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佛48】Jom,去佛教会——佛教社区化的思考

去年参加马佛青总会主办的“佛教当代关怀”研讨会。为了发表论文,检索了“佛教社区化”的文献。我发现台湾王顺民发表于《中华佛学学报》(1998)的《人间佛教的远见与愿景——佛教与社会福利的对话》一文是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①。

文章探讨了两个问题:一、人间佛教是否已经落实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二、人间佛教未来的可行之道为何?总结是:人间佛教未来的可行之道,必须将宗教团体视为一种中介结构,以形成社会整合的有机连带关系。也就是说要让寺庙、精舍动起来,以使佛教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要做好这点,佛团应该是“定点”(有具体的建筑供信徒前来参拜)、使用的可近性(accessibility)、资源的可及性(availability),以及和外界对话的主动性。

作者显然认为台湾佛教的社区化工作依然做得不足。一些现象如道场的私有化,资源的专利化,财务的不透明等,该是作者认为佛教社区化首要去除的障碍。要不然,诸如大家熟悉的佛光、慈济等,哪个不是积极参与社会,一改过去佛教是出世不问世间的形象?

马佛青率先在我国提出“佛教社区化”是极有意思的。如何才能社区化?我觉得首先就是要建设庄严的道场,并让道场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经常前往参拜的地方。“定点”很重要,也只有心怀社区的人才会那么想。如果只是注重个人的修行,是不会想到“建道场”这回事。道场仿如社区的北斗,让众星拱照,不断接引不同阶层、不同兴趣、不同想法的大众。

其次,道场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源,以开发不同性质的活动。资源包括硬体设备、软体和人力。硬体设备如庄严的佛像、清净的大殿、优雅的自然环境,乃至禅修中心、图书馆、视听中心、电脑室、医疗室、休闲空间等。有了这些设备,要有足够的人力利用它们展开各项有利社区人群的活动,如开办禅修班、读书会、电影分享会等。多元化的活动可以吸引不同的人群到来,充分利用“十方道场”利益十方人群,这才是王道。

我们常面对的一个现象是,要盖道场时,不断强调十方来十方去;但是盖好后却又成了某某人的专利,仿佛社会便该资助我“修行”一样。修行固然是神圣的,但不要徒有形式,不注重饶益有情的行动。

第三,佛教道场要积极与外界对话,以让社区真正了解佛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宗教。佛教道场不只是为“修行人”服务,也不是只为信徒服务。既然心怀社区,就要注意社区的和谐与安定。因此,在设施和活动不可不跨越宗教,与外界对话交流,促进彼此的了解。

佛教道场要为社区所接受,就得对社区有贡献,让社区的居民感觉佛教会的存在价值,成为一个他们乐于到访的地方。如果社区的人想进行什么活动,会想到“去佛教会”,这便是一个成功。如果佛教会开展多元的形象,“去佛教会”的说法越广泛,那就是大成功。

佛法不离世间法,离开了世间这个平台,佛教的价值在哪里?佛教徒不但应该积极走向人群,而且要在人群中展示佛教徒的不一样。
注:
① 全文点击链接阅读:https://www.dropbox.com/s/a4ogjjc4bp4irxp/%E2%BC%88%E9%96%93%E4%BD%9B%E6%95%99%E7%9A%84%E9%81%A0%E2%BE%92%E8%88%87%E9%A1%98%E6%99%AF.pdf?dl=0


“渐修顿悟”系列之48
13/12/201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