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6日星期日

【89】从“念念”到“速速”

车上听电台节目,不管是儿童节目,点播节目或叩应节目,我一直听到麦克、罗伯、安琪丽娜等名字。这是中文电台,听众群主要也是华裔,为何名字却是那么的别扭?小明、大华、志平不好听吗?

我教过一班从北京留学回来的马来学生,他们都很高兴自称沙祖安、扎一德、沙飞克等,亲切得很。西方汉学家的名字很有意思,如哈佛大学的费正清,你不要以为他和费玉清有关系,他的本名是John King Fairbank。其他如法国的马伯乐、美国牟复礼、瑞典高本汉等,在汉学界都是响当当的。在中文圈里,你的名字就是要用中文。

周润发进军好莱坞影坛,坚持用本名,他说:“我是香港人,我的名字叫Chow Yun-Fat,如果改名什么布鲁斯周、杰克周,人家还以为我是美国华侨。”这是一种自我身份的认同。

现在有人倡导马来西亚人不必分民族,我是反对的。就如当年华人填表格,都要写籍贯,后来受新加坡影响,“大家讲华语”,方言被忽略了,结果造就了许多“华语人”,籍贯反而不分了。这是福还是祸呢?

在国小教华文的老师告诉我,忘了籍贯事小,现在很多一年级学生连自己是华人也不知道了。郑全行、张国祥二教授的影响力还真不小。

我一直引以为荣的是马来西亚的多元特色。我们有共同的语言,也有各自的语言。在国外,会讲多种语言绝对是一种优势,一种足以让我们自豪的优势。

马来谚语说“语文是民族的灵魂,失去语文一个民族也就消失了”①。这说得很对,该见贤思齐。就像我们常听到“为宗教、民族和国家”一样,一定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民族,做出贡献。

不止名字放弃用中文,商店的招牌也不写中文了,这叫我担心我们是在逐步放弃学习母语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虽然察觉母语学习的重要,也在大力倡导母语学习,但自古以来学习母语都是靠民族自身争取得来的,不是政权所施予。

我们的孩子还是在讲“念念”(方言:奶)的时代,如果我们一直在放弃,讲“速速”(susu)的年代恐怕就要到来。

《星洲日报·东海岸》16/04/2017
注①:Bahasa jiwa bangsa, lenyap bahasa lenyaplah bangs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