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星期二

【351】古人读书二法

谈到古人读书,有两人的说法最为经典。

第一是陶渊明似的“不求甚解”读书法,另外一位是韩愈的“提要钩玄”读书法。

“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文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的“欣然忘食”和孔夫子的“废寝忘食”有异曲同工之妙。《论语》记载: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对于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法,历来有人提出不同的诠释:

一、明朝朱国桢说:“读书不求甚解,此语如何?曰静中看书,大意了然。惟有一等人,穿凿求解,反致背戾,可笑。故曰:解是不解,不解是解。”(《涌幢小品》)如果回顾汉代经学家对读古书的态度,身为晋代人的陶渊明提出有针对性的说法特别强调“不求甚解”是可以接受的。清代方宗诚说:“渊明诗……嫌汉儒章句训诂之多穿凿附会,失孔子之旨也。是真持平之论,真得读书之法。”(《陶诗真诠》)

二、鲁迅说::“不求甚解者,就是不去看注解,而只读本文的意思。”(《伪自由书》)虽然与上文所说的针对性有关系,但似乎太过以今人眼光看古人了。

三、钱锺书说:“窃谓陶之‘不求甚解’如杜甫《漫成》之‘读书难字过’也……培根论读书云:‘书有只可染指者,有宜囫囵吞者,亦有须咀嚼而消纳者’;即谓有不必求甚解者,有须细析者……”(《管锥编》)钱钟书先生“读书破万卷”,所言似乎信手拈来,却句句到位。书有可读性很高的,要咬文嚼字;也有不具可读性的,浏览过就好。

四、今人邓拓说:“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燕山夜话》)

五、也有人批判陶渊明的,如教育家叶圣陶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语文教学二十韵》)首都师范大学鲁洪生说:“不求甚解,误人子弟”。(《“不求甚解”误人子弟》)

韩愈的“提要钩玄”读书法,出自他的《进学解》,原文说:“记事必提其要,纂言必钩其玄”,也就是说一定要探索主旨。这种读书法,往往留下佳话。例如朱熹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学规类编》)

韩愈是大儒,对“学而优则仕”是很坚持的,所以读书很严肃;陶渊明留给世人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事权贵”,所以读书很有闲情,总是带着消遣的从容态度,就像钱钟书所言:“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测览……”(《写在人生边上》序)。陶渊明“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就是“不求甚解”的最佳写照!

我觉得不管“不求甚解”也好,“提要钩玄”也好,都是很好的读书法。今人读书,有时连这种闲情或动机都没有。读书,不过是为了查找资料,哪里会体会读书的乐趣?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7/08/201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