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冷看待成绩放榜日,就算是我家的小孩儿,我也不会追问他们的成绩。可是今年的UPSR放榜,几位老师发来的成绩,却引起我的关注:
乡区学校的老师说:“参加读书会的学生27人,华文书写25个A,2个B;理解19个A,6个B,2个C。”城市学校的老师说:“37人参加读书会,书写24A,10B,3C;理解9A,24B,4C。”大都市的老师说:“我的48位阅读班的学生,41个书写得A,26个理解A。”
我感受到老师们的喜悦,更理解他们发成绩过来的原因。多年来,他们坚持带儿童阅读,只因坚信阅读才可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不但可拓宽一个人的知识面,还可促进读者思考,往更深邃的人生探索。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自己去体会生活。
可是,这个理想若没有成绩支持,说出来总要少几分底气,要被冠于“理想派”、双脚不着地之“雅号”。因此,他们的推广阅读旅程充满荆棘,夹杂着重重的阻力:来自校方,来自家长,也来自社会。
毕竟阅读的效果不是短期可见的,现代人崇尚速成:补习、题海战术、作答技巧指导等,起着立竿见影之效。于是校方和社会趋之若鹜,联合打造了功利的教育生态,学校成了竞技场,学生成了各造比赛的棋子。
我常感叹:没有人否定健康很重要,但总得用正确的管道换取吧?比如坚持运动,摄取均衡营养,有正面思考的习惯,生活态度积极等;如果不信这一套,选择食用健康速成品,短期内或许见效,长期恐怕后患无穷。最近朋友圈发现一种酵素功效神奇,引用者都赞不绝口,纷纷求购;有人拿去化验,结果发现类固醇含量过高,服用后会压抑免疫系统,使身体对病菌的抵抗力降低。
教育何尝不也如此?不求学习能力,却只重视成绩,只要什么方法有效便采用,速成便捷样样行,我们如何打造优质的教育环境,如何培养优秀的公民?
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说:“能做什么比学业成绩还重要”①,这是新加坡推动“终身学习”的主要概念。我们以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教改主旋律,何尝不是异曲同工?我们不是追求分数,但学习能力强调孩子,分数肯定还是可以得到高分的。
注:
① 详细报道可看《天下杂志》的这篇报道: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2809
《星洲日报·东海岸》24-11-201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