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社交网站上看到好些人在谈“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谎言——元朝与清朝”。
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立场是:“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清朝则是满洲人建立的,这分明是一种侵略行为,不应该被列为汉族的历史。”
跟着提出一个触动读者神经线的话题:“如果当年日本成功占领中国,我们也要向日本俯首,承认日本人所建立的政权吗?”
我相信大多附和“元、清时期是中国被蒙、满人征服和殖民的亡国时期,并非中国的朝代”的说法的人,是出于民族感情,尤其对近代史上日本的侵略行动更是咬牙切齿。因此往前推论,自然不能苟同元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
我对这个课题的提出深感兴趣,但无意去辩驳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毕竟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判断,对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并不会造成影响。总不成我们赞同这种观点后,把1271-1368年近百年的事迹和1644-1911年近三百年的历史从中国历史书剔除,以“亡国”来代替。
意大利的历史学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曾提倡过“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观点给现代人的启示是历史学家在撰写历史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甚至以现实去考量历史的作用和意义。中国历史自唐代开始,都是官修史书,今朝人撰写的是前朝的历史,对前朝的历史必然会带着现实的考量而有取舍。如果史家歪曲历史,刻意贬低前朝,这样的历史会受时间淘汰,甚至引发他人另外撰史。简而言之,历史是经过时间的洗礼才成为定论的,不急于盖棺定论,更不容假设。
元朝距今已经七百多年,是可以盖棺定论的了。如果当年蒙古人侵略中国,使到中国人有彻底的改变,向蒙古人看齐,全盘接受蒙古化,那么中国的历史真要改写成:某年某月某日亡国。然后,蒙古的历史将会延续到中国大陆来,掀开新的一页。事实是不是这样?
清朝距今也有百年,中国传统是“盛世修史”,而且是修前朝史。清朝的史书依然是《清史稿》,还不是盖棺定论之作。我们还在期待中国何时编订正统的《清史》,看看当今史家的立场和眼光。
其实,不只是元、清,中国历史上曾有多次的民族融合。早在西周,文王、武王本是西边的少数民族,他们侵略中原的华夏民族建立政权,周公旦的封建制度更是稳定政权的旷世之作,成为后世孔夫子所敬仰的事迹和对象。秦始皇也非华夏民族,但是进入中原后,历史都不再追究。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是公元386-581年在中国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与南方的汉族政权齐头并进。北朝都是诸如鲜卑、拓跋氏等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两百多年后,隋炀帝再次统一中原,建立起隋朝,并发展为后世强大的唐朝,期间民族的融合是何其重要?
我喜欢台湾已故教授傅伟勋倡导的“文化中国”,因为“中国”这个概念不应该仅限于一个民族,一个地理位置的国家。“文化中国”把中华文化传递数千年,我们无需把目光局限在血缘和地缘的观念,这样的文明传承才更深具意义!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4/11/201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