索然无味时,仪式就成了必须,以使您的日子与其他天不同,使一时一刻都与其他时段不一样。有了仪式感,一切才不至于变得无趣,您将察觉其实每时每刻改变都在发生,我们必须善于把握以庄严自己。但,仪式却断不可是僵化的规范,它必须是一种足以唤醒热情,使人可以重新找到动力,激发内心去寻回认真、敬畏、热爱、活力。
不单教师需要仪式,华教也需要仪式来刺激。也许你说我疯了,华教的仪式还会少吗?大宴小宴算不算,应该由你自己判断,参与了,可否重拾热情,抑或参加了反而觉得更累?大楼小楼的落成算不算,也是由你说了算!若是白象,也就只好远观仰望,膜拜一番。大大小小性质不一的教师奖算不算,若不沦为仪式中的点缀,沾些仙气或许还可算。讲座研讨?若可促进思想交流,激荡脑力,应该算是的。但更多时候言者谆谆,听者藐藐,雁渡寒潭不留影。
我一直希望能建议一个庄严的仪式,不但能激发热情,还能指引方向,有后续的动力。
四年前我串演过一回刘姥姥。受邀到杭州上公开课,竟然没有问清楚实况。到了体育馆,三千人围观,才惊觉我必须挥动红巾斗牛。我是具野心的份子,不甘于平凡,相信荣国府是可以复制移植的。两年后,类似的杏坛盛会在吉隆坡上演,1300人参与。今年,我们期待1500人参与,庄严仪式。
这项仪式,不但没有规定谁必须参加,而且参加者还得付费。可见,教师在寻找更好的仪式感。
作为发起人,我们承诺会做得最好,让仪式更庄严,仪式感更强烈。当然,如果您觉得不需要,我们会恭贺您,因为您一直保持着那份最初的真心!
《星洲日报·东海岸》14/07/2019
2019年7月12日星期五
【佛26】勿以不知而妄言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谓由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正说明种种烦恼皆因痴而起。
因此学佛者应时时警惕,不要让自己堕入无明之中,妄言所不知,传播其不实。尤其是现今网络普及,资讯发达的时代,更不要散播是非,蛊惑人心,断人慧命。
我是常引此为惕的,常常提醒自己在没有掌握足够信息,不了解事情之前,不要随意发言,以免加深无明。话说出口了,若不属实,又得常以不实来掩盖,这可会越陷越深,倒不如多花时间探索,多了解事情更为重要。
30年前,我们在槟城观赏“动地吟”,恰逢六四。一众诗人纷纷即兴作诗吟诵,或是哀悼,或是谴责。和尚当时也痛心疾首朗诵了自己的作品。10年后我再见他,已进出内地多回的他,却说天安门或没有发生那么悲惨的事。若其然,泪岂不是白流,骂人的话岂不冤枉?
还记得曾有娱乐记者为文谴责许冠杰因为没有得奖,唱歌时极度敷衍,态度散漫。孰不知那时歌手因在高山拍片缺氧险送命,休养期间仍出席颁奖礼献唱,敬业精神竟被错误诠释为不专业。
几年前某部长谴责考试局刁难考生,一名前佛教领袖也跟著起哄。别的我不敢妄言,但关系语文教育和测评的事件,我是熟悉的,所以我直接讽刺他“保险从业员也来论断教育了”。
我无意诋毁其职业,但话说出口却知会被误解。我意指在没有掌握足够资料前,非该领域的人不宜妄加评论,哪怕你是律师医生,我也会非议。
不知而妄言,其实是痴的表现,学佛人不该如此,读书人也不该如此。“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爱说话,但往往是站在理所当然的角度评论时事,没有考量事件背后的复杂原因,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往往成了造谣生事者。
说会让自己后悔的话,倒不如搜索多点资讯,作更深刻的思考。
“渐修顿悟”系列之26
《东方日报·龙门阵》12/07/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