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5日星期六

【92】逃不过良心的谴责

司马迁写《吕太后本纪》,其精彩程度不下于《项羽本纪》。

有些人过急于下判断,以为司马迁写吕后是要鞭挞她擅权,要揭露吕后的阴暗面,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实际上,司马迁笔下的吕后,有功有过,符合历史真实,具有科学性。他一方面写出吕后对权力的眷恋,玩弄权术等阴暗的一面,另一方面却也写了吕后刚毅的一面,对稳定汉朝江山起着的积极作用,使汉朝不至于重蹈秦朝在嬴政驾崩后就瓦解的覆辙。

此外,由于司马迁态度严谨,忠于史实,又善于捕捉题材,让人们从细微之处看到整体,一个活生生的“女皇帝”跃然展现在读者面前。

吕后的刚毅表现在她的果敢上面。诛杀功臣,她比刘邦更果断,在重大的决策上,她发挥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本色。可是这么一个霸气的女主,却又有一般女性固有的特质。例如在写吕后准备杀害齐王刘肥时,有人给刘肥献策说:“太后独有孝惠与鲁元公主。今王有七十余城,而公主乃食数城。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王必无忧。”果然,齐王照办以后,吕后果然欣喜,任由齐王回归封地。用一郡就可以收买吕后,“贪小便宜”是司马迁要点出的性格特征。

“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这是司马迁写刘邦晚年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刘邦晚年常与戚姬一块儿,甚至为了保护戚姬,想要废嫡立庶,改立戚姬的儿子刘如意继承皇位,废掉吕后生的儿子刘盈。吕后对此本来是很被动的,只能束手无策。但是在群臣的拥护下,刘邦没有改立太子。吕后生的儿子顺利继位为皇帝。

这本来是一场宫廷内部的角力。吕后最终胜出,事情就告一段落。如果考量政治上的需要,在帝皇制度下,她可以赶尽杀绝,铲除异己,把情敌戚姬和眼中钉刘如意处死就是。可是,司马迁却详细地写出吕后对付戚姬和如意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一个女人因为妒忌而产生的仇恨,因仇恨而采取的报复手段,不禁叫我们不寒而栗。

《吕太后本纪》是这样记载:“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断人手足,挖去双眼,熏聋两耳,药哑声带,其残忍程度不亚于用火药把人炸个粉身碎骨。不但如此,吕后还把这样的一个“废物”丢进厕所,还叫自己的亲生儿子去看“人猪”。妒忌与仇恨,让权霸一方的吕后迷失了本性。

不过,吕后的残忍,却躲不过内心的煎熬。司马迁笔下的吕后,在报复之后经常要受着良心的责备。例如发生日食时,吕后就闷闷不乐,认为“此为我也”。吕后后来因被黑狗(苍犬)咬伤,乃至因此而去世。后人或以为这是“疯狗症”。但是,司马迁的记载却暗示着吕后被狗伤后,认为是“赵王如意为祟”,郁郁寡欢。

这种写法当然反映了剽悍的女主始终摆脱不了良心的谴责,对自己过度残忍的做法付出了代价。如果换着是男性,是否会如此?他是否可以若无其事地担任皇帝?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8/04/200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