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选让我了解一些事实。时评人写文章有不同原因,有些是为自己而写,很注重自己观点的正确,即使时局有了变化,抑或自己的观点随着时间的转变有了动摇,他还是会千方百计搬论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至于会造成什么影响,他是不理会的。有些则是为社会而写,有很强的社会意识,同样是搬论据,但他们的目的是要以说服更多人,打造更好的一个社会。
为自己写文章的人,美其名叫原则派。为了捍卫自己的立场,即使掩盖事实,以偏颇的论据反驳他人也在所不惜。就算是褒义的“顾全大局”的妥协,在他们眼中也成了贬义。勇往直前是他们坚守的信义。可惜的是,他们的论据一旦为人揭穿,论点守不住,便恼羞成怒,也抓狂谩骂起来。
我由是而反思:我写教育文章为的是什么?
我想我一直都自觉地是为人而写,不是为己。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师门有训:写文章一定要有根据,不要生搬硬套。两条腿都落地行走,一条是文献,一条是文艺。如果两者不能兼顾,逼得要单脚跳,也宁舍文艺而重文献。不重文献,一旦有论据推翻你所说过的,就要像釜底抽薪,什么火都要灭了。如果这时还输了风度,失理又失礼,可就得不偿失。没有论据,就没有发语权,最好就是别说话。
其二是我厕身教育界,总怀着一定的使命感,希望把教育做得更好。教育是为大众而服务的,只要对大众有利的,我们都该接受,即使委屈了自己也无所谓。有时自己的观点不为人接受,辩驳下去也发现自己理亏,这时就该承认自己思考不全,接纳别人的看法,并欢喜受教。立场转移不是没有原则。布袋和尚有诗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周润发在电影《监狱风云》强调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更把这个意思发挥得路人皆知。
过去,我在审题的会议上,往往会捍卫自己认为对的题目和答案。但后来学到了“顾全大局”,如果参与审题的人会误读或误判,我便想到考生必然也会如此。因此,最好还是退一步,修一修题目或答案为是,不会坚持己见。
教育文章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而写,不去理会它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我想还是不写为妙。文字的作用很大,可以给人力量,也可以打垮一个人,更有可能毁掉自己,岂能不谨慎?
原则有范围的大小之分。个人定下的原则是小原则,是可以适时适度而调整;不可妥协的社会规范原则是大原则,是不能让人逾越的最低防线。我觉得,个人的原则是具张力和弹性的,可以通过学习和经历,积累经验和教训不断充实。大原则不妥协才是一种该有的基本操守。
《星洲日报·东海岸》27/05/2018
2018年5月29日星期二
2018年5月20日星期日
【146】文章要读仔细
最近好些同道在社交媒体疯传一些文章,题目看似很好,论点也有可取之处,可是瑕瑜互见,乃至绵里藏针,读者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呢?我知道分享的动机是好的,你们都很善良,可是对文本的解读该更细心吧?
我有过类似的经验:某次上课,谈说明文的教学,我直接从实例下手,要学生先阅读一篇题为“校园安全意识”的课文,然后再评述文章作为教材的优劣。可是,不到两分钟,学生就读完并看着我似乎有话想说了。我最初还想,他们毕竟是在职老师,一目十行,很快可以消化所阅读的材料。可是,当他们讲述自己的观点时,我发现大大的不妥了。他们是看了题目借题发挥,讲述“校园安全意识”的重要,并不是在讨论文章写得如何,作为阅读教材该如何应用和开发。
这不是说他们的程度不好,不具备阅读力,而是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使然。过去华文课程纲要注明“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认识字词……”,影响所及,教师教课文时一定先教生字新词,造句和听写也成为必然的功课,课文的内容只是轻描淡写用几个问题带过。对文本从来没有细心的评析和解读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文是用来教字词句子的,文章怎么写,写得如何,倒被忽略了。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比萨,PISA)是由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所发动,目的是探索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能力。因此,他们在测评时以各国的15岁少年为对象,测试的科目除了科学与数学外,第三项竟然是阅读(Reading)。我做过非正式调查,许多人都说该测试“语文”或“交际”能力,很少人会想到是阅读力。可见,当局的想法是“得阅读者得语文”啊!
比萨的文件也清楚阐明要测试的是一个人的阅读素养,一种深度的解读文本的能力,不是过去的只重视阅读技巧,如朗读得字正腔圆等。
有鉴于此,我们也该推动课改,重视教材的选择,“读什么”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不要再视阅读材料为识字的依据;重视课堂的阅读教学,强调要深究课文,与作者对话,探讨他的写作意图和怎么样写成,毕竟“怎样读”的培训是一种终身能力的训练,不要再像过去般海绵式的全盘吸收就是。
观念调整过来,就会有更多行动上的改变。希望以后看到不是佳作不疯传(如果有瑕疵,也该指出才传)。
《星洲日报·东海岸》20/05/2018
我有过类似的经验:某次上课,谈说明文的教学,我直接从实例下手,要学生先阅读一篇题为“校园安全意识”的课文,然后再评述文章作为教材的优劣。可是,不到两分钟,学生就读完并看着我似乎有话想说了。我最初还想,他们毕竟是在职老师,一目十行,很快可以消化所阅读的材料。可是,当他们讲述自己的观点时,我发现大大的不妥了。他们是看了题目借题发挥,讲述“校园安全意识”的重要,并不是在讨论文章写得如何,作为阅读教材该如何应用和开发。
这不是说他们的程度不好,不具备阅读力,而是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使然。过去华文课程纲要注明“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认识字词……”,影响所及,教师教课文时一定先教生字新词,造句和听写也成为必然的功课,课文的内容只是轻描淡写用几个问题带过。对文本从来没有细心的评析和解读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文是用来教字词句子的,文章怎么写,写得如何,倒被忽略了。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比萨,PISA)是由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所发动,目的是探索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能力。因此,他们在测评时以各国的15岁少年为对象,测试的科目除了科学与数学外,第三项竟然是阅读(Reading)。我做过非正式调查,许多人都说该测试“语文”或“交际”能力,很少人会想到是阅读力。可见,当局的想法是“得阅读者得语文”啊!
比萨的文件也清楚阐明要测试的是一个人的阅读素养,一种深度的解读文本的能力,不是过去的只重视阅读技巧,如朗读得字正腔圆等。
有鉴于此,我们也该推动课改,重视教材的选择,“读什么”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不要再视阅读材料为识字的依据;重视课堂的阅读教学,强调要深究课文,与作者对话,探讨他的写作意图和怎么样写成,毕竟“怎样读”的培训是一种终身能力的训练,不要再像过去般海绵式的全盘吸收就是。
观念调整过来,就会有更多行动上的改变。希望以后看到不是佳作不疯传(如果有瑕疵,也该指出才传)。
《星洲日报·东海岸》20/05/2018
2018年5月13日星期日
【145】教育不要只说不
我在一餐厅用餐,一妇女推门进来便高声呼喝:“又玩手机啦!叫你不可以玩你不听,专家说:一直玩手机会变笨的,你知道吗!”桌旁的小孩儿吓得放下手机。妇女跟着到厨房忙去了,小孩儿没事好做,悄悄再拿起手机滑屏……
这一幕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也让我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常常告诉小孩儿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却没有明确告诉他们该怎么样,结果孩子们往往就只好恢复那个样。太多的“不”,只会让孩子胆怯、消极、负想法,这不是教育的目的。
孩子的成长,除了先天的条件外,后天的学习和环境更是决定性的因素。教育是以热情燃烧热情,让自己生命散发的光亮去点燃他人的生命力,不该停留在习惯性的指责与训示而已。施教者的躬行和创设的环境,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影响。父母得如此,教师也该如此,国家的领导层更该如此。
过去官方一直倡导把“诚信”的价值观纳入公共服务领域,这价值观当然重要,纳入公共领域也很重要,但其影响力和效果却不彰显。何故?其身不正,发出的指示底层只好假意顺从,徒具形式地敷衍上方。如果“正确的价值观”再加多几项,虚假风气会更炽盛,后果更不堪设想。这样的做法,是不能发挥教育的正面效果的。
今天我收到两则短信,都提及爱污言秽语羞辱他人的不良作风。一则连消代打,把始作俑者推向某人某党,看似关心青年,其实却极尽嘲讽的本事。我不觉得这样说会有效,同情者会批评骂的人假正经,好国骂者①则嗤之以鼻,依然故我。另外一则短信则直接作出呼吁,要求大家遏止谩骂仇恨之风,要以智者的勇气直接断绝这类信息的流传。这是洪七公式②的呼吁,或许更能起共鸣。
要扶正歪风,改变不良风气,是项长征性的工作。我们得不断检讨自己做了什么,又给社会提供了怎样的一种健康环境。若只顾训责,就要像先前说的母亲阻止孩子滑手机那样,成功一时,却无法让孩子改掉恶习。
教育不能只说不,不但要明确告知他们可以做的是什么,还要以身示范,给他们树立榜样,有所遵循。
注:
① 鲁迅先生于1925年写过一篇文章,题曰是《论他妈的》,将“他妈的”称作中国的国骂。各国都有国骂,如英美的Idiot,Freak,Fuck,Shit等,马来西亚的……大家耳熟能详。
② 金庸《射雕英雄传》第114回,裘千仞被群雄逼到悬崖边,突然说道:“那一位生平没杀过人、没犯过恶行的,就请上来动手。”竟然叫群雄面面相觑,无可奈何,独有洪七公大喝:“老叫化一生杀过531人,这531人个个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倖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从来没错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532人!”这番话大义凛然,裘千仞听了不禁气为之夺。
《星洲日报·东海岸》13/05/2018
这一幕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也让我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常常告诉小孩儿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却没有明确告诉他们该怎么样,结果孩子们往往就只好恢复那个样。太多的“不”,只会让孩子胆怯、消极、负想法,这不是教育的目的。
孩子的成长,除了先天的条件外,后天的学习和环境更是决定性的因素。教育是以热情燃烧热情,让自己生命散发的光亮去点燃他人的生命力,不该停留在习惯性的指责与训示而已。施教者的躬行和创设的环境,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影响。父母得如此,教师也该如此,国家的领导层更该如此。
过去官方一直倡导把“诚信”的价值观纳入公共服务领域,这价值观当然重要,纳入公共领域也很重要,但其影响力和效果却不彰显。何故?其身不正,发出的指示底层只好假意顺从,徒具形式地敷衍上方。如果“正确的价值观”再加多几项,虚假风气会更炽盛,后果更不堪设想。这样的做法,是不能发挥教育的正面效果的。
今天我收到两则短信,都提及爱污言秽语羞辱他人的不良作风。一则连消代打,把始作俑者推向某人某党,看似关心青年,其实却极尽嘲讽的本事。我不觉得这样说会有效,同情者会批评骂的人假正经,好国骂者①则嗤之以鼻,依然故我。另外一则短信则直接作出呼吁,要求大家遏止谩骂仇恨之风,要以智者的勇气直接断绝这类信息的流传。这是洪七公式②的呼吁,或许更能起共鸣。
要扶正歪风,改变不良风气,是项长征性的工作。我们得不断检讨自己做了什么,又给社会提供了怎样的一种健康环境。若只顾训责,就要像先前说的母亲阻止孩子滑手机那样,成功一时,却无法让孩子改掉恶习。
教育不能只说不,不但要明确告知他们可以做的是什么,还要以身示范,给他们树立榜样,有所遵循。
注:
① 鲁迅先生于1925年写过一篇文章,题曰是《论他妈的》,将“他妈的”称作中国的国骂。各国都有国骂,如英美的Idiot,Freak,Fuck,Shit等,马来西亚的……大家耳熟能详。
② 金庸《射雕英雄传》第114回,裘千仞被群雄逼到悬崖边,突然说道:“那一位生平没杀过人、没犯过恶行的,就请上来动手。”竟然叫群雄面面相觑,无可奈何,独有洪七公大喝:“老叫化一生杀过531人,这531人个个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倖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从来没错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532人!”这番话大义凛然,裘千仞听了不禁气为之夺。
《星洲日报·东海岸》13/05/2018
2018年5月9日星期三
【144】让孩子开口辩驳吧!
一般人总喜欢给爱辩驳的孩子标签为坏孩子;那些乖乖听话的,才是标准的好孩子。
那天我在原始佛教经典《杂阿含》看到一段事迹,惊讶不已,原来以上的想法自古有之:
话说释迦牟尼晚年常劝弟子迦叶多说法,但却为其拒绝。迦叶给的理由是弟子们不喜欢听他说法。再问其故,他指名是因为两个弟子因为多闻而爱反驳所致。这两个弟子分别是阿难和目犍连的弟子。
德高望重的迦叶竟然因为青年僧爱反驳而情愿封口不说法。反之,佛的其他弟子如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等培训青年僧侣时,反而注重他们的思辨能力,让他们敢于质疑问难。这种论辩之风对以后佛教论典的开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佛教走向国际舞台,论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迦叶的事迹,造成的结果是老师选择不再说;现实中若出现爱反驳的学生,结果却是学生不愿再说话。
30年前我实习时,许博文教授来视察我教学。我上了一堂课前指导的写作课,与学生聊新年该如何庆祝才有意思。学生是被标签为“放牛班”的。但,意外的是,他们很爱讲话,不但敢于说出心中的话,还会反驳他人的观点。我和他们也一直在对话之中,就连许教授也忍不住加入讨论。下课后,许教授大概想到他的加入讨论会让我信心受挫,特地在课堂上勉励学生一番,说他们表现好,谈话有内容,难得遇上可以和他们讨论的老师云云。
现在师范学院提高入学的门槛,进入学院的都是高材生。奇怪的是,大部分在预科班时反而是乖乖不说话的,抄笔记是他们的专长。我想这是过去的教育方式培训出来的成果。我们的中小学都不太鼓励学生多说话,课堂上的口语交际其实只是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问题往往有标准答案。我们甚少看到课堂教学时让师生环绕课题讨论。
某次我看一名实习生教学,班上有一名小胖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老师发问时就只有他回应,而且言之有物。我身边的原任教师告诉我,这学生一向是叫老师最头痛的,就爱反驳顶嘴。 我笑笑说:“我欣赏他回答问题的能力,我想如果现在发生饥荒,存活下来的恐怕就只有他!”道理很简单,会给老师回应的孩子,不但思辨能力较强,而且也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和表达能力。具备这些能力的孩子,生活的适应力也更加强。
学生是要训练的,如果他们还不习惯口头表达,就要给他机会多说。如果一开始就压制他们,要他们多听少讲,他们便要失去说的兴致,最后便选择三缄其口了。
《星洲日报·东海岸》07/05/2018
后记:文章写好后,惊讶发现北京大学在念错“鸿鹄”一词后的道歉信竟然有那么一句话:“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那天我在原始佛教经典《杂阿含》看到一段事迹,惊讶不已,原来以上的想法自古有之:
话说释迦牟尼晚年常劝弟子迦叶多说法,但却为其拒绝。迦叶给的理由是弟子们不喜欢听他说法。再问其故,他指名是因为两个弟子因为多闻而爱反驳所致。这两个弟子分别是阿难和目犍连的弟子。
德高望重的迦叶竟然因为青年僧爱反驳而情愿封口不说法。反之,佛的其他弟子如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等培训青年僧侣时,反而注重他们的思辨能力,让他们敢于质疑问难。这种论辩之风对以后佛教论典的开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佛教走向国际舞台,论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迦叶的事迹,造成的结果是老师选择不再说;现实中若出现爱反驳的学生,结果却是学生不愿再说话。
30年前我实习时,许博文教授来视察我教学。我上了一堂课前指导的写作课,与学生聊新年该如何庆祝才有意思。学生是被标签为“放牛班”的。但,意外的是,他们很爱讲话,不但敢于说出心中的话,还会反驳他人的观点。我和他们也一直在对话之中,就连许教授也忍不住加入讨论。下课后,许教授大概想到他的加入讨论会让我信心受挫,特地在课堂上勉励学生一番,说他们表现好,谈话有内容,难得遇上可以和他们讨论的老师云云。
现在师范学院提高入学的门槛,进入学院的都是高材生。奇怪的是,大部分在预科班时反而是乖乖不说话的,抄笔记是他们的专长。我想这是过去的教育方式培训出来的成果。我们的中小学都不太鼓励学生多说话,课堂上的口语交际其实只是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问题往往有标准答案。我们甚少看到课堂教学时让师生环绕课题讨论。
某次我看一名实习生教学,班上有一名小胖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老师发问时就只有他回应,而且言之有物。我身边的原任教师告诉我,这学生一向是叫老师最头痛的,就爱反驳顶嘴。 我笑笑说:“我欣赏他回答问题的能力,我想如果现在发生饥荒,存活下来的恐怕就只有他!”道理很简单,会给老师回应的孩子,不但思辨能力较强,而且也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和表达能力。具备这些能力的孩子,生活的适应力也更加强。
学生是要训练的,如果他们还不习惯口头表达,就要给他机会多说。如果一开始就压制他们,要他们多听少讲,他们便要失去说的兴致,最后便选择三缄其口了。
《星洲日报·东海岸》07/05/2018
后记:文章写好后,惊讶发现北京大学在念错“鸿鹄”一词后的道歉信竟然有那么一句话:“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143】电脑要教的吗?
1988年,我初踏入教育界。校方给我们安排上电脑课程。授课老师看我在打印中文文件,不忘调侃说进入电脑时代,华文将要受淘汰。他话说完了,针式打印机的印槽仍然在左右滑动,那一行中文字还没有完整显示,我的头因此放得很低,无从反驳。
10年后,我再上电脑课程,学习如何制作动画课件(Authorware)。我要求主讲人教我们用中文制作,他说要多等三年,因为在程序的编写和软件的开发上,中文世界要落后至少三年。
2002年,我到南京留学,第一次踏足“百脑汇”,才知道人家的中文电脑软硬件的开发和使用已经是在前端。今天西方开发一个新的软件,不出三个月,中文版的就跟进,而且流通山寨版,任你使用。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或许还会和很多人一样在抗拒电脑科技。
今天,我们见证了中国在电脑技术和网络的使用的成长。虽然中文在网络的使用率还不及西方,但是过去16年的增长率却高达2228%,是英文的增长率的4倍。中国农村对手机的使用也绕过有线电话,在没有用过电话就跨向人手一机的时代,人人都会上网。微信对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更是远远超越西方,改变了13亿人口的生活。
以上是中文在工业革命3.0的回应。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如何跟进了时代,不但从新科技中受惠,还让汉语圈的人走上了时代的前端。
总结以上的成功经验,我们发现开创者和使用者是服膺建构主义的。开创者没有考虑“如何教”的问题,他们设想的就是使用者在应用中自然会随着需要而掌握技术,不断随着开创者的步伐前进。今天你买一台手机,你不必去上课程,只要问一问早前的使用者,他会告诉你许多使用的功能。如果你坚持要去上课程,那么等你上完课程,市面上可能已经推出新产品了。这是数码科技进步的神速使然。反观我们的教育领导,却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思维,担心我们的新生代跟不上时代,所以一切都要从基础教起。
果真有这个必要?还是领导层不接地气,低估了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手机已经普遍到外劳都人手一机的时代,电脑是不是还要从abc教起?有人辩说有些家庭不是那么宽裕,家里没有电脑使用,所以要给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孰不知电脑与网络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今天学的,第二年就不管用了。等到他们拥有电脑,他们所学的已经过时。
电脑和网络的技术应该是建构起来的,让孩子们跟着自己的需求学习吧。少一点“折翼”的教学,已经会飞的鸟儿还要让他们学习走路,这是该检讨的。
《星洲日报·东海岸》30/04/2018
(因为大选提名日报道,延迟一天见报)
10年后,我再上电脑课程,学习如何制作动画课件(Authorware)。我要求主讲人教我们用中文制作,他说要多等三年,因为在程序的编写和软件的开发上,中文世界要落后至少三年。
2002年,我到南京留学,第一次踏足“百脑汇”,才知道人家的中文电脑软硬件的开发和使用已经是在前端。今天西方开发一个新的软件,不出三个月,中文版的就跟进,而且流通山寨版,任你使用。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或许还会和很多人一样在抗拒电脑科技。
今天,我们见证了中国在电脑技术和网络的使用的成长。虽然中文在网络的使用率还不及西方,但是过去16年的增长率却高达2228%,是英文的增长率的4倍。中国农村对手机的使用也绕过有线电话,在没有用过电话就跨向人手一机的时代,人人都会上网。微信对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更是远远超越西方,改变了13亿人口的生活。
以上是中文在工业革命3.0的回应。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如何跟进了时代,不但从新科技中受惠,还让汉语圈的人走上了时代的前端。
总结以上的成功经验,我们发现开创者和使用者是服膺建构主义的。开创者没有考虑“如何教”的问题,他们设想的就是使用者在应用中自然会随着需要而掌握技术,不断随着开创者的步伐前进。今天你买一台手机,你不必去上课程,只要问一问早前的使用者,他会告诉你许多使用的功能。如果你坚持要去上课程,那么等你上完课程,市面上可能已经推出新产品了。这是数码科技进步的神速使然。反观我们的教育领导,却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思维,担心我们的新生代跟不上时代,所以一切都要从基础教起。
果真有这个必要?还是领导层不接地气,低估了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手机已经普遍到外劳都人手一机的时代,电脑是不是还要从abc教起?有人辩说有些家庭不是那么宽裕,家里没有电脑使用,所以要给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孰不知电脑与网络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今天学的,第二年就不管用了。等到他们拥有电脑,他们所学的已经过时。
电脑和网络的技术应该是建构起来的,让孩子们跟着自己的需求学习吧。少一点“折翼”的教学,已经会飞的鸟儿还要让他们学习走路,这是该检讨的。
《星洲日报·东海岸》30/04/2018
(因为大选提名日报道,延迟一天见报)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