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星期一

【355】和尚称呼的演变

友人阅报,见新闻对“出家人”的称呼有异,忽而法师,忽而和尚的,甚感好奇。

其实佛教出家称号的混乱,由来已久。佛教最初传入中国,就因为翻译上的问题,多有不同名称。其后佛教在汉地流传,又加入许多本土化和通俗化的称谓,名目更是繁多。

“出家”是古印度原有的制度,并非释迦牟尼首创。根据印度传统圣典《吠陀》(Veda)的倡导,人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brahmacarya的学习阶段, garhastya的居家阶段,vanaprastya的隐修阶段,以及sannyasa的游历苦行阶段。释迦自小就受吠陀的教育,很自然会依循这样的划分走。因此,他的出家在古印度实在不是“大事”,后人用自己的价值观评断释迦出家是不是有违家庭伦理是没有意义的。

释迦后来修行有成,领悟的涅槃真谛有别于传统的修行。于是,他开始传播他的修行之道,并组织信众共同修行,建立和合僧团sangha(音译僧伽)。必须强调的是,佛教僧伽是“众”的意思,根据《翻译名义集》的说法:“僧伽,《大论》: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净名疏》云:律,名四人已上,皆名众。《律钞》曰:此云和合众。”可见“僧伽”本来就是四人以上的集体称呼,不是个别的出家人的称谓。释尊常谓“我亦在僧中”,即表示他本身也是依循所定的僧伽律制行事,不讲权威。

汉地翻译好简,这是众所周知的。菩萨原称菩提萨埵,佛原称佛陀,都是简化的例证。僧伽简称僧以后,流传中自然把个别的出家人也称为“僧”了。梁代宝唱编《名僧传》,慧皎编《高僧传》,都把个别的出家人称为僧了。

至于“和尚”称号始于何时,恐怕已经难考。根据唐代慧琳编的《一切经音义》:“和上谓之塢波地耶upadhyaya。然其彼土流俗,谓和上、殟社。于阗、疏勒,乃云鹘社。今此方讹音,谓之和上。虽诸方舛异,今依正释。言塢波者,此云近也。地耶者,读也。言此尊师为弟子亲近习读之者,旧云亲教是也。”(卷22)又说:“和上,经中或作和阇,皆讹也,应言鄔波弟邪。此云近诵,以弟子年小,不离於师,常逐常近,受经而诵也。又云,鄔波拕邪,此云亲教。旧译云:知罪、知无罪,名为和上也。”(卷65)

可是Upadhyaya一词与和尚读音相差甚远,何以如此翻译?南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作了解释:“和尚,或和阇,《羯磨疏》云:‘自古翻译多杂蕃胡,胡传天语,不得声实,故有讹僻’。传云:‘和尚,梵本正名鄔波遮迦。传至于阗,翻为和尚。传到此土,什师翻名力生。’”原来塢波地耶一词传到西域,已有Kosha的翻译,和尚是辗转的音译。

唐义净法师说:“和尚有二种。一亲教,即受业也。二依止,即稟学也。”这让我们想到另一个术语“阿阇黎”acariya。这个词语本来就是婆罗门指教导弟子学习《吠陀》的老师,后为佛教采用,作为出家众对其师长的称呼。这个称号在藏传佛教非常流行,但在汉地却不通行,或许与其文字有关。“和尚”则被广为接受的词语,其意应为阿阇黎,也就是弟子对亲教师的尊称。从这里衍生开去,后来在汉地普遍上也称寺庙的住持为“和尚”。今天,佛教徒认为出家人可以成为一切众的导师,所以也普遍以“和尚”称呼出家人。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4/09/2014

1 条评论:

  1. 一篇参考资料:
    http://www.mediafire.com/view/bgm2d4yh8naqzs5/和尚的语源及其形_义的演变.pdf

    回复删除