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特别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什么①,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已。这个观念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他们在每一堂课后都有所学。因此教师直面的一个挑战是,教学不只是看内容,还要兼顾学习的效果,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中发生。
若教师警觉力不够,课堂真会出现“伪学习”的现象。感觉课上得很顺利,学生也很活跃,课后却像看了无厘头的电影,嘻哈过后不留痕。这种现象尤其常发生在听说教学中,因为说话教材往往不具新意,学生就只调动原有的知识,配合着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堂活动。若审视他们在课堂中学了什么,可能要归零。
听说课标要求“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效地与人沟通,……做到态度文明有礼”,重点应该是“有效沟通”,因为这才是教学目的,“文明有礼”不过是过程中采用的手段。说话有礼是生活的必须,所以父母训练孩子从小就要有礼貌,对不起、谢谢、请等礼貌词要常挂在口中,以便形成良好习惯。学生倘若忘了,教师该随机提点,却没有必要在课堂中刻意指导。若还是坚持去做,即便学生采用了礼貌用词说话,也不过是配合老师完成任务,在脑里心中并不产生深刻印象。
再看这课例:教师给学生聆听录音后,要学生摘录演讲中提到的内容。接着,教师要学生分组讨论内容中提到的“知识与智慧”,何者为重?过后,教师指名学生作汇报,讲述他们的看法。学生发言时,内容并非来自最初的演讲录音,也不是分组讨论出来的成果。他们是各自表述,更糟的是没有交汇点。结束前,教师表扬了学生,说他们善于自我表达。
值得反思的是,这一堂课“学习”发生了吗?分组和事后的讨论可有达到交流的效果?这样的课,只由一两名学生发言,和三十名学生发言会有不同吗?各自表述可以达到口语交际的互动效果吗?学生对知识与智慧的不同可有加深了解?
如果加以调整,把聆听后的摘要当成是构建鹰架的必要过程,要学生先梳理外来的信息,然后再针对这些信息给予回应,赞同或不赞同都可以说,但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交换意见,以寻求共识。最后的“报告”则是阐明小组的意见,不是个人的看法。这样的课堂活动,是不是让学生更加清楚“有所学”,过程中也不断提高自己的聆听和说话能力?
注:
① 教育部推介的21世纪教学也特别强调这一点,采用的词语是Kemenjadian murid。
《星洲日报·东海岸》11/08/201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